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疆域遼闊,商貿無限”,近年來跨境電商發展迅速,經營領域逐漸開拓到農產品行業。并且“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為中國農產品的出口提供了寶貴的政策機遇和環境支撐。本課題以安徽省黃山毛峰為例研究我國農產品貿易在跨境電商模式下的發展新模式和新機遇,以及隨機遇而來阻礙和困境。在此基礎上,剖析農產品跨境電商貿易中遇到的難題和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一系列建議和對策供有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跨境電商;農產品;發展;茶葉貿易
一、茶葉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發展現狀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沿線國家搭建了“海”、“陸”絲綢之路,從一定程度上拉動經濟發展,而跨境電商的發展更是開辟了一條“空中絲綢之路”。自我國加入WTO以來,農產品貿易持續呈現逆差,跨境電商的崛起能夠帶動了農產品出口的積極增長。茶葉作為中國傳統農產品的一種,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唐朝就遠銷國外。而黃山毛峰作為十大名茶之一,以其滋味醇甘,香氣如蘭而廣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跨境電商的發展將這種新興的貿易模式與古老貿易商品相結合,對茶葉貿易開拓國際市場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當前中國茶企大多還保持線下、單一的傳統生產銷售模式,國內同行業之間競爭激烈,國際跨境電商貿易卻還有待開發。中國是茶葉生產出口大國,卻不是茶葉制造大國,中國茶葉在國際舞臺缺乏品牌塑造,國際影響力小,每年我國出口大量茶葉,從中獲取的利潤卻很少。尤其是近年來各國采取新型非關稅壁壘來保護本國貿易的發展,包括反傾銷壁壘和綠色壁壘等,導致我國包括茶葉在內農產品的低價優勢不明顯,出口難度加大、成本增加。中國雖作為產茶大國,國際銷售量卻不如英國、德國等非產茶國。
二、安徽省黃山毛峰跨境電商貿易存在的主要問題
1.物流體系薄弱
農產品物流配送不同于一般商品配送,它對時間和運輸過程要求嚴格。當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物流技術落后,中間環節多,產銷分離現象嚴重,導致成本高、利潤少。跨境電商走進茶葉貿易,使得市場大幅度拓展,參與的主體趨于多元化,貿易趨于多邊化,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增加貿易的難度,對商品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黃山毛峰因為其易碎易氧化的特性,對運輸技術要求十分嚴格;且跨國貿易環節復雜,包括運輸、報關和檢疫等等,都給跨國貿易順利開展帶來阻礙。
2.缺乏專業化人才
當前世界,信息是重要資源,大數據分析是信息的重要來源渠道,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嚴重阻礙了茶企的國際化進程。就安徽省銷售黃山毛峰的企業而言,企業內部人員長期從事傳統貿易,跨境電商貿易則需要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傳統型人才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但是當前社會上電商技術人才不如企業內部人員熟悉產品特點且沒有相關工作經驗,跨境電商模式與傳統商品的融合度不夠,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因此,培養創新型綜合人才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3.質量標準化認證體系不完善
跨境電商促進多邊貿易的開展,黃山毛峰走出國門需要經過國際質量標準化認證,各國對進口的產品都會進行嚴格的質量安全檢疫,且各國對茶葉質量要求不同,會增加我國茶葉出口貿易非關稅壁壘的風險。一方面,我國國內農產品產業鏈建立不完善,許多中小企業采購茶葉的方式僅有與大型茶葉生產基地合作或者自己收購,茶葉質量參差不齊,且無法有效避免農藥、激素殘留超標等問題。另一方面,我國國內無規范的質量標準體系,不完善的認證體系導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多,這些茶葉如果流入國際市場,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還影響中國國際形象,也不利于企業品牌的塑造。
4.品牌效應低
