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函數思想在研究數學問題時效果顯著。數列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利用函數的性質研究一些數列問題,可以發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方法,為數列問題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求解數列項的最值、前n項和的最值、數列的單調性以及跟數列有關的不等式問題時,都可以用函數的方法開展研究。
【關鍵詞】數列 函數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144-01
一、從函數角度理解數列的概念
教材通過三角形數、正方形數的實例引入數列的概念,指出數列實際就是按照一定順序排列的一列數。數列可以看成是定義在正整數集或其有限子集{1,2,…n}上的函數,然后將數列作為一種特殊的函數,對數列表示中的列表法、圖象法、通項公式及簡單的遞推公式(解析法)也是借助于函數的研究方法進行的,實際分別對應著函數的三種表示方法。數列是一類特殊的函數,其定義域是正整數集或它的有限子集,解析式是,值域是當自變量從小到大依次取值1,2,3,…時的對應值,再次加深對函數三要素的理解。數列的通項公式可以看作是數列的函數解析式,要明確的是數列的圖象是一系列孤立的點。
二、應用函數思想掌握數列知識
在講解數列的通項公式時,舉例:如數列1,2,3,4,5,…的通項公式是,類似于正比例函數。如數列的通項公式是,類似于反比例函數。數列其通項公式,也可以寫成這兩個通項公式形式上雖然不同,但表示同一個數列。正像每個函數關系不能都用解析式表達出來一樣,也不是每個數列都能寫出它的通項公式,這種形式類似于分段函數。
三、利用例題滲透函數思想
例題:已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其中p、q為常數,且p≠0,那么這個數列一定是等差數列嗎?判斷一個數列是否是等差數列的方法:如果數列的通項公式是關于正整數n的一次函數,那么這個數列必定是等差數列。因而把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與一次函數聯系起來。形如,一次項系數p就是這個等差數列的公差,首項是。若,是公差為0的等差數列,即為常數列。等差數列的圖象是一次函數定義在正整數集上對應的點的集合。一次函數或常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而等差數列的圖象則是這條直線上的離散的點。
等差數列的增減性:當時, 是遞增數列;當時, 是遞減數列;當時, 是常數列。
在等差數列前n項和中的例題: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求使得最大的序號n的值。
分析方法一:通項公式求前幾項和最大,就是考察從哪項開始不為正。解得。也就是說因此,這個數列第8項為0對和的大小不產生影響,數列的第7項或第8項和最大。
方法二: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可以寫成,所以可以看成函數當x=n時的函數值。另一方面,容易知道關于n的圖象是一條拋物線上的一些點。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二次函數來求n的值。
解:由題意知,等差數列的公差為,所以
于是,當n取與最接近的整數即7或8時,取最大值。
四、總結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是關于n的二次函數,但要注意這里的n屬于正整數。點是在常數項為0的二次函數圖象上。如果二次函數的對稱軸橫坐標是正整數,在頂點處取得最值;如果二次函數的對稱軸橫坐標不是正整數,在最接近對稱軸橫坐標的正整數處取得最值。
解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最大(最小)問題的常用方法有:(1)二次函數法:可用二次函數的最值來確定的最值,(2)圖象法:可利用二次函數圖象的對稱性來確定n的值,使達到最大(或最小)。用函數觀點解決等差數列的一些問題,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在求最值得問題時,利用函數的圖象及性質,能使問題很容易的解決。
通過上述分析與說明,在數列的教學中,把函數概念、圖像、性質有機地融入到數列中,通過數列與函數知識的相互交匯,使學生的知識網絡得以不斷優化與完善,同時也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不斷發展與提高。不管是數學概念的建立,數學規律的發現,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和建立,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發掘在數學知識產生、形成、發展和應用中所蘊含的重要思想方法,尤其是函數思想貫穿于高中整個階段,溶于數學知識的體系中,寓函數思想方法于平時的教學之中,要使學生把這種思想內化成自己的觀點并應用它來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高中數學教與學》,2011年02期.
[2]《中學教學參考》,2012年20期.
作者簡介:李文婷(1981.8-),女,漢族,烏魯木齊人,烏魯木齊市第九中學,理學學士,一級教師,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