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紹菊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轉基因生物技術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其實際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所以,人們在使用轉基因技術時必須注意防控安全隱患。目前,我國的農業轉基因技術發展速度較快,并且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幾點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進措施,希望能使相關人員得到啟發。
關鍵詞: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模式探索
中圖分類號:S18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046
近幾年,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對其安全管理模式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但是由于起步較晚,與其他國家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需要相關人員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提升我國轉基因生物技術的水平,提升我國的總體實力,使我國的轉基因技術水平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1 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現狀
轉基因生物近幾年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以往只能在科學家實驗室中發現的情況,發展到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對人們的生活也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如,轉基因棉花、轉基因大豆等都是現在人們比較常見的轉基因生物,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國的相關部門比較重視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展,對其在各個領域提供支持,使近幾年我國的生物科研研究領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成績。我國通過自主研究,研發出轉基因抗蟲和植酸酶玉米等農產品,并且仍然有較多的轉基因產品正在研發過程中,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使我國轉基因技術能夠在世界的競爭中占據較高的地位。除此之外,在保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基礎上,根據相關的條例標準,我國正在進一步加快我國轉基因生物的研究,使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更加深入的應用。
2 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進措施
2.1 提高農業轉基因產品的檢驗檢疫水平
通過實踐表明,高水平的轉基因產品檢驗檢疫技術可以有效提升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國應該積極進行轉基因產品檢驗檢疫技術的改進和創新,加快檢驗檢疫體系的建設步伐,進而提高我國轉基因產品的檢測水平,使我國的轉基因產品能夠符合社會的要求,促進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進?,F階段,我國的相關部門必須對轉基因產品的檢測技術進行研究,加大資金投入,并且設置專項的經費和基金會,按照國際的相關標準,建立先進的檢測實驗室。除此之外,我國必須要學會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積極開展學術交流,與發達國家的權威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行深層次的技術交流,努力研究新型的轉基因產品和檢測技術,為我國的轉基因生物技術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2.2 進一步標準化管理農業轉基因產品標志
針對先進市場上轉基因產品標識不規范的問題,我國要出臺相應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標志標準,并且高效落實,使我國的轉基因生產企業對農業轉基因產品進行清楚的標識。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國外的成功經驗,結合國外的成功案例,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標識體系。比如,在正常的銷售市場上,必須將轉基因產品和非轉基因產品進行分開銷售,同時,要注意對轉基因產品生產的所有流程,保證所有環節都進行安全管理,從源頭進行轉基因產品的安全管理控制,使產品具有較高的可塑性。除此之外,還應該可以讓公眾參與到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中,增強公眾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感。
2.3 健全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體系
根據我國轉基因農產品的實際情況,結合外國的相關經驗,進一步將審批制度和標志制度進行完善。具體而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建立出合理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機制,同時,要努力培養工作人員的監管能力和對工作的責任心,對工作人員的監管力度也要有所提升。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發部門應該建立合理的自我監督體系,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研發單位應該注重產品的安全性,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進行管理。必須要提高安全監管部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安全政策能夠有效落實。
3 結語
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將會使我國的資源短缺問題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其未來前景是較為廣闊的。本文通過找出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模式中的問題,提出了許多種解決問題的對策,使管理模式進行大幅度的創新,可以使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進而保障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還可以造福全人類。
參考文獻
[1]劉旭霞,周錦培.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價值理念、價值定位與價值追求[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2]盧寶榮,夏輝.轉基因植物的環境生物安全:轉基因逃逸及其潛在生態風險的研究和評價[J].生命科學,2011(2).
[3]宋貴文,李飛武.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檢測機構體系運行現狀分析[J].農業科技管理,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