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春
摘 要: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教師除了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外,還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較之初中英語學習,高一新生面臨更大的學習挑戰。但高一新生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都希望自己在高中學習階段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英語教師應抓住這個契機,抓好學生“三個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習習慣;初高中過渡;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3-0098-02
葉圣陶探討過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他認為,習慣養成要達到自然的程度,就如同走路和說話一般。一個人養成的良好習慣越多,他的能力就越強。初中升入高中,每個高一新生都滿懷希望,渴望自己在新的環境中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鼓勵學生在新的平臺上展現新的面貌,改掉過去的不良習慣,養成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好的習慣可以促進一個人能力的發展,而壞的習慣會阻礙人的發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經常聽到有些學生抱怨自己英語成績不好,單詞背不下來,記憶力差,其實是他們沒有養成記憶單詞的習慣;有些學生很自卑地說自己的口語差,不善于表達,其實是他們在平時沒有養成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一階段,英語教師應抓好學生以下習慣的養成。
一、養成大聲說英語的習慣
英語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語言就要大聲說出來。很多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偏重于做題目,不適應開口說英語,一開口就自卑,怕出錯,結果導致出現了啞巴英語的現象,英語聽力也隨之下降。進入高中階段后,英語教師應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回歸語言學習的本質,養成大聲說英語的習慣。
(1)早讀課上大聲讀英語。英語是一門有聲學科,為了適應英語的學科特點,各學校都設立了英語早讀課,時間一般在二十分鐘左右。但一些英語教師為了趕進度,占用早讀課時間講課文,講練習題,剝奪了學生朗讀英語的時間。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教師應充分利用早讀時間,布置好朗讀任務,讓學生朗讀英語,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語感。在早讀課上,有些學生不夠專注,不情愿大聲讀英語,這些學生的英語成績也往往比較差。英語教師應對這些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找出原因,反復強化朗讀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掃除朗讀的障礙。例如,教師可在課后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領讀活動。教師認真對待早讀課,培養學生在早讀課上大聲朗讀英語的習慣是學好英語的重要一步。
為了提高早讀課的效率,教師應在早讀課前明確朗讀目標,布置好朗讀任務,給學生以一定的學習壓力。教師還可實施分層教學,豐富早讀材料。除了布置朗讀的集體任務外,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相應布置一些課外的誦讀任務。比如,基礎好的學生可以誦讀一些短文,既能拓寬知識面,又能豐富閱讀材料,還能激發早讀興趣。
(2)英語課上大膽講英語。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養成課堂上積極用英語表達的習慣。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為主體,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開展平等的師生對話,努力創建溫暖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也不怕出錯,更不用擔心丟面子,從而會養成用英語表達的習慣。
部分學生不習慣開口說英語,在某種程度上與課堂教學模式有關。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只注重筆試教學,缺少聽說訓練教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師要在課堂上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任務型教學,這有利于激發學生講英語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pharmacy, reception, clinic, consulting room, ward,emergency room,surgical, psychiatric, medical, outpatient, fever, x-ray room, operating theatre, ICU, prescription”等與就醫有關的單詞后,教師可讓學生口頭描述自己的一次就醫經歷,以鞏固和運用這些單詞。
二、養成勤記筆記的習慣
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就是知識的積累,積累內容包括單詞、詞組、語塊、句型等。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勤記筆記是學好英語的制勝法寶。筆記可以系統地、長久地儲存知識點,供學生反復翻看,復習鞏固。
(1)筆記書寫要工整。在閱卷批改書面表達時,部分學生書寫潦草,字跡模糊,批卷教師費好大勁也研究不出到底寫的是哪個字母,而漂亮干凈的英語書寫能給評卷教師帶來好印象。高考英語書面表達評分標準明確指出,書寫不工整、影響交際的,分數要降低一個檔次。因此,英語教師要讓高一新生在平時記筆記時就養成書寫工整的習慣。這樣,即使在考試時遇到時間緊張等問題,學生也不會在最后的書面表達部分書寫潦草。學生記筆記是為了便于日后復習,工整的筆記才能讓自己賞心悅目、愛不釋手、越看越想看。
(2)筆記形式要多樣。課本、習題冊、筆記本、糾錯本等,都可以做筆記。在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一些標記,以便課上重點聽老師分析講解。在課堂上,學生可根據老師的分析在書上畫出重點詞組、復雜句式等,從而引起自己的關注。在習題課上,學生可在練習冊或試卷上用紅筆記錄部分知識點和解題分析等。例如,在分析閱讀理解時,學生可根據老師的講解分析在原文中畫出關鍵句,鎖定知識點。
一提到筆記,人們的通常反應就是在筆記本上記錄,這當然是英語筆記的主體部分。教師可要求高一新生選一本有厚度的筆記本用作課堂筆記。英語語法、詞組等知識點多且散,教師在備課時精心歸納的知識點都會在板書或課件上呈現出來。學生養成勤于記筆記的好習慣,可以記錄課堂的重點內容,積累知識點和優美的句子。
糾錯本也是一種重要的筆記形式。教師可要求學生把平時練習和考試中的錯題集中摘錄到糾錯本上,并且每道錯題都用紅筆標注考點和寫出解題思路。教師要定期檢查并反饋,展示一些字跡工整清晰的糾錯本供大家學習和欣賞。
(3)筆記內容不怕重復。英語筆記由課本、筆記本、糾錯本等構成,有的學生認為單詞和詞組在課本上已經標識過了,沒必要在筆記本上再重復寫一遍,只要聽老師講解就可以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英語不怕重復記錄,就像在教一個英語語法時,老師通常要在好幾節課上反復強調,這樣才能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因此,教師應倡導學生養成不怕重復記錄的習慣。例如,當連續幾次遇到同一個新單詞時,有的學生因為養成了勤記筆記、不怕重復的習慣,雖然沒有刻意去記憶該單詞,卻在反復記錄中記住了。
三、養成熱愛記憶的習慣
在英語教學中,經常有學生拿著一道題目來問老師為什么其他選項不對,有時老師給出的解釋就是:它是一個常用句型或固定詞組。該生對老師的解釋不滿意,認為老師是敷衍,并沒有說出所以然。于是,繼續就這一題目苦思冥想。學生這種學習英語的方式并不可取,英語有其固定的句型和詞組,與其把時間浪費在追求為什么上,不如踏踏實實地記住該語言現象。因此,教師在高一階段就要重視培養學生背誦和記憶的習慣。
首先,教師應培養學生記憶意識。意識先于行動,教師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記憶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重要保障。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提高記憶的信心。記憶說到底就是重復,只要重復達到一定程度就能記住,并且熟能生巧,記憶力會越來越強。第三,教師應刻意安排一些記憶訓練活動。在英語課上,教師可設置一些限時記憶比賽,給學生一定的新鮮感和刺激感,讓學生感受記憶的樂趣。第四,英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記憶的檢查與反饋。可讓學生默寫單詞和詞組,也可檢查學生的背誦等。為激勵學生背誦和記憶,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評選每周的“記憶之星”和“背誦之王”。
四、結束語
葉圣陶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因此,要做好英語教學工作,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英語教師除了精心備課、認真上課、批改作業外,更要注重對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高一新學期是一個開端,為高一新生播種下好習慣的種子,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制勝高中英語,更能讓他們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馬文娟.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發音習慣探研[J].成才之路,2017(12).
[2]張秀蓮.議如何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J].校園英語,2017(12).
[3]朱曉燕.論初中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J].校園英語,2017(11).
[4]周曉鋒.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J].陜西教育,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