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夢覺 高鋆
摘 要:本文以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為主要分析對象,基于產業集中度(包括CR4和HHI兩種測度指標)分析了目前的行業競爭狀況。在分析其發展歷程和現狀的基礎上,對比國際上該行業的發展情況,得出了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發展迅速的原因。此外,還基于目前銀聯大手筆動作尋求市場份額的情況,對國內未來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的內部狀況作出了預測,并給出了行業整體發展方向。
關鍵詞:第三方移動支付;產業集中度;發展趨勢預測
一、引言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通信技術的發展,電子金融快速發展,網上交易量大幅增加。在此基礎上為了解決同步交換的市場需求,第三方移動支付也應勢而起。作為中介機構,第三方移動支付聯結了用戶、商戶和銀行,在信用增級、風險規避、交易安全性和效率提升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行業介紹
1.定義
第三方移動支付簡單來說就是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主導方的移動支付。交易雙方通過移動終端(類似手機、平板電腦等)并借助移動通信技術,選擇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作為交易中介,處理復雜的資金劃撥和結算流程。
用我們熟悉的網購舉個列子。第一步,打開淘寶選擇好我們心儀的商品,準備下單;第二步,支付寶默認成為本次的第三方中介,將錢款先劃到第三方賬戶;第三步,支付寶將通知賣家買家已付款,賣家應準備發貨;第四步,賣家按訂單發貨;第五步,買家收貨后進行驗收,通知支付寶(確認收貨);第六步,支付寶將賬戶上暫存的貨款劃入賣家賬戶。
2.支付流程
3.分類
三、產業集中度
1.用CR4計算第三方移動產業集中度
在比達咨詢網站2015年度和2016年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報告中可以得到2015年和2016年全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分別為24.1萬億元和57.9萬億元,以及行業領先企業占的份額,選用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前4家企業2015年和2016年的交易規模來計算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的產業集中度。
2015年:CR4=96%
2016年:CR4=91%
對比兩年的數值得到產業集中度略微下降,但根據貝恩對產業壟斷和競爭類型的劃分及實例,得到兩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屬于極高寡占型。
2.用HHI計算第三方移動產業集中度
由于市面上的物流企業數量很多,選取了2015年支付企業前9強和2016年支付企業前10強來計算HHI,可以比較客觀的反映支付企業的集中度。
計算得到2015年和2016年HHI指數都是0.99,H指數十分接近1,說明產業內集中度很高,有點類似雙寡頭市場。
四、中美第三方移動支付現狀對比及原因分析
第三方移動支付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也對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移動支付發源于美國,中國作為后起之秀憑借其獨到之處得以后來居上。
1.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現狀
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和移動支付的發展。在分析了兩方面的發展的基礎上,本文把我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發展劃分為4個階段。
階段一:2000年-2006年,銀行先發制人,布局移動支付市場,第三方支付處于萌芽階段。
階段二:2007年-2012年,發展的焦點在手機銀行和第三方移動支付。
階段三:2013年-2015年,第三方移動支付蓬勃發展,勢頭驚人。
階段四:2016年-至今,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Apple Pay等NFC手機終端也想染指支付領域。
2.美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現狀
美國在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的發展是先人一步的,不僅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組織,此外,在線支付平臺paypal的交易量也是世界第一。美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行業起步較早,但過于完備的信用卡體系和使用信用卡的消費習慣使得移動支付難以鋪開。除美國外,德國、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發展均十分緩慢。相較而言,亞洲的日本和韓國以及非洲的肯尼亞發展勢頭較好。
3.中國后來居上的原因
就去年的市場數據顯示,美國移動支付的規模僅是中國的2%,其迅速發展原因歸結如下:
(1)中國相對于美國擁有巨大的人口,市場規模龐大。移動支付的主力人群數量龐大,易于接受新事物。中國沒有美國完備的信用卡體系和使用信用卡的消費習慣,且新型支付方式更為便捷,深受年輕主力的喜愛。