大部分國內茶企依然保持傳統貿易的思維模式,觀念不能與時俱進,對跨境電商促進茶葉出口的作用認識不夠。很多企業品牌意識薄弱,產品質量堪憂,只顧眼前利益,不能長遠發展;售后服務方面,由于跨境電商貿易比之國內貿易而言,復雜程度高,售后服務難度大,解決問題需要的費用高昂,很多茶企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選擇避而不見,長此以往會影響企業信譽,不利于品牌塑造;且類似黃山毛峰這種特色農產品,對于其口感質量等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而不同國家不同消費者有著不同的產品偏好和消費習慣,黃山毛峰要想在國際社會獲得認可度是有一定難度的;另外,當前由于各國制度差異的存在,一些國際不法分子乘虛而入,對消費者信息安全造成威脅,影響茶企的國際商譽。
5.信息不對稱
近幾年,我國刮起跨境電商出口貿易的熱潮,很多企業借勢發力,紛紛與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合作,如阿里巴巴國際站、全球速賣通、敦煌以及蘭亭集勢等,將市場拓展到國際舞臺。然而農產品出口跨境電商起步晚,國內市場中小型企業間競爭激烈,國際市場卻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一方面,對于農產品出口商來說,信息不對稱很大程度上限制交易的進行,企業無法及時掌握國際市場供需信息,且行業間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缺失也限制了農產品出口貿易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國際貿易的開展流程復雜,耗時長成本高,短時間內資金難以回流,高風險等情況使得許多中小企業望而卻步。
三、跨境電商模式下黃山毛峰出口發展對策
1.建立完善物流體系
物流是國際貿易的重要部分,決定著商品出口貿易能否順利開展,構建成熟的物流體系,推動產品采購、生產、銷售、運輸等一體化進程,引進先進物流技術,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跨境電商的效率。然而,物流行業需要依托于信息技術的建設,需要建立大型物流平臺來整合信息資源,包括所有相關農產品物流信息,實時追蹤定位產品運輸,實現國內外倉儲、配送、服務中心的統籌安排,減少或避免無謂的時間損耗。另外,政府鼓勵支持建立海外倉庫,大型黃山毛峰企業可以自建海外倉庫,中小企業可以合作建立海外倉庫,或者租用政府建立的統一海外倉庫,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物流配送效率,而且可以及時提供售后服務,提高用戶體驗。
2.培養專業化創新型人才
目前,我國茶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跨境電商技術性人才,針對這種情況,對內茶企可以加強對有潛力的員工進行跨境電商專項培訓,對外可以引進電子商務類技術人才,通過對他們的培訓,讓他們了解黃山毛峰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業務,著重培養綜合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此外,企業可以加強與安徽省內高校的合作,以項目課題的形式鼓勵師生研究黃山毛峰跨境電商相關業務的開展,還可以鼓勵增設相關課程,為企業培養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3.構建標準化質量認證體系
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在于產品質量。當前中國農產品出口還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產品安全無保障、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政府在不斷推進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出口的同時,也要嚴把質量關,在國際化水平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跨境農產品質量認證和檢驗檢疫制度。首先,充分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相關農產品進行動態追蹤,實時跟進產品質量安全檢疫,并適時對偽劣產品進行曝光懲罰;另外,還可以利用電商平臺實時發布各國農產品最新的市場信息以及各國的相關政策,提高國際貿易效率。其次,政府也可以鼓勵相關跨境電商農產品出口企業依據國際化質量認證體系,建立自己的標準化質量認證體系,與國際接軌。當前我國大部出口農產品很難達到國際化質量認證的標準,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這也迫使許多企業加強質量監管,關注生產的每個環節,嚴格按照生產工藝和作業規范進行操作。自建標準化質量認證體系,有利于企業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在出口中規避貿易壁壘,也能幫助企業贏得一定的國際市場。
4.樹立品牌意識,提高用戶體驗
