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群 張明友 吳俊哲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損傷屬于外科常見的疾病, 主要見于車禍外傷, 主要是指脊柱胸腰段骨質的連續性破壞, 主要癥狀為患處劇烈疼痛, 合并出現脊髓損傷導致的損傷平面以下運動感覺、二便障礙等。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目前治療常用的方式是后路椎管減壓內固定, 解除椎管占位骨塊對脊髓的壓迫。龍芪強肌飲是經驗方, 常用于脊髓損傷辨證屬于脾虛證者, 具有健脾益氣、強筋活絡, 促進神經損傷康復的功效[1], 為探究后路椎管減壓植骨內固定術與西藥聯合龍芪強肌飲治療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損傷患者的療效, 選取2017年1~8月在本院治療的36例辨證為脾虛證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損傷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 結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8月本院收治的36例辨證為脾虛證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8例。觀察組男10例、女8例, 年齡22~47歲, 平均年齡(28.75±6.12)歲。對照組男10例、女8例, 年齡23~55歲, 平均年齡(32.73±7.4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實驗知曉,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實驗已經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椎管減壓植骨內固定術, 選擇后正中切口暴露傷椎, 切除棘突、椎板, 暴露硬膜囊后分離保護神經, 利用田氏花刀將椎管內占位骨塊打回傷椎達到椎管徹底減壓后, 置入椎弓根釘棒系統復位傷椎行內固定術后, 于雙側小關節突關節及橫突間行植骨融合術。對照組患者在術后先使用單唾液酸神經節苷酯(黑龍江哈爾濱醫大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0422)20 mg, 靜脈滴注, 療程為4周;4周后改用甲鈷胺片(華北制藥康欣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1126)0.5 mg, 3次/ d, 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龍芪強肌飲治療, 主要成分為五爪龍100 g、北芪30 g、炙甘草20 g、人參15 g、陳皮5 g、白術20 g、茯苓20 g、千斤拔15 g、牛大力15 g、當歸10 g、柴胡10 g、升麻10 g。水800 ml煎至200 ml, 溫服, 2次/ d, 1劑/次。連續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2]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和治療前后ASIA損傷分級評分。根據神經癥狀以及胸腰椎恢復情況進行臨床療效判定, 判定標準如下:痊愈:癥狀大部分消失, 6個月~1年內不復發, 畸形得到完全的恢復;顯效:癥狀大部分消失, 6個月~1年不復發, 畸形大部分得到修復;有效:臨床癥狀改善, 6個月~1年內雖有復發, 神經癥狀及畸形得到部分修復, 生活質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 遺留畸形, 神經功能未得到恢復。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ASIA損傷分級評分標準:主要評定患者的神經功能、運動功能和肌力。總滿分為20分, 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損傷情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88.89%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5.56%,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SIA損傷分級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ASIA損傷分級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ASIA損傷分級評分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SIA損傷分級評分比較( x-±s, 分)
胸腰椎骨折嚴重時往往合并脊髓損傷, 輕者僅有感覺障礙, 嚴重者可出現肢體癱瘓[3-5]。關于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的研究很多, 目前認為, 后路椎管減壓植骨內固定術在胸腰椎合并脊髓損傷治療中效果較好, 手術從后路行椎管減壓, 解除神經的壓迫, 從而改善神經損失的臨床癥狀[6-9]。從中醫學的角度上看, 龍芪強肌飲湯劑具有健脾益氣、強筋活絡的功效, 能改善患者的預后。對于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治療多應用手術治療, 對于中西醫聯合治療的研究較少。本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在其他條件相同時,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ASIA損傷分級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ASIA損傷分級評分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桂凱紅[10]的研究支持本實驗研究結果。作者認為后路椎管減壓植骨內固定術聯合龍芪強肌飲能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 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本實驗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胸腰椎合并脊髓損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綜上所述, 后路椎管減壓植骨內固定術與西藥聯合龍芪強肌飲在胸腰椎合并脊髓損傷的治療中具有明確療效,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周興茂, 吳俊哲.龍芪強肌飲治療脊髓損傷后肌肉萎縮的臨床觀察.內蒙古中醫藥, 2015(5):6-7.
[2] 朱莊臣, 焦偉, 蔡國棟, 等.大劑量甲強龍治療急性脊髓損傷后早期并發癥的研究.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4, 15(16):1454-1457.
[3] 王端勛, 閆小磊, 朱光, 等.101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手術治療.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 17(5):91-92.
[4] 管軍輝, 鄭文標, 肖柏松, 等.單純后路椎弓根螺釘固定、360度椎管減壓并三柱植骨融合治療胸腰椎脫位型骨折.浙江實用醫學, 2014, 19(3):192-194.
[5] 王偉群, 吳俊哲, 曹振文.龍芪強肌飲治療脊髓損傷康復療效觀察.山西中醫, 2018(3):15-16, 23.
[6] 董亞萍.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效果探析.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4):276-277.
[7] 李亞榮.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損傷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效果探析.中國傷殘醫學, 2017, 25(14):56-57.
[8] 張少飛.前后路手術治療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損傷效果觀察.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7, 20(2):81-83.
[9] 張承中.手術治療無脊髓損傷的胸腰椎骨折療效觀察.飲食保健, 2017, 4(24):130.
[10] 桂凱紅.后路復位固定椎體間植骨融合治療胸腰椎骨折脫位的臨床療效及對神經功能的影響.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4,13(10):82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