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飛 劉倩倩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學院擴招、學生數量漸多、輔導員匱乏等問題日益凸顯。本文將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特點,分析目前班助管理制度對學生管理的作用,以及班助制度在學生管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班助管理制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
班助管理制度作為一種特殊的學生管理模式,在緩解師資匱乏、改善學生管理體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就本院而言,班助管理制度學生管理模式從2010年開始沿用至今,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班助在班級管理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從中衍生出不少問題,未得到很好的解決,也無法將班助管理制度最大利益化的運用起來。
一、班助管理制度對學校管理的作用
班主任平時教學任務重兼顧班主任管理工作,配備班助可以幫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級。
1、協助、分擔班主任學生管理工作
班助一方面可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活動,進行班級、寢室紀律衛生管理、班風建設外;另一方面還可以與學生開展相關專業知識學習和考證考本等方面的交流,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學習方法和計劃傳授給學生。班助可以讓一個班級在最短時間內運作起來,進入狀態。
2、幫助新生熟悉大學環境
大一新生度過了艱難的高考歲月,懷揣著對大學的期待進入了象牙塔。在新的環境中,他們需要有一個引路人,能讓他們盡快的熟悉大學環境,適應大學生活。而作為老生的班助能讓新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普及常識,接受學校新事物,熟悉校內外環境,如學校教學樓、實訓樓、辦公樓等分布情況,以及學校周邊的生活設施等,這可以讓新生在較短時間內度過適應期進入大學學習生活,更加高效率地確定大學目標,發展自己。
3、生活為排憂解難,學業上指點迷津
剛入校的新生會遇到各種小問題,如寢室熱水怎么使用、怎么報修、哪里購買生活或學習物品、怎么選購等等。班助能細致解答各種問題,解決新生的難題,還能預防校園詐騙。在學業上也可以給予新生一定的幫助,讓他們少走彎路,理智選擇各個社團與學生會,合理分配業余時間,度過有意義的大學。
4、情感交流更貼近、更投機
學生在遇到情感問題時,班助和班主任,前者更為容易接受。同齡人的班助更容易融入新生內部。在與學生情感溝通中,更容易引起共鳴,增加好感度,建立起良好的革命友誼,也更容易敞開心扉的探討各種話題。
二、班助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班助選拔條件不明確
本院雖然一直在實施班助管理制度,但是其中的選拔、培訓、考核、獎懲等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班助管理制度,班助管理制度學生管理體制尚未健全。以2017級新生班助的選拔為例,有的是老班班主任推薦,有的是新班班主任推薦,還有自薦的等,但其中并沒有具體選拔條件和依據。
2、班助的管理能力不足
學生管理工作涉及學習、生活、思想、價值觀、工作、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班助自身還是學生角色,各方面能力發展還不夠完善,無法全方位的處理學生管理工作事務,且管理能力的缺失會導致有些班助對待學生工作缺乏耐心。學生日常瑣事缺乏細心,還會在無意識中向新生傳遞個人情緒,導致學生受影響,對他人和事物缺乏客觀公正的認識和評價,容易存在偏袒現象,缺失公平公正性,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降低學生參與學院、班級活動的熱情。
3、班助與班主任協調溝通不充分
班助對自身職責和目標定位不清晰會造成兩種結果,一種是班助對新生管理缺乏主動性,覺得新生萬事皆嘗試才夠圓滿,就造成了新生經常出現返工現象,亡羊補牢的次數足以消磨學生的熱情。另一種是班助對新生太過積極,造成新生提前進入“老油條”,班助為他們瞻前顧后,至使班助更容易無意識的越俎代庖,沒有和班主任交接好,提前把班主任的工作完成,如代簽請假條,自定班規等工作都一人包攬,造成班主任在班級內沒有樹立好的形象,威信不足,為以后的工作埋下隱患。
三、提高班助工作效率與能力的對策
高職院校學生主管部門應制定班助管理制度學生管理的相關規定,本院現為二級管理,則系學工部應當建立完善的班助選拔、培訓、考核等系列制度,不斷完善、創新班助管理制度學生管理機制。
1、完善班助選拔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
班助管理應從班助選拔前開始,在選拔前就要對可以勝任班助的同學有側重性的進行觀察、考核和培養,正式選拔時,采用自薦、班級推薦和班主任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從高年級同專業的同學中錄用品學兼優,各項能力強,有愛心、有熱情、樂于助人的同學擔任班助,并對選聘結果進行公示。
學院在推行班助管理制度學生管理模式時,必須加強班助工作的引導、監督、管理、考核力度,注重培養,科學使用,完善班助獎懲制度。班助的獎懲取決于對班助工作的考核,班助的考核工作應由學院專人負責,定期統一考核,考核分為學生投票考核、班主任考核、自我考核三大塊,按比例4:3:3完成最終考核,對于考核結果優秀的班助給予獎勵,并在綜合測評中進行加分,對于考核結果基本合格的班助進行引導教育,對于考核結果不合格的班助進行批評教育,限期改進直至解聘。同時,班助人選應為同專業為佳,不宜跨專業,任期一年一聘。
2、建立班助培訓制度
學院應根據學生工作需要,定期地對班助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培訓,側重培養業務與管理方面,并對培訓效果進行檢驗,未達到培訓預期效果的班助,再次參加下一輪培訓,對培訓中表現優秀的班助,可在綜合測評中進行加分,或作為學生校內外實習教學成績。院系也應結合自身實際和班助特點,幫助班助更深入準確地了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指導班助掌握正確的學生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學生工作效率。
任職期間,定期召開班助學習交流討論會議,自評和點評班助們的工作情況,幫助解決班助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3、班主任、班助應協調好協作關系
首先,新班主任與班助應做好接洽工作。在確定班助之后,班主任與班助會有短暫的接觸,但是不夠深入了解彼此。因各種原因、各自所站角度的不同,在處理問題上也會有不同的意見。因此,新班主任可以制訂相應的班助工作內容,讓班助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其次,班助在接受院系班助培訓學習時,多與班主任多溝通,熟悉班主任行事風格,配合班主任行事,因為每個班主任自有一套管理方式,班助主要做的是配合工作。最后,班助在管理班級時不僅要端正態度,明確職責,還要樹立正確的定位,萬事以班主任為先。在一邊兼顧新生班級完成分內之事的同時,班助自身也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與專業化管理水平,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總結
只有班助管理制度完善,才能選出優秀的人才,做好培訓工作全面提升班助素質,讓班助更輕松地與學生交流,提升班助工作的實效性,激發班助的工作動力,凸顯班助工作的績效性,完善的班助管理體制會促進班助成長,收獲更多。因此,提升班助引導工作效果,加強班助的培訓和補助投入,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班助工作。
[參考文獻]
[1]秦敏.《管理學指導下的班助工作探討》[J].高等教育,2014,(28).
[2]王俊娜,李賀.《班助對大一學生引導效果的調查與思考——以長沙醫學院為例》[J].高等教育,2014,(17).
[3]陸屹琳,章曉鳳.《班主任、班主任、班助和班干部共建班風》[J].職業教育,2015.
[4]林楚雯.《關于朋輩教育項目之“學長班助”項目的情況分析》[J].職業教育,2016.
(作者單位: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