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節秀 馬少峰 賀勝妹 呂穎釗
摘 要:家具作為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載體之一,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家具設計的發展不僅需要材料技術的不斷革新,更需要注入靈魂。傳統工藝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百姓生活需求的不斷變化隨而產生,是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的。未來的家具設計將會融入傳統工藝的靈魂,從而給人們最好的生活體驗。
關鍵詞:傳統工藝;家具設計;用戶體驗;再設計
一、 傳統工藝的發展現狀
(一) 國內傳統手工藝的發展
民間傳統手工藝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手工藝是指以手工勞動進行制作的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工藝美術。有別于以大工業機械化方式批量生產規格化日用工藝品的工藝美術。手工藝是一種創意打扮人們生活的文化,但隨著人類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曾經非常熟悉的手藝活已離我們遠去。然而,這些手工藝品是蘊涵人類文明之始的工藝文化。不僅代表了民間藝人數千年來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外,還代表了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和脈絡,是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最鮮明的國際“名片”。
然而,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機器對手工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導致中國很多傳統的手工技藝瀕臨滅絕。大多數傳統工藝都留存在我國農村偏遠地區,手工藝產品的用戶需求的降低導致了價格的低廉迫使年輕的一代放棄手工藝而選擇出門打工,只留下家里的老人堅守著手藝活兒。
面對這樣的危機,我們在觀念上不應該去否定和回避,應該要采取方法去拯救和挽回,要正確地認識、分析它們在現代社會存在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發展的多重可能性,然后才可能以發展和開放的態度,為它們在現代環境中找到傳承和發展的途徑。
此前,由中國設計師張雷創建的工作室品物流形曾將油紙傘工藝融入現代的家具設計中,成果得到了國內外的認可與贊揚,是我國傳統手工藝的再設計成功的典范,其設計理念便是:如果我們想要走到前沿,就應該從我們的歷史當中重新去挖掘,并于當下前沿的東西結合。現代我國傳統工藝的發展屬于雛形階段,需要更多的設計者去發掘。
(二) 國外傳統工藝的發展
日本也是一個傳統文化氣息較為濃厚的國家,擁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在創作上嚴肅認真、善于探索,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他們的手工藝品在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時,又帶有濃厚的時代氣息。日本的現代手工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制作工藝上注意吸取先進的工藝技術,作品風格上卻又保留了傳統。
著名日本設計師喜多俊之在《給設計以靈魂,當現代設計遇見傳統工藝》一書中提出未來設計來源于傳統工藝的理念。“當今的工業設計品,除了需要技術之外,還要能為設計注入靈魂,需要源于百姓生活與傳統工藝的感性。”這種思想的傳播對日本整個民族對于傳統工藝的態度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更有柳宗理、原研哉、深澤直人等注重將傳統工藝元素融合于作品中的頂級工業設計師。
二、 涇縣油布傘廠
涇縣是安徽省宣城市一個很落后破舊的村莊,卻有著豐富傳統工藝氣息。鄭國民先生是涇縣油布傘廠的鄭氏傳人,油布傘廠即一幢破舊的竹制木屋,雖然只有幾位老年工人,但分工明確,由于材料簡單低廉,油布傘的價格也不貴,村里村外的鄉親都會來購買。
鄭國民先生還經營油紙傘,主要出口日本歐洲,國內的需求很小。由于是手工制作,制作技藝長期依賴全靠老師傅口傳心授,師徒傳承,工匠全憑無心與長期的實踐積累才能掌握。費工費時,收入相比外面也不高,傘廠很難留住年輕人,基本都是老師傅在堅持。
三、 現代家具設計
家具是指人類維持正常生活、從事生產實踐和開展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類器具。現代家具融合了西方的現代設計理念,注重材料的舒適與創新,在科技上不斷革新推進,同時極為注重家具設計給用戶帶來的用戶體驗是否滿足客戶的需求。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家具設計主要以功能為出發點,主張產品的設計符合人的需求而不是人去適應產品的特征.強調技術與藝術的統功能與形式的統―。家具設計師拋棄-切重裝飾輕形式的觀念.同時,現代家具設計傾向采取現代工藝,即家具設計注重大批量、標準化、高效率和低成本,便于機器化生產。
然而,正如喜多俊之所說的,體驗是好的,但少了靈魂與感性,便少了顧客愿意購買的沖動。傳統手工藝是隨著時代變換積累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現代家具設計給人的舒適感是極好的,但機器化的生產總少不了機器的冰涼感,融入傳統手工藝元素也是針對這一方最好的措施。
四、 傳統手工藝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此次研究是將油紙傘工藝運用到家具的設計中,成果主要是一款燈具設計。
民間有諺語: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目前主要工序為:削傘骨——鋸葫蘆——組合傘架——煮曬傘架——裝傘鍵——裱皮紙——傘面題畫——修卷傘頁——漆桐油——穿飾線——套柄錘——結傘頂。在涇縣,全部工序純手工,傘骨架部分均是在廠里手工完成,皮紙、傘面作畫由老師傅帶回家中完成。
此次主要提取了竹制編制、油紙傘傘面的工藝,制作燈具的燈罩面,透光性好,穩定性強。采用抽拉的方式控制開關,同時控制燈罩的開合,似油紙傘般綻放,方便且交互性強。
結語:
油紙傘工藝包括72道工序,每一道都值得我們去探究。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受到阻礙的根本就是不能大批量生產,如何讓融合入家具設計的傳統手工藝元素可量化生產是我們當前最緊急的任務。在具有基本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融入可提取的工藝或者元素,這是我們每個設計者都應該去嘗試的事,這是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使手工藝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1]張欣《簡談品物流形的家具設計》,武漢工程大學藝術研究學院,2013.
[2]陳筱《器以載道_蘊情契形_從器與道的關系探討產品設計的方式》,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2014.
[3]楊興《讓傳統照進未來》中國藝術報,2011,11,18.
[4]井露露《日本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研究》,北京服裝學院,2014.12.
[5]朱蕾《油紙傘制作技藝的保護與傳承》,中國藝術研究院,2016.
[6]賈艷星《中國傳統手工藝再設計研究》,東南大學,2017.5.23.
[7]陳潔《淺談現代主義設計時期的家具設計》,上美視點.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工業設計系,安徽 合肥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