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輝
摘 要: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天天要跟現場管理打交道,現場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施工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有份額,就必須加強施工現場管理。本文主要對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進行詳細的分析,結合實踐經驗,提出個人在施工現場管理方面的見解。
關鍵詞:施工現場;組織管理;管理內容;生產運行;管理模式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天天要跟現場管理打交道,現場管理實際上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企業整體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換言之,施工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有份額,就必須加強施工現場管理。
一、施工現場組織管理的意義
建筑施工現場是集結和使用施工生產中各生產要素的重要場所,建筑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形成,主要在施工進行。能否生產出合格的、滿足社會需要的、符合施工合同要求的建筑產品,管理是關鍵,技術是保證,它直接關系到企業效益目標的實現。而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應強化管理效益意識,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才能實現項目的組織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
二、施工現場組織管理的基本內容和基本任務
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是運用現代的管理思想、高效的管理組織、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管理手段,對施工現場的各種生產要素包括人(管理者、作業者)、財(資金)、物(物資、機械設備等)、法(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檢測手段等)、環境、能源(水、電、熱、氣等)、信息和時間等,進行合理配置和優化組合,并通過組織、指揮、控制、協調激勵等管理職能,在批準占用的施工現場內,實現按時、優質、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產,以保證施工現場組織管理預期目標的實現。而施工現場組織管理的任務主要是在施工現場內,科學合理地組織現場的各種生產要素,并進行優化配置與優化組合,應用動態管理的原理,使之有效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生產系統,并經常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實現優質低耗、高效、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目的。優化專業管理,建立和完善施工工藝、質量、設備、計劃調度、財務、安全等專業管理保證系統,使各種生產要素在施工現場協調配合,發揮綜合管理保證系統,有效控制施工現場的投入與產出,推行施工現場標準化,加強管理基礎工作,做到人流、物流運轉有序,信息傳遞、反饋及時準確,出現異常現象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使施工現場始終處于正常、有序、可控的狀態下,完善施工現場環境,確保施工安全,實現文明施工等等。
三、強化施工現場組織管理的實踐探索
1.強化施工現場組織管理工作
(1)突出項目經理在施工現場管理的主導作用。現場施工是涉及眾多環節的系統活動,需要統一指揮,施工項目經理是受企業法定代表人委托的施工項目最高責任者和組織者,是施工項目責、權、利的主體。只有保證項目經理在施工現場統一指揮的中心地位,才能使項目施工按照客觀規律的統一意志高效率地達到預期目標。
(2)應用科學的管理技術確定切實可行的現場管理模式。加強施工現場組織管理要根據企業自身條件,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應用科學的網絡計劃技術和目標管理技術,抓住薄弱環節,選擇那些事關大局,又比較容易見效的問題,作為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的突破口,逐步把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推向科學化、現代化、標準化,實行“全面、全員、全過程”的施工現場管理模式。
(3)堅持PDCA循環,不斷提高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水平。優化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是一個不斷調整、充實和完善的過程,是無止境的循環過程。因此對施工現場要不斷調查研究,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問題所在,確定在一定時期內改進內容、進度、措施和責任者,按PDCA循環原理不斷運轉,并進行分析總結,制定新標準,納入規范化,標準化范圍,使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2.加強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標準化
(1)實現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標準化,就是把施工現場中全體人員所從事的日常的、經常修復的、有規律性的活動,制定成各種標準和操作程序,并在施工中嚴格執行,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和行為。因此,現場組織管理標準化的實施,可以使施工管理具有科學性、規范性和系統性的特點,使各種科學管理方法更加具體,方便操作,有利于提高人員素質和勞動生產率。
(2)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標準化是保證工程質量、提高經濟效率的前提和保證,符合施工合同的工程質量是施工現場全體人員遵循的客觀規律,按照科學的生產工藝和嚴格執行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共同運作的結果。現場組織管理標準化,就是要改變過去憑行政命令和個人意志進行管理的現象,通過制定有關生產、技術、質量等各種專業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并嚴格執行。在施工過程中,促使并約束施工現場全體人員按標準作業,杜絕施工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保證生產出符合質量標準的建筑產品,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
四、強化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意識,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1.施工現場組織管理應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
要克服只抓施工進度,片面地強調提高生產效益而不顧質量和成本的單純生產觀點。明確只要有投入和產出的地方就應考慮經濟效益的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應科學合理地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科學安排施工進度計劃,保證其先進性、適用性和經濟合理性,做好原始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并及時辦理工程變更和簽證記錄,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平面,實現文明施工,合理利用土地,減少臨時設施費用。減少二次搬運費用,使施工現場井然有序,提高效率,處處精打細算,厲行節約,杜絕浪費,做到少投入多產出,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如果質量達不到施工合同的質量要求,勢必造成返工,既造成工、料、機的浪費,增加工程成本,又勢必影響工期,導致經濟效益的降低。
2.強化安全管理,保證經濟效益
施工現場質量是第一,安全也是第一。如果沒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嚴格的安全管理,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勢必造成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經濟的損失,影響工程進度,影響經濟效益的實現,因此,需要轉變管理模式,強化服務意識。強化服務意識就是指企業管理的領導結構、各職能科室、項目經理部都要為施工現場服務,也即企業管理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加強施工現場方面來。提倡施工現場的服務意識,就是要求企業管理部門要明確“現場第一”,到現場去了解情況,采取有效的對策,穩定和改善現場的施工秩序,為施工現場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總之,施工現場管理是一項面面俱到、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只有大家同心協力,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好各項任務。
參考文獻:
[1]姜建民,論施工項目質量管理,《山西建筑》,2015年.
[2]新浪網,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