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飛
【內容摘要】我國新課表改革正在持續進行中,化學作為高考理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解題能力的培養也成為了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想要解好高中化學題,學生就必須具有一定的審題能力和調動知識點的能力,這是由化學這門課所呈現出的現象與特征所決定的。本文從知識點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了化學解題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知識點 高中化學 解題策略
引言
在傳統的化學學習中,學生提高能力的主要方法是通過重復多次做題來實現的,而這類傳統方法過程枯燥,效率較低,體系不完善,容易招致學生厭煩。所以教育工作者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就來完成教學的改革計劃,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點來解決問題,從而優化學生解決化學習題的步驟,從而提高其解決問題能力。
一、化學題基本類型
化學習題是考察化學知識點掌握情況的具體載體。在課堂教學中,有的學生掌握知識點的能力很強,但一到關鍵題目上反而會犯了難,還有一些學生,基礎的知識點還沒有掌握清楚,就直接上手習題,使得化學學習事倍功半[1]。這都是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作為教師必須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整理、理解與應用,讓學生熟悉常見問題,然后選擇相應的方法。化學習題一般分為記憶性習題、理解性習題以及應用類習題。
記憶類習題主要以化學基礎知識為核心,考察學生對于化學核心要點的復數、再現與辨認工作,此類問題涉及的基本概念瑣碎繁雜,但又呈現一定的體系分布,包括例如常見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化學定律以及化學用語等[2]。這類習題在高考中占分比例較低,但是屬于必得分,對于鞏固基礎有著很好的意義與價值。該類習題形式往往也不需要進行轉化,較為直觀,是認知領域內對于較低水平能力的考察。
理解性習題則是中低性難度的習題,此類問題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與理解化學知識所對應的背景及內涵,重視理解。想要攻克此類習題,學生必須要善于總結同類型的習題,從現象中將習題特點抽象出來,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類習題對于學生鞏固已有的概念與定理性的知識點有較多幫助。化學作為一門理工科,只靠死記硬背是很難取得高分的,必須要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從而才能掌握其精髓,一些學生在學習中,沒有充分學懂學會,就得過且過,在高考復習時,知識漏洞排查也難以進行,而在考場上就出現了丟分失分等問題。所以注重學思結合,注重理解問題,是作為高中學生必須要具有的基本素質。
應用型習題則是化學考核中的重難點部分,前兩種習題側重的都是知識點本身,而應用性習題往往涉及到延伸與拓展知識,例如一些習題中,學生必須要通過所學的化合物,來推導與合成相應的其他化合物,然后通過其所含官能團來判斷其性質,在進行之后的推導。這就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注意根據習題的本質特點和內在聯系,來分析與解決相關問題。學生需要具有知識遷移與歸納的能力,在解題時,還需要具有對題干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高考化學基本知識點
高考的題型一直在進行處在持續的改革,但是它歸根到底是對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的一種考察方式,所以萬變往往不離其宗,學生如果能把握住其內部的基本規律,也一定能適應這種外在題型上的變化[3]。就目前來說,高考的體制依然是考試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針對于高頻出現的知識點,來引導學生學習化學,也是一種常見的解題技巧,因為高考這類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考察方法也往往會采取知識點疊加的方式來進行。從化學高考的試卷上來看,選擇題、簡答題、實驗題以及計算題均是常見的化學題型。
選擇題占六道,每題計六分,考察的知識點分別為常識性知識混雜、同分異構體以及化學反應速率題解析等。這類題目分值較大,但是難度較低,一般利用基礎知識點就能解決[4]。而實驗題中常考核的知識點分布在必修的兩本化學課本之中,例如摩爾質量章節相關的實驗,反應熱與發生裝置,無機氣體實驗現象等。這種題目是針對多個知識點進行的差,考生不能將某一小問題單獨提取出來,而應承上啟下,全面看待問題。不然就容易盲目答題,看似卷子上的問題作答完善,實際上卻少有得分。
