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政府機關幼兒園 董順華
我園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放眼兒童終身發展教育,確立了“以主題為背景的區域活動”課程。通過學習和借鑒成熟課程開展的理論與方法,明確區域活動在我園課程開展中的價值,明晰以探索區域活動的有效實施途徑為教研核心,探尋行之有效的教研新思路,嘗試多種方法教研和深度教研,圍繞實例研討、反思總結,通過教研的爭鳴與碰撞,推進我園區域活動課程的成熟和發展,同時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在區域教研中我們嘗試用以下方法提升教研實效。
中心教研組集結我園業務園長和保教主管、教研組長等業務和管理骨干教師的智慧,通過集中教研,在課題建立初期確立區域活動主要內容。中心教研組引領研究者從分領域內容的區域活動走向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由原來以純學科領域劃分的內容整合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達表現三大區域的內容。
縱向課題組成員是來自于大中小班主研區域的骨干教師們,具有較強的領悟和對課題的深入實踐研究能力。課題的開展中,教研組以解讀主題經驗為前提,樹立主題意識,即主題核心經驗的分析、落實、實踐三個步驟:思考主題經驗和梳理→進行取舍、預設內容→創設環境、設計材料。
課題初期,通過課題組的研討和思維碰撞,討論落實區域三項研究內容的可行方法,為區域活動開展勾勒大框架。例如,初期在各年齡段區域環境劃分和創設中,通過縱向課題組研討,教師明確了區域活動開展的兩種方式——角色游戲和個別化操作游戲,以及兩者在區域活動中圍繞主題發展兒童五大領域能力的側重點。
途徑一:區角游戲突出兒童區域活動的游戲化。角色游戲開展過程中教師指導策略是盡可能多觀察少干預,放手讓兒童自主自發、自娛自樂地開展活動。


途徑二:通過個別化學習操作活動,為兒童獨立的學習活動提供支持。這需要教師為幼兒提供在主題活動中對熱點問題的探索空間,支持幼兒在主題背景下自主表達與表現,同時引導幼兒通過與材料的互動解決有關認知方面的問題。
在中期研討中,教師通過交流和借鑒創新課題思路、突破研究瓶頸。如,為相對空間較小的小班區域環境的布局進行出謀劃策;集思廣益探索低結構材料在不同年齡段、不同主題中的游戲創意替代作用;開展區域活動指導課例旅行,通過對某一節區域活動案例的深入研討,重塑活動的新思路,帶領教師快速提升區域活動開展策略。
課題基地來自于各年級有區域課題研究愛好的班級。一個年級推選一個班作為基地,班長是該年齡段課題帶頭人。課題基地在區域活動研究中被授予相對的自主權——教研成員的搭配選擇,區域主題的自主設立,教研模式自由探索等等,力求每個基地在區域活動中能夠探索出獨特的課題研究風格。例如:大一班王老師在帶領自己的團隊開展戶外草叢科學發現區域,協調園所有限的空間,為孩子們開辟一片泥草地,打破了以往區域活動虛擬開展的不足。
課題基地也是實現教師傳幫帶的好途徑。一些年輕教師通過加入基地,參與教研活動,個人教研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教師整體水平的提升也促進了我園區域課題的研究效果的提升。
為了有效開展區域活動課程的實踐,我園通過競聘上崗的方式選拔在區域活動開展中有設想、肯創新的一線老師擔任教研活動的設計者、策劃者、組織者,全面負責課程研究內容和全過程跟進各年級各班區域活動開展;派送這些老師進行區域活動專項課程的培訓和學習,豐富其區域活動課程開展的能力,以便幫助執行教研組長更有效地開展園本課程。
執行教研組長需要半日承擔班級區域活動的創設與開展,半日深入到各班級了解教師開展活動的現狀。既有條件全面了解全園班級區域活動開展現狀,同時又有機會在班級進行嘗試,確保其作為旁觀者及時敏銳的觀察和有的放矢。

明確區域課題執行組長的職責:動態觀察各年齡段各主題區域活動開展狀況,每月發起一個話題組織討論,總結相關經驗和區域活動結果。
指導本班級主題區域的創設和開展。以班級為試點,對全園區域活動與集體活動節奏把握和區域空間劃分等共性問題進行率先嘗試。
無論是中心教研組還是縱向課題組,我們堅決摒棄組織者一言堂的教研模式,各位主研人員不僅參與討論,更要主持討論;每個教研者有機會站在課程整體的角度思考研究的內容,把握重點,解決突出問題,讓區域活動教研更加具有實效性。

主題 職業小達人重點指導區域過程評價
各主題預設區域和生成區域進行表格式的記錄,通過表格,幫助教師對課題進行回顧和思考,總結積累區域活動開展的經驗。

班級 主題:車子叭叭叭研發區域 角色游戲 個別化操作小小馬路 …… …… 送小車去停車場…… …… ……材料投放 自制交通指揮燈游戲持久度評價預設生成改進
成果匯報前期縱向課題組不做研討,僅由各基地帶頭人背對背策劃和組織自己的主研人員自由選擇匯報方式和匯報內容和選題,最大程度展現各基地的研討亮點。

促進普通教師以發現的眼光在區域活動中與兒童互動,促進教師觀察指導的方法和能力研究效果呈現,提升教師在教研過程中反思教育過程的能力。“活動趣事”的書寫促使教師們在定性的評價中主動對區域活動兒童行為細節的觀察和認知。

特色教研模式和日常觀摩研討相結合讓區域教研變得靈活多樣。在研討過程中,我們重視對各種資料的搜集整理,確保寶貴的經驗能夠記錄下來,并在下一階段工作中得到繼續堅持。
通過區域活動課程教研方法探尋,幫助教師探索孩子喜愛的游戲模式,全方位地促進了我園教育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