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作文批改一直都是語文老師最痛苦的事情。如果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也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學生內心渴望的也許是能夠參與評價自己的作文。
【關鍵詞】作文;我做主;參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長期以來,老師在作文教學上可以說是“一手遮天”。我們有沒有想過:統一的作文題目是否適合每一個學生,是否能夠把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這樣的作文訓練是否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尤其是作文批改,占用了老師大量的時間,耗費了老師大量的精力,而學生對批改后的作文只注意分數,很少琢磨老師用心良苦的評語。學生的作文也就只能處于徘徊不前的狀態。
但是如果我們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也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傳統的作文流程就是學生負責寫,老師負責批。學生寫完作文一交,就算完成任務了,接下來如何批改就是老師的事情了。老師想根據自己的標準來修改完善學生這些“半成品”作文,希望學生懂得應該這樣寫,不應該那樣寫。那么,學生就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對于老師分數加評語的評價方式只是被動接受,缺乏一種自我總結、自我反思的過程。師生之間缺少了一種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學生沒有參與到作文的批改中,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壓抑。他們既然不明白老師的用意和想法,當然也難以從中獲益。學生內心渴望的也許是能夠參與評價自己的作文。
一、學生參與批改的優勢
(一)取長補短,他山之石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學生自己看自己的文章,往往無法發現問題,這就需要借助外力的幫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學生來批改班上同學的作文正應了這句話。無論哪個學生,無論成績好壞,他們的作文中多多少少會有值得其他人學習和借鑒的地方。通過互評,學生可以在比較中找出不足和差距,從而明確自己作文今后努力的方向。閱讀別人的文章,在對比中發現自己的缺點,或學到寫作技巧,或積累好詞好句,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學生互評觸發了學生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的智慧碰撞和信息交流,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滿足了學生共同參與評價的需要。最終,學生把修改和評價他人文章的技能遷移到對自己文章的修改和評價上。可喜的是,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發生了根本變化。
(二)調動意識,加強合作
如今的世界是一個互助合作的世界。在學習上互助合作無疑是一種優秀的方法。幾個學生共同批改一篇作文,在批改的過程中綜合多人的意見,合作完成。這種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真正體現出了學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體地位,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正所謂“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生互評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形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培養。學生在評價中得到了同學之間的集體智慧。在此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良好的人際交往、協調合作的能力。實踐證明,學生討論之后寫出的評語,更有啟發性,更能調動大家寫作的積極性。
(三)培養品質,認識自己
學生參與批改作文的同時,老師可以抓住一個契機:培養學生傾聽的品質,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例如老師可以拿學生討論批改后的一篇作文為范本,讓學生分析這篇文章的優缺點,讓學生學會“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既能保持自己的風格,又能融入別人的優點。在互評中,學生學會了接納他人的合理意見和建議,開闊了寫作視野,促進了人格的健康發展。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學生參與批改的方法
(一)知識遷移加專題輔導
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閱讀。閱讀在帶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成為培養學生批改作文能力的一個方法。老師可以運用遷移的規律,讓學生把教材中閱讀所得的方法運用到作文批改中去。如此,學生能慢慢達到“感情真摯、段落鮮明、用詞準確貼切”等要求。
為了提高對寫作的認識,老師還應開設作文專題輔導課,加深學生對作文謀篇布局、語言運用等的認識。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寫人記敘文”“記事記敘文”等專題,并且精心挑選范文,在分析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寫作的知識和方法。如此,學生在批改作文時就能有的放矢。
(二)做好示范加引導總結
要提高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老師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視。如若沒有老師的示范批改,學生就難以把握尺度,因此示范批改是指導學生批改作文的重要一步。寫好一次作文后,我會先瀏覽全班的作文,試圖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通病以及個別優秀的作文。然后,挑選出各個層次的作文若干篇,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示范批改。在批改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著眼:
(1)看要求,改內容。看文章是否符合要求、立意是否正確、選材是否新穎,記敘文或議論文的文體是否清晰。(2)看內容,改結構。看文章的布局是否合理、過渡是否自然、是否能點題等。(3)看內容,改語句。看語句是否通順、生動,是否能表達文章的思想內容,是否有病句及錯別字等。
(三)交流探討加強化效果
作文批改結束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評議作文的優缺點,把發現的問題和思考收集起來。學生各抒己見,在討論中積累批改方法。另外,學生還可以把自己在批改及交流過程中的疑問與老師交流。比如,遣詞造句的疑問,文章結構的安排。這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輕松的氛圍,給平時學習不夠主動的學生創造了一個機會,鼓勵他們大膽與老師交流,激發思維的火花。
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要強調兩點:一是要學會自我小結,從他人的作文中尋找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養成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品質。二是不但要挑出他人作文中需要修改和不足的地方,還要學會及時對照自己,防止自己的作文中出現同樣的問題,達到“雙贏”的效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