針對應用題,學生欠缺的往往是一種化學思維,就是將化學知識點能整合為一個體系的能力,也可以說是一種轉化能力的欠缺,歸根到底還是對化學反應的熟悉度不夠導致的。這種情況下,應該注意字句斟酌,并將題目中已知條件與所學知識點連接起來。很多學生無法從所學知識推導出新的知識,這也是對知識點的應用不熟練、了解不透徹造成的。應用題是化學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考察,學生不能單純的堆積知識點,這樣做是拿不到重要的核心分數的,為了改善這一題,多練多做,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在高考中,大多數的習題都不是學生所能直接解答的,往往需要在思路等地方進行已知到未知的轉化,很多化學反應機理,學生是已知的,但是題干中具體的化學試劑可能就是未知的,再例如,一些知識點堆積在條件之中,真正可以應用的卻寥寥無幾,面對此類情況,學生還必須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篩選與處理能力。所以說高考是綜合實力的考量。扎實的基本功、連貫的知識體系、盡可能完全覆蓋的知識點是制勝的關鍵。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為例,其涉及的知識點不僅僅包括化學知識,還包括書寫規范,例如氣體固體符號,或者方程式的配平等,這些都是學生需要梳理歸類,作為知識點來記憶的。
三、化學解題技巧
1.知識點法
化學中常見的計算題有數十種,這些計算的模式都基本固定,即使是出現新題,也是在此基礎上的延伸與拓展,例如氯化鈣與溴化鈣的混合溶液與氯氣反應,應用的就是邊緣法計算,考察學生對于電荷守恒、鹵素原子性質的掌握水平,以及其化學的計算能力,例如金屬性Ca>Mg>Al,則堿性Ca(OH)>Mg(OH)2>Al(OH)3。而針對這些常見題型,學生也可以將其歸類為知識點,和基礎知識并在一起,進行記憶、理解與應用,這就是知識點在化學解題中的重要作用。
2.關系式法
其實化學學習依照的途徑可以說是搭積木,而知識點就是積木,供學生搭建上層建筑。例如,在高中化學中,一些題目的差異僅在用量或極個別數字差異,但是題目就有這本質的不同,固定比例對應固定產物,而反應條件的變化還極有可能改變這類對應關系。所以學生一定要找到反應物與反應條件的內在關系,這種方法,稱之為關系式法。例如在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中,我們需要探究生成的鐵離子的價位,以及其所占比例,就需要利用配平方程組進行解釋。以Cu與HNO3的反應為例,稀硝酸的反應生成物為NO,濃硝酸為NO2,所以如果題目已知過量的銅與硝酸,需要考慮兩個反應是否均可以發生,在進行相應計算。
3.其他方法
化學的解題技巧中,還有一些常見的反應方法,在實踐中應用廣泛,例如差量法,利用化學反應物的量值差異來求解待求生成物的質量;設一法,假設變量只有一個的情況下,反應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產生的結果與實際產生結果具有哪些差異,再針對性的列出相應的方程式,即可求解,例如在計算CuCl2·H2O純度時,已知滴定消耗的Na2S2O3物質的量,利用其與KI的配平比就可以計算得到。除此之外,虛擬發,奇偶數法等也是常用的求解方法。這些方法被廣泛應用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
作為學生,將這些常見的習題求解方法整理出來,并附注常見的題型題干,這樣,在日后的學習中,只要見到熟悉的習題,就立刻可以針對性解答,不需要耗費思考與轉換的時間。這就是一種知識點法解決化學習題的方法。不僅如此,隨著學生習題積累量的增加,學生對一類習題知識點下的小知識點的補充也更加完善,這也是一個在補充知識點素材的過程。由此,高中學生在學習化學時,可以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其學習的效率也逐漸會步入正軌。
結束語
化學作為高中學習中一門重要的學科,需要引起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定重視,和其他學科不同,化學是探究物質本源的一種學科,它一直在逐漸完善與發展,這點在逐漸豐富的化學元素周期表上就有這明顯的體現。所以高中生在進行化學學習時,也可以采取化學發展過程中采取的方法,那就是找尋規律,總結規律,豐富自己的知識點,隨后再利用知識點來解決習題,從而提高自己的化學學習水平。本文主要從化學知識點對學生解決化學問題的影響角度,探究了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途徑,并提出了幾點在教學中常采取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灣灣,靳建華,李密密.高中化學坐標圖形題及解題策略探討——以河南省2005-2014年高考化學試題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7):101-104.
[2]楊萍.構建高中化學立體思維的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選修四“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中的“一題多思”和“多題同思”為例[J].化學教與學,2016(5):28-30.
[3]張超,李亞娟.化學實驗題分析與復習策略研究——以山東高考為例[J].高中數理化,2017(16):41-42.
[4]王偉,晉璐.優化高中化學解題教學“三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6):65-65.
(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