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歆 張維 楊林四
摘 要:加強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對于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部分區域忽視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在發展過程中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本文主要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應急對策進行分析,同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給予相應的建議,從而有效降低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關鍵詞: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P4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203
引言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其主要包括自然災害的預防及其災害的應對,因此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部署,其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在現階段的氣象服務工作中,加強氣象防災減災的工作力度是確保社會和諧、穩步發展的重要基礎。
1 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意義
氣象防災減災在現階段的農業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漸突出,通過科學的防災減災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居民的經濟損失。在過去由于當地忽視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給農戶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的特大暴雨災害對陜南地區的農戶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億元。
2 我國現階段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開展狀況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近幾年的氣象建設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氣象監測技術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氣象監測設備也得到更新,據統計數據顯示,通過現代化的氣象觀測技術,在2016年高效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避免高達39億元的經濟損失,因此現階段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取得較大進步,但是在應用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對于先進氣象觀測設備的引進等存在問題,在氣象防災減災過程中缺乏統一的指揮系統,從而造成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開展效率偏低。
3 加強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主要措施
3.1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防災意識
在過去的農業生產及工業發展過程中,由于人們缺乏正確的防災意識,同時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大部分居民認為自然災害無法控制及預防,因此在經濟建設過程中對于防災工作缺乏主動性,從而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在現階段的居民生產過程中,氣象部門應該加大宣傳力度,使居民充分認識到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幫助居民樹立起正確的防災減災意識,摒棄過去居民錯誤的觀念,使居民深刻認識到自然氣象災害是可防、可控的,逐步實現科學防災減災局勢。
3.2 不斷完善相應的監測預警系統
氣象監測預警系統是實現科學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基礎,在過去的氣象監測過程中由于監測系統的限制,由于氣象監測設備過于單一,在監測過程中不能夠準確地監測到氣象的變化,從而導致錯過最佳的災害防范期。在現階段的氣象防災減災過程中必須加大對監測預警系統的完善,監測系統主要包括雷達監測、風力判別儀等多種構件組成,在監測預警完善中實現精確的監測,確保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質量,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準確地捕捉到極端災害性天氣的預警信號,從而及時做好防災減災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3 建立統一的防災減災指揮系統
在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中,通過科學指揮及控制是可以減輕災害對人們的危害,在我國沿海地區的臺風災害影響極為明顯,但是臺風一般具有區域性和不定時性,因此在氣象防災減災過程中建立統一的指揮系統則尤為重要,通過各個地區的自然氣象信息匯總,從而實現區域化的統一防范,避免了區域內的監測不精確的狀況出現,極大地提升了氣象監測工作的質量,除此之外,在做好統一指揮系統的建立基礎上,氣象防災減災過程中應該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新型的氣象監測設備,在氣象監測過程中實現精確監測。因此,建立統一的防災減災指揮系統是促進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高效開展的重要保障。
3.4 加大防災知識普及力度,使居民掌握正確的防災措施
在氣象防災減災過程中,在做好宣傳工作的基礎上,氣象信息發布部門應該借助發布平臺進行相關防災減災信息發布,使居民掌握基本的防災減災基礎知識,比如在大暴雨來臨前農戶應該對于農作物采取怎樣的保護措施,使經濟損失大大降低,通過這種知識的普及,可以極大地提升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的效率,實現農業經濟水平穩步提升。因此,在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中加大防災知識普及極為重要。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性逐漸突出,氣象服務工作者應該積極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更好地服務廣大居民,做好基礎的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工作。同時對于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逐步形成統一的氣象防災減災系統,實現區域經濟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新梅.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設想與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2(1):19-23 .
[2]李飛躍.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氣象業,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