(2)更為寬松金融監管環境。中國人民銀行作為監管機構,審核資質后批復牌照,對于后續交易,特別是線上交易,缺乏監管。平臺上滯留的資金也可做短期投機用途,取得非法收益。
五、行業未來預測
1.“云閃付”能否改寫市場格局
(1)銀聯舊事
從目前支付寶與微信分布市場的局面來看,唯一有希望與之一搏的競爭者,也只有各大行聯合推出的“云閃付”了。
其實2005年銀聯便在內部成立了一個研發二維碼支付的實驗小組,可惜后來無疾而終。9年后的12月12日,支付寶正式殺入線下收單市場,讓二維碼支付逐漸成為移動支付主流, 并開啟了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主導的移動支付新時代,這之后,銀聯才加快了移動支付創新的步伐。
2015年12月12日,銀聯聯合20余家商業銀行在京共同發布“銀聯錢包”;2016年12月12日,12日,銀聯正式推出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加入掃碼支付大戰。2017年12月11日,銀聯攜手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產業各方共同發布銀行業統一APP“云閃付”,以云閃付品牌取代銀聯錢包成為移動支付入口。
有人將云閃付戲稱為移動支付的“國家隊”,而通過攜銀行業統一APP,銀聯可以改變市場格局嗎?遺憾的是,答案并不那么明朗。
(2)市場數據分析
過去兩年來,銀聯不可謂不拼,積極探索向移動端轉型--從2015年推出云閃付移動支付新品牌,到2016年各類手機Pay先后登場,再到2017年銀聯二維碼支付產品落地。盡管如此,距離銀聯改寫市場格局仍為時過早。
根據最新的第三方數據,在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上,今年前二季度,支付寶市場份額為54.5%;微信支付(財付通)為39.8%,其余玩家的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移動支付市場上,面對背靠騰訊、阿里巴巴的兩大支付巨頭,無論是銀聯,還是任何一家商業銀行,這幾年都沒有對二者構成實質性的挑戰。
除此之外,在關注度上,到目前為止,無論是百度指數還是微信指數,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相比,云閃付僅為前兩者的一個零頭。
(3)用戶行為分析
最初2005年銀聯布局移動支付,獲客成本很小,僅需新發一張芯片卡。但到2016年,看似簡單的下載注冊一個APP,獲客成本竟猛增至上千元。2017年的雙十二,銀聯開展了十分吸引人的五折補貼活動。在新聞報導中,“薅羊毛”也成為了一大熱點,對于非剛需的APP,用戶更多只是出于撿便宜的心態,活動結束后,還是用回原來的APP。
盡管由于時間限制,目前各大數據網站還沒有公布2017年度對于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研報,但是相信“云閃付”這個應用的留存率并不是很高(留存率:某天/周/月的用戶在安裝該App的N天/周/月之后,該APP還“留存”的比例)。
(4)總結
騰訊和阿里巴巴在各自的開放平臺中具有絕對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并已經形成了根基深厚的生態系統。在相比之下,打造開放平臺的過程中,銀聯并不一定占據優勢,還要受到自身的體制和機制的約束。目前來看,銀聯沖出封鎖線的希望十分渺茫。問題的核心在于銀聯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真正驅動并整合產業鏈上各個參與者。這個任務的完成度,將決定云閃付的命運。
2.行業發展方向
(1)監管趨嚴,市場發展逐步規范化
近年來,國家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不斷加緊,第三方支付市場朝規范化方向發展。監管趨嚴加大第三方支付機構盈利難度,規模經濟效應凸顯,市場將淘汰同質化問題嚴重的小企業,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移動支付處于發展初期,缺乏相關法律法規保障金融資金安全,未來專門針對電子支付法律法規的出臺會約束行業發展。
(2)傳統金融機構切入移動支付市場,挑戰市場格局
強勢制度背景支撐的銀聯及傳統商業銀行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通過與實體商業結合切入移動支付市場。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優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資金安全性保障為傳統金融機構切入移動支付市場創造良好條件,傳統制度背景支撐為國家控制金融行業中的第三方支付提供了契機,銀聯或類似有優質制度資源的支付機構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有機會打破現有支付寶、財付通雙寡頭市場格局。
(3)全球化進程加速,境外金融安全或制約發展
支付寶、財付通兩大巨頭布局國內游客出境游熱門目的地,如日本、東南亞。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境外旅游市場切入當地市場其他領域的全球化策略在吃透中國出境游客紅利后,難以實現業務增長。外國產品占壟斷或支配地位威脅國家金融安全,不利于國家穩健發展,支付機構“出?!睉鹇圆粫苿訕I務質的改善。
(4)中小額消費場景待深挖,支付安全成重要競爭要素
隨著第三方移動支付在稅務、醫療、公共出行等公共服務領域應用更加普遍,消費者無現金消費習慣逐步養成。中小額消費場景待挖掘,第三方移動支付機構可通過深挖應用場景實現差異化發展。隨著消費者安全意識提高,支付安全性也成為競爭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