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課堂是高校學生學習知識的第一場所,也是高校教師實現優化課程教學的第一步。然而,目前高校課堂教學管理較為松散,課堂教學效率有待提高,課堂質量也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本文對于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分析了當前課堂教學質量提高需要改進的幾個方向,僅供各位同仁們參考。
【關鍵詞】高校課堂 質量提高 要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90-02
一、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有其多方面的作用。第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能夠幫助學生們在課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這是學生進入高校學習的第一目的,也是高校本質價值的重要體現。第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教學素質和能力的集中體現。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學實力,促進自身不斷進步,第一步就要做到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第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突破的展示窗口。優秀的課堂教學,幫助高校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就讀,形成特殊的學校教學優勢。
二、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之要素
上文筆者闡述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必要性,筆者將從下文通過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制定課堂觀察的程序等四個方面說明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之要素。
1.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
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設定教學目標。因為,人總是不能面面俱到,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要求通過一次課堂教學就給課堂上呈現的所有類型的現象,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并做出準確的評價。所以,設定教學目標,將課堂教學集中于所設定的點,并且就該點作出詳細的剖析,才能讓課堂教學不再停留于表面。例如:工程測繪教學中的實際測量教學。包括地面測量、空間測量、海洋測量、攝影測量等知識都是需要學生們學習并掌握的。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有重點的講解一種測量的理論和實踐操作,不應該毫無側重點的授課,給學生們在一堂課中講解多種測量。另外,對于課堂的基礎知識和難點知識的課堂講解時間也需要經過合理的分配。教師們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將目標所要求的基礎知識花較多時間進行講解,保證多數學生都能夠理解基礎知識。在教學目標要求下需要掌握的重難點知識部分,教師需要講究教學技巧,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盡可能的幫助學生掌握重點難知識。
2.提升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作用
我國的高校教學一直以來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作為教學主體,學生作為被動接受的客體。但我們應該明白,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是教育的對象,我們應該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灌輸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真正的提升對課程的真正興趣,更不用說提升學習能力。因此,教師的觀念轉變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們要提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把學生變成課堂的主導者,培養學的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數字攝影測量學中要讓學生主動探究利用信息化數字影響技術進行工程測量的方式。教師們不可以直接將自己平時的測量經驗灌輸給學生。
3.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
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對目前我們的高校來說已經不再陌生。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合適的教學工具,對于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也十分的重要。常用的課堂教學工具,除了傳統的黑板、粉筆、筆記本等形式,還可以采用錄音、錄像、照片拍攝、PPT演示、多媒體播放等現代化工具。不過,教學工具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規則。通常教學工具的選擇,首先要考慮的點是本次教學教學的目的,也就是所謂的教學側重點。信息化設備不能播放與課堂內容不相關的文字和圖片材料。其次,信息化設備的選擇教師們在課堂之前要有所準備。對于學生看到圖片和文字,可能會產生的疑問,要事先想好解答方式。例如在地震地質學基礎課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展示地震發生后的災難性場面。就要有序的引出課堂的教學目地,讓同學們認識到地震發生的原因。
4.制定課堂觀察的程序
制定合理的課堂觀察程序,可以幫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工程測繪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工具錄音、錄像。教學者可以在課后觀看錄像,尋找自己課堂中的改進點。比如,對于課堂氣氛的控制,對于課程內容的整理講授等方面尋求突破口。當然同類課程教師采用人工聽講的方式,通過課堂筆記,幫助指正課堂中產生的紕漏,促進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也是課堂觀察的方式之一。
三、結語
高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依賴于學生、教師和學校管理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學生要有課堂的“主人翁”精神。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課堂教學,努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其次,教師對于課堂教學要有意識上的重視,有教學方法上的突破,還有完備的課堂前期準備。最后,學校管理需要合理安排高校學生的課程。只有如此,高校課堂教學質量才能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李秀蓮, 王志永. 論高校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要素的關系[J].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33(6):57-59.
[2]陳建華, 李瑛, 吳景艷. 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之要素[J]. 科技創新導報, 2014(11):129-129.
[3]趙相國. 論教學要素的構成及其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系[J]. 麗水學院學報, 1981(1):23-27.
作者簡介:于冰(1985.2-),男,漢族,山東省菏澤市人,學歷:博士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攝影測量與遙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