王冕 陳計冰 狄勇靖



【摘要】自21世紀以來移動網絡飛速發展,當今社會已進入移動網絡化時代。現代學生已形成手機不離手的新生活方式其生活、娛樂、學習等模式已完全改變,但高校教師的答疑模式仍是傳統方式為主,這無疑大大降低了答疑的效率。本平臺利用移動網絡下新媒體——微信APP,設計一款答疑在線答疑及預約系統。該系統可實現學生在線詢問、答疑內容預約、教室講解內容公布,合理解決原來的因溝通不暢造成的無人答疑、答疑時間不足、重復答疑等諸多問題,進而大大提高答疑課的答疑效率滿足師生雙方需求。
【關鍵詞】移動網絡 答疑課系統 微信APP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33-02
一、引言
移動網絡學習開始受到關注是在20世紀90年初,其綜合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大量的學習資源、強大的搜索能力、豐富的交互性、對有效學習的強大支持和基于績效的評價[1]。它是通過諸如PDA、個人數字助理或移動電話等信息設備所進行的數字學習。
目前網絡答疑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網絡教育環境中[2]。隨著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數據挖掘等技術[3]的出現,答疑系統被注入了更多的智能性因素。因此利用移動網絡進行答疑應運而生,由于手機軟硬件的發展和手機無線網絡帶寬的提高,手機越來越多的被用作移動學習的終端,基于手機的移動學習已成移動學習研究的熱點之一[4]。如何利用無限技術和手持式移動設備來有效地實施和輔助教學已成為國內外教育界研究的熱點之一[5]。伴隨著移動網絡技術、手機軟硬件技術等多方面發展,手機作為理想的移動學習的終端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
二、需求分析
本系統通過前期的抽樣問卷調查可以明顯看到現有的答疑體制存在較嚴重的問題。經過調查發現答疑情況效率低下的原因為(1)現有的傳統答疑系統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于大學生的需要;(2)造成大學生對于答疑課失去興趣或不去答疑的主要原因是與教師的溝通不暢造成無法答疑;(3)由于網絡技術和手機技術的發展,同學們越來越需要一種新的答疑預[6]。
因此利用微信答疑系統開發之前進行需求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根據系統使用的需求群體和系統特色模塊分析等進一步確定如何有效地進行實際的開發。為了確定系統的目標,應在需求分析階段對該系統的應用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傳統答疑形式下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同學從未找過老師答疑,而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同學愿意通過網上預約答疑系統向老師提問,學生群體當中認為微信答疑系統的開發是很有必要的。
三、微信答疑課系統項目結構設計
1.微信答疑系統項目規劃
微信答疑系統依據用戶差別共分成三個模塊,包括學生模塊、教室模塊和管理員模塊。
(1)學生模塊包含注冊、登錄、個人資料、搜索老師、選擇課程、提問問題、預約申請參與問題討論、創建小組、我的預約、我的通知。
(2)教室模塊功能包含注冊、登錄、個人資料、選擇課程、回答問題、申請處理、預約申請、參與問題討論、創建小組、預約處理、小組管理、我的預約、我的通知。
(3)管理員模塊功能包含登錄、提問管理、課程管理、申請處理、預約管理、小組管理、預約處理、用戶管理、消息管理。
2.界面顯示模塊
本文所設計的微信答疑課預約系統是根據微信小程序開發的項目,它由前臺顯示模塊和后臺數據管理模塊等兩大模塊構成。前臺展示模塊主要提供身份登錄驗證、編輯問題提問、查看提問回復、參與問題討論、申請預約答疑、修改個人資料和創建小組等功能模塊。后臺管理模塊主要進行數據的管理和維護,包括對學生和教師用戶資料的管理、小組申請管理、提問和回復的管理、預約申請管理、消息發送管理等。
在兩大模塊的基礎上,通過用戶的公開提問和回復內容整理成各個課程的常見問題答疑欄,避免重復提問和回復。并且設置預約時間欄,提供學生選擇界面,解決長時間等待申請處理結果問題。
四、系統進行答疑流程
答疑系統整個的流程為首先學生在系統內注冊,然后在系統內提搜索已有的答題課程,并出自己的問題進行私聊或者搜索已有學生的提問問題查找是否有相同類型,然后可以組建為提問小組共同提出問題進行群聊,再一同預約申請答疑。教室通過教室用戶頁面,查看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選擇單獨答疑或者利用群聊功能共同答題。同時系統還可以再進行追問同學是否滿意答題,通過申請管理安排預約時間,利用系統發送給同學信息提醒學生線下答疑。
五、項目實施及結果反饋
隨著移動4G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各類電子產品特別是手機價格的明顯下降,手機這類移動設備成為人們溝通的主要工具,同時伴隨著大量的APP應運而生,特別是微信、QQ等即時聊天軟件被廣泛應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微信APP平臺搭建答疑課預約系統,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某班試點運行,運行結果良好,獲得同學的歡迎。平臺解決了同學們即問即答、提前預約、小組討論、多次復習的需求;同時也解決了老師重復回答同類問題、現場答疑課人少、節約答疑時間等問題。同學與老師基本滿意此平臺。
但平臺也還有不足,不足之處在于本平臺沒有自己的后臺編碼和數據庫,不能做到在線搜索、同類問題系統自動對比、因注冊教師不足回答不及時等問題。系統由待繼續開發完善各項功能,但本研究對后者起到了借鑒和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
[1]王建華,李晶,張瓏.移動學習理論與實踐[M].科學出版社,2009,23.
[2]張銀.網絡答疑系統的設計新思路及策略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88-91.
[3]Katz, B. (1997). From sentence processing to informationaccess on the World Wide Web. In Natural LanguageProcessing for the World Wide Web: Papers from the 1997 AAAI Spring Symposium [M]. California: AAAI,1997.
[4]王少華.基于手機的課程答疑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浙江寧波,寧波大學,2010.
[5]余勝泉,劉軍.基于手持式移動技術的教與學[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7(3):5-8.
[6]王冕,陳計冰,徐大鵬.新媒體視野下答疑平臺的調查研究--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7.1:177-179.
基金項目:基于微信平臺的答疑課預約系統構建研究,項目指標號:JGB201615,項目級別:校級教改。
作者簡介:王冕(1986.3-)男,漢族,河北秦皇島,講師,工學碩士研究生,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商學院,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