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海
摘 要:我國的營林生產情況一直不夠理想,其主要的原因技術在營林生產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夠解決,營林生產的效果就無法提升。本文就從當前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入手,來談如何進行應對。
關鍵詞:營林生產;制約因素;改進措施
林業生產一直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林業的發展能夠非常好的改善我國的環境,讓之前我國發展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得以改善。在這種情況下,改善營林生產的效果就從成為了一個必然。但是在目前來看,營林生產中的問題并不是那么容易解決,因為其存在著很多棘手的問題,例如管理模式滯后,生產技術不夠先進等。但是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國營林生產的效果就無法達到理想化。
一、當前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相對較多,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一些程度較輕的問題已經得到了改善。不過仍然有一些較為頑固的問題是急需解決的,這些問題不能解決,就會給營林生產造成巨大的麻煩,其主要的問題如下:
1.良種基地建設及苗圃管理滯后。營林生產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境就是良種的使用。如果沒有優良的種子,那么就會無法建造一片良好的樹林。因此,就需要不斷的建設良種基地。但是在當前來看,良種幾點建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兩點:第一個就是資金不夠充足。良種基地的建設必然是需要大量的資金的。但是在當前來看,資金不到位是主要的問題。因為林業作為一個長期經營的產業,其盈利所需要的時間太長,這就導致前期的資金問題非常的嚴重。在大部分的時間中,都是淡出的投入。因此,能夠用在良種基地建設中的資金相對就較少。其次是良種的培育和選擇工作不到位。因為林業相對較為冷門,其技術型人才在當前來看是較少的。這就導致在進行優良品種選擇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是致命的。其次是苗圃的管理也存在著問題。當前大部分苗圃管理模式都相對較為落后。這種落后會導致苗圃的管理出現大量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讓幼苗遭到巨大的打擊。這種打擊對于幼苗而言是極其致命的。因此也是需要改善的一個重要問題。
2.更新造林中存在數量與質量失衡。 營林生產中的第二大問題就是數量和質量的失衡。其產生的主要原因還是資金的不充足。因為質量較好的樹苗,其價格自然相對較高。所以,在采購樹苗的時候,如果大量的選擇了高質量樹苗,那么樹苗的數量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導致林場中造林的速度大大的降低,同時因為沒有一個合理的密度,還會造成優質樹苗的發病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不得不考慮的。而如果只注重數量忽略質量,那么所選擇的樹苗必然都是存在問題的。這樣的樹苗成活率難以進行保障。很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問題。連帶著原本的樹木都出現巨大的問題,得不償失。
二、營林生產的對策
1.加強種苗基地建設。在當前來看,加強種苗基地的建設是營林生產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種苗基地是林場的根本,如果樹苗都存在著問題,那么其他的樹木也必然會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因此,造林必須從幼苗抓起,只有幼苗健康才能夠保證樹木的健康。如果不能夠達到這個要求,造林很可能會出現失敗的局面。其加強的辦法也相對較為簡單,一般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就是加大資金的投入。雖然林場通常資金緊張,但是在種苗幾點建設的時候,卻是完全不能夠馬虎的。必須嚴格的按照建設標準進行,這樣才能夠保證樹苗的成活率和造林的成功率。其次是對于樹苗的選擇。樹苗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樹木的好壞,因此在引進樹苗的時候,必須要這種樹苗的品質,爭取做到能力范圍內的最優,才能夠保證造林的質量。否則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三、搞活苗圃運營機制
苗圃應該走向市場參與競爭,對苗圃實行競爭機制及多種經營機制,采取適當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經營方式搞活苗圃。為保證造林用苗,企業可以采取簽定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應獎懲措施,并按苗木等級制定苗木單價做到以質論價。為保證苗木質量及造林質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競爭機制,可將苗圃作為種苗市場,在保證造林質量的前提下林場按造林設計要求在苗圃中有權自由選擇其所需苗木。業允許苗圃在滿足本單位用苗的前提下,到企業以外的單位尋找客戶,采取訂單育苗的形式拓寬育苗市場。除此之外,苗圃不應局限于培育造林苗,還應該培育花卉、綠化苗、經濟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馴化等,對閑置的苗圃地可以對內承包發展種植業,既提高職工的經濟收入,又降低育苗生產的投入。
四、加強更新造林管理不斷降低生產投入
1.加強對現有的天然苗木的管理。我國森工企業在營林生產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更新造林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穩步上升。然而造林的傳統做法使得造林單位面積保存樹木過多,既浪費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撫育等工作量。此外,對林冠下造林要適地適量,充分利用現有的天然苗木不斷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對近幾年可能回頭采伐作業的擇伐林,應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頭作業時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及浪費。
2.不斷降低苗木成本。降低造林成本關鍵在于降低苗木成本,要降低單位面積造林的苗木成本,通過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來實現。另外,通過降低苗木單株成本,可以通過提高單位面積的成苗產量及縮短苗木的培育周期來實現。
3.堅持就近進行移植原則。更新造林用苗應打破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天然苗,天然苗經過大自然的篩選具有良好的遺傳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進行移植,既符合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
五、以市場為導向選擇造林樹種
營林的樹種培育要以市場為導向,尤其是集約經營豐產林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選擇合適的樹種,積極培育高價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徑纖維材林分,做到造林時就設計好林木產品的銷售方向。對用材林分,要對用材林資源的樹種質量從林產工業現在發展的角度來重新認識。林產工業的產品己向深加工層次發展,從單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單板型人造板的市場開拓。林產工業對木材原料需求的是不斷變化的,應對現有的楊樹豐產林營造措施進行及時調整,以迅速發展短周期小徑材人工林。本著培育小徑材豐產林的原則,楊樹在幼齡期對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及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較強烈。對楊樹造林地每年至少施肥兩次,以施生物有機肥為佳,結合除草同時進行全面松土,爭取做到澇排早灌,造林地內絕對不允許積水,在楊樹高生長期根據楊樹對水分的需求,有條件的地塊可以進行適時灌溉,同時要做好楊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從楊樹病蟲害角度來講要根據對木材原料需要及楊樹的生長情況,可逐步進行株間、行間或帶狀間伐,然后采取林糧或林藥間作對其進行土壤改良,形成短周期小徑材速生豐產林,或者間伐后直接引入針葉樹或其它珍貴闊葉樹將其培育成復層混交林。
六、結語
營林生產是當前林業中最為重要的任務之一,但是其存在的問題也是相當尖銳的。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是當前林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這也需要國家的幫助,因為單靠林場自身的努力,還是不能夠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尤其是資金上,林場自身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吳濟生營林生產成本計算方法探討[『J_林業科技,1980(04).
[2]劉俊生.我國北方苗圃機械發展概況和趨勢卟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19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