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亞莉
【摘要】筆者認為低段的語文拓展課程可以借助繪本來開展。圍繞核心素養,精選繪本材料,選擇適合低段孩子閱讀的繪本;借助繪本學習,發展核心素養特別是孩子的想象力。拓展思維的空間,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創意表達,全面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繪本;繪本教學;拓展課程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發布,核心素養成為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詞,我們的教學也應當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綱。《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指出: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語文教學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而語文與生活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生活多么廣闊,語文教育的天地也就有多廣闊。因此,語文教學要把課堂進行拓展延伸,把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結合起來,進行語文拓展課程教學刻不容緩。如何通過語文拓展課程,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我們進行新課改革的初衷。低年級的語文拓展課程,我選擇了繪本悅讀課程,通過繪本悅讀,提升孩子的核心素養。我想用三句詩來談談我與繪本悅讀課程的小故事。
一、腹有詩書氣自華——有底蘊
如何讓繪本悅讀課程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這需要我們教育人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
2016年9月,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從未教過一年級的我,要帶領24個小朋友開啟新的學習生活。為此,我特意拜讀了薛瑞平老師所著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想從薛老師身上取經。通過理論學習,我的內心更充實了。2016年11月,我去杭州參加了“千課萬人”繪本閱讀教學。通過充電式的學習,我意識到也可以借助繪本開設語文拓展課程,來提升孩子的語文核心素養,進而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為此,我找來“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幸福的種子》和《松居直喜歡的50本圖畫書》,通過這兩本書的閱讀,我對繪本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無論是現場培訓,還是理論學習,我實行語文拓展課程——繪本悅讀教學的底氣更足了。
二、為伊消得人憔悴——有激情
在拓展課程改革的這場熱潮中,我們要勇于推波助瀾,不管前行途中有多少險灘、暗礁,我們都應義無反顧地投入。
杭州歸來,我躊躇滿志,不遺余力地投入到繪本閱讀教學之中。一年級孩子該讀哪些繪本?怎樣借助繪本閱讀提升孩子的孩子素養?這兩個問號一直縈繞在我心頭。經過千挑萬選,我選擇了《好神奇的小石頭》這本繪本。朱自強先生如此評論這繪本:封面中間有一個個的洞,這些洞“別有洞天”——洞雖然只有一個,就是小石頭的形狀,可是,隨著小石頭的轉身,這個形狀就神奇地變成了新事物。作家在不停轉身的小石頭上,簡單地添上幾筆,石頭就變成了小老鼠、小刺猬、小企鵝……就是這看似簡單的寥寥幾筆,卻叩開了孩子們想象的大門,從而在潤物細無聲處落實語文核心素養。我在自己班里上了一節繪本閱讀課。課堂上,小朋友看著小石頭不停地變變變,一個個抓耳撓腮、絞盡腦汁地去猜測:變成了什么?課堂上小手林立,氣氛十分活躍。通過猜測想象、模仿表達、創意創作等活動,展現了孩子們驚人的創造想象力,發展了孩子語文核心素養方面的思考、表達、創作等綜合能力。同時,我還發起了“大家一起讀繪本”的活動,每個小朋友買5本繪本,大家輪流一起讀。通過這樣的繪本閱讀引領,孩子們閱讀繪本的興趣高漲。
三、領異標新二月花——有創新
成功不是復制的,創新才是教育發展的原動力。如何才能讓繪本閱讀教學有自己的特色?我精心設計了讓孩子創作繪本的活動,孩子天性愛創造,天生是個藝術家,他們喜歡寫寫畫畫,這種天性,可以在繪本學習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閱讀《好神奇的小石頭》之后,就帶著孩子們進行了繪本的再創作: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的小石頭還會變成什么呢?我們學做小詩人來寫一寫。
孩子們有的編創成:“小白云,真可愛,飄到東來飄到西。”“小蜜蜂,去采蜜,飛到東來飛到西。”……
創作完畢,我又趁熱打鐵:孩子們,既然這么會變魔術,就讓我們拿出畫筆也來變一變魔術吧。同時再配上你們自己寫的兒歌就更棒了。雖然孩子們創作充滿稚氣,但我們要尤其珍惜孩子們這些最原始最純真的創作。每一筆都是來自孩子們心靈的語言,每一幅畫都是童眼里的美好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一筆一畫中,學生的想象在升騰,思維的邏輯性在加強,表達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在提升。
我把孩子們創作的作品,整理成一本繪本。告訴孩子:“我們自己也能創作繪本了!你們一個個都是作家、畫家,真了不起!我們給我們自己創作的繪本來取一個名字吧。”孩子們雀躍不已,紛紛出主意。有的說取名叫“會變魔法的小石頭”,有的說“好厲害的小石頭”,還有的說“小石頭變變變”。最后,小朋友們一致選取了《小石頭變變變》。師生共同完成了繪本的封面。我們把孩子們繪制的繪本,放在班級的書架上,大家輪流閱讀,創作得到了更好地共享。我還鼓勵孩子把自己創作的繪本推薦給家人或其他小朋友,也許在推薦的過程中,他們又有了新的創造。
回望繪本悅讀之路,有初嘗成功的喜悅,有縈繞心頭的莫名感動,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但我堅信,繪本悅讀的路上,不僅僅只有我們教育人蝸行摸索的身影,更有孩子們的歡歌笑語相伴。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