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輩互助作為開展入學教育的重要途徑,能夠幫助大一新生積極面對入學期間的諸多問題和困擾。開展朋輩互助要不斷對機制進行優化,才能使朋輩互助平臺發揮最大效用。
【關鍵詞】新生 朋輩互助 入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235-02
一、大一新生入學期間面臨的問題
大一新生異鄉求學,由于自我意識強,抗挫能力差、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不足,在初入學期間將面臨諸多問題和困擾,能否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對新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他們是否健康發展將直接影響到以后大學的學習生活乃至影響到步入社會后的工作與人際交往。針對新生設計相關調查問卷并開展隨即抽樣調查,收回有效問卷269份,經整理、統計、分析、討論,并結合學生座談反饋的情況,對新生特點總結出本院大一新生初入學期間面臨的問題:
1.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學習興趣下降
部分新生初入大學受一些錯誤思想的誤導,思想開始松懈,逐漸放松對學習的要求。在面對多元的課程和充裕的時間,又沒有了老師和家長在身旁監督,很多新生變得無所適從。加之缺乏對本專業的深入了解,不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所學專業,出現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個別同學甚至產生厭學情緒。調查中65.25%的學生表示自己面對學業常處于一種迷茫狀態。
2.人際關系困惑,難以適應集體生活
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不熟悉的面孔,新生們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出現萎靡不振、不合群的現狀,直接影響正常的學習、交際和生活。由于性格特點、生活方式、個人喜好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剛剛入校的新生之間容易激發矛盾。例如,一些新生入大學前一直是走讀生活,入校后無法適應集體生活,不能正確處理好與寢室同學的關系,導致室友關系緊張。
3.過度依賴手機,影響學業和健康
脫離緊張壓抑的高中生活,很多新生迷戀上手機網絡。不少缺乏自制力的新生將手機作為緩解不良情緒的途徑,整天沉迷于手機,將大量時間花在玩手機游戲上,嚴重者甚至上癮失控,無法自拔。經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新生表示離開手機之后會有焦慮、恐慌、失落等情緒。
二、在新生入學期間中開展朋輩互助的積極作用
1.朋輩互助符合新生入校期間心理發展的需要
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當大學生有了心理問題的時候, 首先選擇的是向朋友傾訴(79.8%),其次是母親(45.5%)、同學(38.6%)、戀人(30.9%),父親(22.5%),選擇向心理咨詢師咨詢的僅占3.2%[1],所以以朋輩互助作為調節新生心理的有效方式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2.開展朋輩互助能有效緩解輔導員事務繁忙的問題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專職輔導員總體上按1:200的比例配備,保證每個院(系)的每個年級都有一定的專職輔導員?!比欢趯嶋H操作過程中,很多高校輔導員配比比例遠遠高于1:200,另外輔導員不能夠時刻在學生身邊,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新生的心理困惑,而朋輩互助的高年級同學經常和新生一起學生、生活,能夠更及時和直接化解新生的各種困擾。
3.朋輩互助能夠起到互助和自助的效果
學生在大學期間心智逐漸成熟,心理發展趨向理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增強,已經具備一定自我調節和幫助他人正確處理問題的能力。高年級的同學對新生開展朋輩互助能以自己的經歷設身處地對新生進行正確引導,選擇最佳方法解決問題,而助人者在幫助新生的同時也升華了彼此之間的友誼,更進一步探索和完善自我。
三、優化朋輩互助機制
朋輩互助在入學教育的應用不是個別存在,而是一個互助平臺。我院在新生入學教育期間搭建了一個完整的朋輩互助平臺,新生入校期間指派的迎新志愿者,能夠給新生提供報到和入住的幫助和指引;入校后,新生班級配備2名固定的助理班主任,協助班主任組建班委會和團支部,配合輔導員開展日常工作,指導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團委學生會干部指導新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學生組織,增強新生的歸屬感,使其盡快融入大學校園;社團通過素質拓展、社員培訓、集體交流等活動,增強團隊合作意識;黨員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通過言傳身教,為新生樹立榜樣,提高新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1.完善朋輩互助選拔機制
選拔人員的時候,首先應該優先考慮學生干部、學生黨員。他們在學生群體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能夠更好地幫助到低年級的同學。其次,朋輩互助人員應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技巧,遇到突發狀況能夠隨機應變。再次,朋輩心理互助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遇事方能臨危不亂。
2.加大對朋輩互助人員的培訓
朋輩互助人員的能力決定了朋輩互助平臺的效用,所以在新生入校之前,需加大對朋輩互助關鍵環節執行人員的培訓。具體培訓應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如心理學基礎知識、如何進行黨團和班級建設、加強網絡思想引導的基本技巧、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應對措施、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等。此外,朋輩互助人員在開展具體工作前最好能有演練的機會,提高處理實際問題和突發事件的能力。
3.建立和完善朋輩互助的考核監督機制
首先,應建立定期匯報和反饋制度,了解朋輩互助的工作情況和工作實效[2];其次,進行量化考核制度,涉及參加會議的考勤情況,完成工作的優劣情況及自身學習情況等,并根據獎懲制度,對于考核優秀者給與獎勵,不合格者勒令整改并給與懲處。
朋輩互助作為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途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要使朋輩互助平臺發揮最大的效用,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摸索。
參考文獻:
[1]姜家生. 朋輩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中國農業教育, 2008(2):27-29.
[2]衛巍.朋輩輔導在大一新生適應性教育中的應用[J]. 中北大學學報,2011,27(12):174-177
基金項目:湖南科技大學思政課題131616
作者簡介:劉佩(1985-), 女,湖南株洲,湖南科技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輔導員 ,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