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口語交際素養是現代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之一。但是由于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傳統的作文教學更多的是怎樣來寫,很多一線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也不自覺地傾向于“寫”,將“說”這一環節忽視或無視,從而無法真正發揮學生的語文能力。如何通過多種方法,把“說”和“寫”兩個獨立的環節鏈接起來,循序漸進,靈活運用,從而達到提高課堂上說寫有效結合。
【關鍵詞】小學;語言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注重生活積累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頻繁,書面、口頭的交際越來越廣泛,為孩子們的口語和書面訓練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機會。
(一)抓住社會生活,提高說寫實效
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想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學生的表達情感。”平時我會讓孩子們留意新聞和報紙,要有心,要留心,要用心。將自己印象深刻的隨時記錄下來。為此在班級里開展了“我是小小發布家”的活動。在每天的第一節課前5分鐘都會讓孩子們在講臺前說說自己收集的信息,同時引導他們談看法,談建議,其他的孩子進行補充后記錄你覺得有意義的信息。有一次,學校開展普通話推廣和漢字的規范書寫活動,孩子們很快就從記錄本上找到有關信息并且還寫下“四海同音,萬眾一心”“普通話:神州音,華夏情”等精彩的宣傳標語。只要平時多留心,孩子們還害怕肚中沒墨水嗎?
(二)觀察學校生活,提高說寫實效
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可以給孩子們提供很好的說寫機會。我們學校每年都會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運動項目主要以跳繩和踢毽子為主,每到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想一展身手。我就設計了不同層次的說寫活動,將班級學生分為跳繩組和踢毽子組,讓他們給自己組起個名字要能說出理由,踢毽子組給自己起名字叫“箭翎組”。理由是箭代表速度,又和毽同音;翎是羽毛,代表輕盈,又是毽子的材料。孩子說得多有詩意。這與他們平時留心記錄各種資料有很大關系。名字取好后,讓孩子們分組找一找這兩種活動器材不同的材質,以及有哪些表演樣式、這項活動的歷史等,在班級交流后選擇感興趣的寫一寫。孩子們熱情高漲,通過查資料、看視頻等方式寫下了《小小跳繩花樣多》《學做雞毛雞毛毽》等文章。孩子們在活動中既可以強身健體,又鍛煉了說寫能力。“水本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光,相擊而發火花。”這些校園故事每天都會發生,只要做個有心人,帶著思考,我們一定會成為“蕩水”“擊石”的能手。
(三)體悟家庭生活,提高說寫實效
家庭是孩子無拘無束的地方,孩子在家里可以天馬行空的說也可以隨心所欲的做。這也是我們可以拓展的另一塊說寫沃土。
在學習《可貴的沉默》一課時,我讓孩子們聯系自己過生日時的情景,體會理解課文的同時有意培養孩子們的口語和說寫能力,在爸爸媽媽過生日時你會對他們說什么?當場進行了模擬,課后讓孩子選擇一種形式:當面說或寫張卡片也可以寫封信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有時我也會將學校的通知讓孩子們轉達給家長,選擇方式可以利用電話或留言條來完成,并且指導孩子們如何將事情說簡潔和明了。利用各種機會鍛煉他們的說寫能力。
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靈活運用教材
(一)同類型對比,拓展材料
在課堂教學時,我會請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文章或者書籍。在學習《白鵝》和《貓》時學生通過收集豐子愷和有關老舍的資料,對兩者語言表述上進行了課堂上的觀點發表,學生從而明白兩者之間的語言表達特色。另外,我還推薦學生讀一讀沈石溪的《狼王夢》等有關動物的課外書,學習不同的表達方式。在班級做了有關寫動物的文章,學生也在這其中不經意的模仿名家的語言特色。學生在文章中這樣寫道“大公雞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周圍的其他公雞見到它總是繞道而行,生怕驚動圣駕。”還真有點豐子愷的韻味呢!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也可以引導孩子觸類旁通提高自己的說寫能力嗎?
(二)補全空白處,發揮想象
選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數留出一定的空白處,有的是“懸疑重重”,有的是“跌宕起伏”,這些則成為學生說寫的一個個良機。《窗前的氣球》一課,文章的結尾說“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地笑了。”這時科利亞心里在想什么呢?我們試著來說一說。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體會進行了想象。《窮人》文章結尾漁夫決定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桑娜拉開帳子。課文到此戛然而止,故事會如何發展呢?孩子們各抒己見后進行了續寫故事。利用教材空白不僅深化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又達到說寫能力的提高。
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科相互融合
語文學科的教學不能孤立,也可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作為教師,應該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嘗試將說寫與各學科進行整合。如蜜蜂采蜜,博采眾長。比如科學課上摩擦起電這一環節學生覺得很好奇,尺子摩擦后可以吸起小碎紙,根據這一現象讓學生說說操作過程以及原理,學生在文章中出現了《神奇的尺子》《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美術課做樹葉標本,結合學生做的成品讓學生說思路,談設計,學生的習作有了《畫面設計的靈感》《枯葉收集的故事》。諸如此類,學生在學習其他知識的同時其實也是說寫活水的源頭。巧妙地利用學科間的切合點,也是學生說寫有效提高的有力后盾。
指導學生課堂上的說寫是一門藝術,有很多方法值得我們去探究。只有踏踏實實,扎扎實實去做,才能達到切實提高學生說寫能力,激發學生的說寫愿望,讓生命之花在口間和筆尖盛開。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