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母語為哈薩克語的多語者為例,以認知語言學為視角,對多語者外語學習過程中的概念遷移進行初探,以哈薩克語為母語的多語者習得外語(英語)時母語會對目標語產生遷移,從遷移的種類及維度探究哈薩克多語者習得外語時母語的概念遷移對其外語學習的影響。為提升多語者習得外語,研究他們語言學習存在的優勢及不足是有必要的,對教育者而言也能促進因材施教。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多語者;哈薩克語;概念遷移
作者簡介:努孜婭·巴合沙吾列(1988.4-),女,哈薩克族,新疆伊犁昭蘇人,新疆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16級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研究生,學號107622016210288,研究方向:語言與教育。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2--01
一、引言
多語現象是指一個人運用超過一種語言的能力或現象,多語現象與單語現象相對。在新疆,說漢語及本族語的少數民族可視為多語者,我國有著豐富的多語人才。本文以母語為哈薩克語的外語學習者為例,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對多語者外語學習概念遷移理論進行探究。
在新疆學習外語(英語)的學者,哈薩克語為母語,漢語為 L1,英語為L2 的學習者在學英語時,習得英語是緩慢且艱難的,即使是語言天賦很好的二語學習者也很難達到母語水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復雜。主要原因是二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兩大挑戰。一個是目標語復雜的語音、詞匯、語法等問題,另一則是語義和概念問題。就母語對二語的遷移作用而言的觀點有三種: 完全遷移觀、部分遷移觀和無遷移觀。概念遷移假說更關注跨語言差異的遷移,能夠直接反映人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與行為。學習者在二語習得中總會下意識地嘗試借用母語的概念范疇。
二、概念遷移理論的三個不同維度
認知語言學主要從體驗哲學思想出發,認為認知產生于人類獨特的神經和生理與社會-空間-物理環境間的相互作用。概念遷移假說的核心思想是:語言的發展過程中,不同語言各自形成了概念類型或概念結構,二語的習得,就會受這些概念結構的影響,也就是說第一語言的概念結構會被遷移到第二語言中。二語學習概念遷移理論分為三個不同的維度。第一維度為“語言文化概念”維度,無論何種語言,都會影響我們的習慣性思維,進而影響我們的概念范疇系統。哈薩克族文化與語言組織方式相互影響相互映射,語言組織方式進一步影響語言范疇系統,哈薩克語言范疇影響哈薩克語者的思維方式,哈薩克語者的思維方式又影響其概念范疇系統,諸如詞匯、語法與概念范疇系統。哈薩克族多語者學習英語時必然會發生語言文化概念方面的沖擊和遷移。第二維度是在“二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二語者很可能會激活母語中的某些概念,遷移就會發生,這種遷移有會發生在語言形式層面上,例如在學習英語時,漢語為第一語言,母語為哈薩克語,接觸的語言種類多,因此經驗相對而言比較多,能迅速找出便捷的方法,比如演繹推理,這有助于學習外語。例如“footballl”這個英文單詞,以哈薩克語為母語的多語者會在幾個語言中迅速發現哈薩克語當中外來語足球與英語發音相似,只有細微差別,記發音的時候在母語中能找捷徑。因為英語單詞football和哈薩克語的足球這個詞發音相似,諧音法也就成為了一種可以運用的學習策略。第三維度是“中介語形式層面的表征”維度,遷移都有表征形式,概念遷移是發生在認知概念這個層面,因此會表現在語言形式層面上,主要通過二語學習的輸出層面,如詞匯,語法句法、語篇變現出來。
三、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可見,學習新的語言也就是學習一種新的概念、范疇化的方式,從新的視角觀察世界,學到的遠不止新的語言形式或者語言規則。多語者在習得并掌握各種語言的同時,頭腦中要建立不同的體系,這些體系針對不同語言的各種規則,比如語音,詞匯,語法等,因此在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不同語言之間的體系是很容易就被混淆的,學習語言知識并不限于新的語言形式與意義,更重要的是形成新的概念范疇系統,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提高意識學習新的概念系統,能積極參與課堂與課外的語言實踐。多語學習者的概念類型和事件建構同時受到多種語言的影響,很多問題都需進一步探討。為了提升多語者習得外語,研究探討他們語言學習中存在的優勢及不足是有必要的,對教育者而言也能促進因材施教。希望多語人才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施展各自才華,對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Terence Odlin .概念遷移研究議程中的兩個注意事項[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4).
[2]蔡金亭,李佳.語言層遷移和概念遷移的研究方法[J].外語界,2016 ,(4).
[3]黃姣玲.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遷移現象論析[J].外國語文.
[4]李福印.認知語言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劉永兵,張會平.認知語言學視域下的二語學習概念遷移理論探究[J].外與外語教學,2015,(4).
[6]蘇留華.母語遷移對第二語言學習的影響[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
[7]王瑞.概念遷移視域中學習者動名詞搭配錯誤系列分析之一[J].外語學刊,2014(6).
[8]鄭桂芳.母語遷移對英語語音習得的影響及對策[J].外語教學研究.
[9]張會平,劉永兵.英語詞匯學習與概念遷移[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6).
[10]張素敏,孔繁霞.概念性遷移研究:理論與方法[J].外語界,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