我國茶企品牌意識不強,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下風,這也與國內茶企現狀有關。我國茶企多采用小作坊生產模式,生產產業效率低且質量參差不齊;與其他產茶國相比,茶葉加工技藝低下,附加值較低;另外,我國多出口散裝原料茶,無國際性的茶葉品牌。因此,茶企在國際競爭中只能靠低價獲取微薄利潤。茶企要想獲得國際地位,應該認識到唯有良好的品牌才能留住顧客,因此,茶企一定要樹立品牌意識,迎合市場需求,嚴格把控茶葉質量及認證標準,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促進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此外,茶企應當借勢發力,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戰略和“互聯網+”等政策帶來的便利,推動“互聯網+品牌化”特色農產品貿易,同時擴大再生產,產生規模經濟效益,從而降低成本,獲得更多利潤。
不同于傳統貿易,跨境電商貿易以互聯網為載體,對掌握信息技術的要求更高,需要培育綜合能力強的人才隊伍,才能給予消費者更優質的服務體驗,牢牢抓住消費者。跨境電商貿易往往面對的是各國消費者,存在語言、風俗習慣等差異,企業開展售后服務困難。對此,企業可以建立專門售后服務平臺,并且對平臺內服務人員進行當地語言、風俗習慣等的培訓,充分了解當地風土人情,更好的迎合消費者需求,解決售后問題,提升用戶體驗,同時也有利于企業的國際品牌建設。
5.充分利用平臺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
“互聯網+”時代的帶來,顛覆了企業傳統經營模式,滲透進社會的各個領域。然而,當前我國中小茶企還沒有全面認識跨境電商,對其利用僅停留在聯系顧客、網頁宣傳等方面。政府應當鼓勵建設大型跨境電商平臺,扶持中小企業進行出口貿易,對于有能力的大型茶企來說,可以自己建立跨境電商平臺。茶產品自身特點非常適合跨境電商貿易,目前我國現有跨境電商平臺類型有自建平臺、政府建設的以及第三方平臺,相關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平臺。跨境電商平臺利用好能夠創造更多的貿易機會,在國際市場上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的建設,能夠產生“長尾效應”,發現潛在的巨大的消費者群體。
茶企不僅要充分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貿易,更要能挖掘平臺后臺的大數據,獲取最新的產品偏好和消費習慣并作出策略調整。跨境電商平臺最大的特點是能進行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將隨機無序的消費者搜索和消費習慣大數據化,研究消費者行為,對消費者進行精準定位。這些數據對于跨境電商的賣家是十分有價值的。如:消費者最近的熱搜詞匯、消費者活躍度最高的時間段等等,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并善加利用將會對企業營銷有著巨大的幫助。對于茶企來說,在整理分析這些大數據后,應當不斷改變營銷策略來迎合消費者偏好,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結語
黃山毛峰作為我國特色農產品在跨境電商貿易中是非常有優勢的,我國茶企等農產品企業應當充分了解當前國內相關產品跨境電商貿易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自身發展情況作出相應的決策來應對當前國際發展趨勢,積極更新理念,與國際社會接軌,充分利用跨境電商的優點,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努力推動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此外,應當加強行業間資源整合,避免同行業間的惡性競爭,在對外貿易中整合優勢,互利共贏。我國茶企等農產品企業應當樹立“互聯網+品牌化”意識,獲得國外客戶的認可,提升國際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徐書宜.“互聯網+”時代中國茶葉跨境電商出口[J].現代商貿工業,2017(04):53-54.
[2]吳俊紅.“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農產品跨境電商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經濟,2017(07):115-116.
[3]呂宏晶.茶產品的跨境電商發展策略研究[J].電子商務,2017(06):18-38.
[4]楊璘璘.基于大數據、服務“一帶一路”的中國茶產品跨境電商出口現狀分析及對策[J].統計與管理,2016(10):61-65.
[5]高淑娟,尹衍波.跨境電商農產品的發展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17(12):38.
作者簡介:殷子涵(1998.01- ),女,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2015級本科生,研究方向:貿易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