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圓 孔光凱
摘 要:玉米作為我國種植范圍最廣的農作物之一,其產量直接關系著飼料加工和工業生產等多個領域,對于糧食總產量的穩定也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玉米栽培技術的重要性也是非常高的。本文結合河南省的玉米實際種植情況與推廣工作現狀,對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措施分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推廣;應用
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玉米栽培技術也隨之不斷更新,因此對于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工作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玉米栽培技術的應用措施
1.合理選種
玉米種子的特性會對玉米栽培質量產生影響,所以在進行玉米栽培時,需要優先選擇優質、抗雜交、高產的玉米品種。同時在選種過程中,也需要對當地地質條件、自然氣候等進行充分考慮,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上對玉米品種進行合理選擇。
另外,在栽種前,也需要對種子進行相應的處理。首先,需要對破損種子以及霉變種子等進行剔除。其次,在晴天的時候需要進行曬種,曬種的最佳天數為2至3天,每天需要曬3至4小時即可。在曬種過程中,需要對種子進行適時翻動,確保所有種子都能夠受到光照,進而提升它們的發芽率。最后,在播種之前,也需要拌合適量的種衣劑,對種子的發芽率、出齊率等進行保障,確保其可以對土壤中的水分以及養分等進行有效吸收。如果種子已經被廠家進行了包衣處理,那么這個步驟則可以免去。
2.合理育苗
育苗在玉米栽種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于帶植玉米來說,播種育苗的最佳時期在每年的清明前后,如果是和油菜進行輪作,那么需要在收獲油菜的前8天左右進行育苗。在育苗過程中,應該選擇肥沃疏松的旱地作為苗床,并且需要對苗床進行一些處理,比如深挖以及整平等,同時也需要施加2克左右的辛硫磷,進而對地下害蟲進行有效防治。
3.合理整地
為了確保玉米的質量與產量,就必須有效控制玉米的種植環境,在播種之前,需要檢測當地的土地質量。在土地選擇過程中,應確保土地土質肥沃、通透性強、土層深厚。在進行整地時,要全面清除地面上的殘渣,整地的最佳厚度為20厘米到25厘米之間,最佳的整地時間為玉米移栽前的2到3天。同時,在整地過程中,也需要施加適量的底肥,比如農家肥、磷肥以及尿素等。另外,也需要進行復土起壟,在施加底肥與底水之后進行覆蓋,在兩行之間建立一個小壟,將壟高控制在9厘米左右,將壟底的寬度控制在45厘米左右。
4.合理移栽
當玉米苗出現一葉一心的時候,就可以對其進行移栽,在移栽過程中,可以通過單株定向的方式將玉米苗移栽到蓋膜的邊際。另外,也需要有效控制移栽密度,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當地條件以及玉米生長習性等進行充分考慮,通常情況下可以在每壟上移栽2行玉米,并且每畝最佳的種植量為2800株到3200株之間。
5.注重田間管理
首先,在移栽之后,需要根據玉米苗生長情況進行及時補苗,除去一些較弱的幼苗,將其更換為壯苗,同時也需要澆灌適量的定根水,進而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
其次,需要注重施肥管理。在進行玉米施肥時,需要對鉀肥、磷肥以及氮肥等進行合理配置,對玉米進行定期施肥,在施肥之后,需要及時進行中耕培土。在雄穗抽穗之后,需要按照玉米的生長情況,施加3到4公斤的尿素,進而對葉片早衰問題進行有效防治。
最后,需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藥物對玉米螟等進行有效控制,同時也可以對農業防治技術進行充分應用,也就是說注重田間管理,從源頭上對玉米螟進行預防。對于玉米紋枯病來說,可以將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兌水進行噴施,值得注意的是在噴施之前需要對基部的葉片進行剝除。
二、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策略
1.提高對推廣工作的重視
玉米是我國農業生產中主要種植的農作物之一,而玉米栽培技術則是玉米產量與品質的重要保障,因此對于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工作具有著極高的重要性。當前我國農技推廣單位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對于基層農技的推廣工作卻缺乏足夠重視,特別是對于玉米這一適應性較強的農作物,完全沒有意識到玉米栽培技術的重要性。因此基層農技推廣工作者必須要加強對推廣工作的重視,并將這一態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來,保證玉米栽培技術能夠通過基層推廣工作中落實到實際農業生產中來,對農戶的玉米種植起到幫助,提高玉米產量與品質,使農民能夠得到更高的經濟收益。
2.加強推廣人員培訓教育
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等各類科技的不斷進步,關于玉米栽培的農業科學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這些科研成果在通過實踐檢驗后,能夠很快成為實用的玉米栽培技術,因此,當前的玉米栽培技術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為保證農民能夠在農技推廣中了解并掌握到最先進、最實用的玉米栽培技術,基層農技推廣單位必須要加強對推廣人員的培訓教育,定期安排其對玉米栽培技術進行學習,及時掌握新型玉米栽培技術,并對這些技術進行全面的了解與分析,篩選出其中最適合當地農業生產的技術,并將其納入到推廣內容中來。
3.建立玉米栽培示范基地
受教育、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民大多文化水平較低,在農業生產中往往存在著因循守舊的傳統觀念,不愿接受新的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對此,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可以向地方政府爭取更大的資金投入與技術支持,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玉米栽培示范基地,利用適合本地的玉米栽培技術進行專業化、精細化的玉米種植,并組織周圍地區的農民進行參觀。這樣一來,農民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玉米栽培技術的巨大作用與實際效果,從而愿意并主動對玉米栽培技術進行學習。
三、結語
總之,玉米栽培技術雖然并不復雜,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者仍需采取合適的推廣策略,幫助農民掌握先進的玉米栽培技術,做好育苗、田間管理等各階段的玉米種植,從而實現玉米的高產。
參考文獻:
[1]汪文麗.淺談玉米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J].農技服務,2016,33(14):94+110.
[2]申小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和應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6(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