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滋智
每個孩子的生命都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對于教師而言,欣賞確實是一種善良,她讓每個孩子都有尊嚴。
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托爾斯泰因被作家屠格涅夫欣賞,競一下子找回了自信和人生價值,最終成為享譽世界的文學家。一名作案手法細膩,犯案上千的小偷因作家林清玄無心寫下的一句話:“想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么靈巧的小偷,做任何以行都會有成就吧”而脫胎換骨,后來成為臺灣幾家羊肉店的大老板。在教書育人工作中,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欣賞,欣賞者與被欣賞者之間有一種互動的力量。作為教師,我們肩負著“教孩子六年,替孩子想六十年,為國家想一百年”的重任,就更應該學會欣賞學生,要讓每個孩子都活得有尊嚴。
一、對優秀學生的欣賞
對于優秀學生,教師欣賞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會使探們錦上添花。如:我剛接手新班級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紀律、文體、衛生等情況一無所知。為了讓優秀學生一下子脫穎而出,我在上午與同學們剛見面時就提出一個要求:下午要競選班干部和各科科代表,每人上臺演講3分鐘,當場投票選舉。結果如我所愿,學生們選出了心目中的好班干部及負責的課代表,最后在他們就職演說完畢后我只說了一句有分量的話,至今在我班還發揮著作用,那就是:“今天你們憑借自己的能力、同學們的信任、老師的欣賞當上了班干部、課代表,我相信你們會如你們所言帶領我們這個團結的班集體走向輝煌!”真的不出所料,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這幾位班干部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我對班長說:“老師最欣賞的是你思維敏捷、敢想敢干。”于是在我的鼓勵下,她每周班會都組織一次活動。如:《我愛老師》詩文大賽、《漢字大比拼》、《成語接龍》、《頌祖國》詩文大賽、《保護環境》手抄報、《唐詩宋詞欣賞》大會、《今天我來當老師》、《誰是誰非》辯論會等等。通過組織活動,使我班同學個個都變成演講高手,人人都是環保小衛士!她自己還在中華人文之星讀書節活動中,初賽、復賽均以市第一的成績通過。我對副班長說:“老師最欣賞的是你的笑容,我送你個‘微笑天使的稱號吧!”于是,她更加心思細密,哪個同學沒來上學,她就負責給送作業并講解習題。哪兩個同學鬧矛盾了,不用我插手,她的笑容一到,那兩個同學立刻冰釋前嫌。勞動委員我送他個雅號“活雷鋒”。他每天放學后必須檢查門窗燈是否關了,桌椅是否都擺放好才安心走。有一天中午放學,當他得知一位86歲的老奶奶走丟后,就發動我班3個同學幫著其家人挨樓道一單元一單元去找。當時雖然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還是沒找到。當下午放學后他又給人家打電話問是否找到了。當得知找到老奶奶時她才如釋重負的笑了。與此同時,我班各科科代表也在我的欣賞與鼓勵下成績名列前茅。在我校的兩次月考中,前10名中一次有7名,一次有8名。可見,教師的欣賞使他們產生了無窮無盡的力量!
二、對差生的欣賞
對于優秀學生的欣賞并不難,難的是對差生的欣賞!差生之所以為差生就是由于他們沒養成良好的習慣,加之“破罐破摔的性格”更不會被家長、老師重視和欣賞。我班有位同學是個出了名的“打架王”,一天不打兩場架就過不去。為此,前任班主任都不敢讓他值日,怕他拿東西把別人打壞了。了解到這個情況,我就單獨找他談心,我說:“老師想請你幫個忙好嗎?”一聽我有事求他,他立刻受寵若驚的樣子說:“別說一個忙,就是一百個忙我也愿意幫。”我說:“老師觀察你好幾天了,發現你動手能力特別強!你看每天上午大課間你幫老師檢查一下班級的室內衛生怎么樣?如果哪有紙屑你就掃掃,有塵土你就擦擦。”“就這么點事您還說請我幫忙,這不是我應該做的嗎?正好我還沒參加值日組呢!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我樂意做,您就瞧好吧!”果真如此,他天天大課間檢查衛生可細致了!當有一次領導老師們到我班聽課前發現他左手拿著噴壺,右手拿著一塊抹布在給領導老師們擦椅子時,校長摸著他的頭說:“這孩子真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從此,他變了,變得愛勞動了,更重要的是變得不再打架了!也變得愛學習了!一次口算驗收,我發現我班有位同學只會做兩道題,并且都是列數式加出來的。原來他還不會乘法口訣!更別說語文、英語要背得那么多,她更是不會!針對這一情況,我們請來了她的家長,明確告訴他孩子的學習狀況。我們三位老師對她的孩子因材施教。這段時間,語文背拼音表,數學被乘法口訣,英語背26個字母。從最基礎抓起。我對她說:“只要你背下來一項,就給你加3分。”當時我看到她的大眼睛直放光!當有一次我看到她上課故意用頭發遮住書不聽課時,我偷偷的給他她寫了一張紙條:“抬起頭吧,老師最想看到你那黑葡萄般清澈透明的大眼睛。”于是她馬上抬起了頭認真地聽起課來。當我發現她回答問題聲音洪亮時帶領全班為她鼓掌一分鐘。從此她也變了,變得敢于直視老師的目光了,敢于聲情并茂的回答問題了!甚至我還把她的作文當成范文讀了!可見,一句欣賞的話語,一次溫柔的撫摸就會使差生找回自信,使他們對學習感興趣,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使他們不斷進步。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作為教師,我們要有一雙會欣賞的眼睛,應對每一位孩子多一些欣賞——讓每個孩子都有尊嚴,讓每個孩子都獲得自信心。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楊寨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