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花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經濟問題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并關系著我國全面現代化的實現。資金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而農村合作金融是我國農村金融基礎,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但是當前我國農村合作金融已經很難適應現代經濟大環境,發展受到了巨大阻礙,對此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農村合作金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標本兼治,最大限度發揮出農村合作金融主力軍作用。本文將簡述我國農村合作金融研究改革現狀,并提出了創新與發展策略。
【關鍵詞】農村合作金融 創新 發展
農村合作金融在我國金融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這種形式在國外應用非常普遍,也發展很成熟,但是在我國整個金融體系中,農村合作金融也是較為薄弱的環節。在建立農村金融市場時,不僅需要付出較高成本,并承擔較大風險,同時收益也不高,且我國農村合作金融的產權與組織模式、治理體制、風險分擔機制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要認清現狀,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農村合作金融的創新與發展步伐。
一、我國農村合作金融研究改革現狀
當前,我國以農信社改制為核心的農村金融第一輪改革已經結束,從整體上來看,我國農村合作金融已經有了巨大改觀,極大提升了農村合作金融的實力,并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與風險控制體系。在此過程中既豐富了農村合作金融產品,推動了信息化建設進程,同時還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總占據著主力軍的地位。但是在當前嚴峻的經濟環境下,我國農村經濟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逐步深入,讓農村合作金融體制、經濟狀況及功能作用等都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盡快予以改進。
二、我國農村合作金融的創新與發展策略
(一)確立農信社的領軍地位
農信社在農村合作金融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將貨幣信貸政策充分利用起來,逐步擴大人行的支農再貸款規模,爭取適當降低再貸款利率,保證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在服務農業與創新農村小額貸款中將農信社的金融領軍地位確立下來。對農信社支農再貸款來說,都要用在農村與農業發展項目上,特別是要注重為農產品供應鏈發展與農業新技術推廣提供扶持[1]。此外,要加快立法的速度,根據現代企業制度規定,對各級農信社產權結構與內部治理結構進行梳理,轉變農信社管理體制,即從原來的官辦性質為主逐步轉變為全體股東自治,制定全國統一的農信社現代企業制度。
(二)盡快完善外部環境生態
一是在立法上進行完善。利用法律規定,讓農村合作金融服務農村與農業的指向性得到強化,合理確定農村合作金融業民主管理、行業自律管理、人民銀行監管以及同地方行政機關之間的法律關系、各自的權利義務、職責范圍等,這樣有利于農村合作金融的正常營運。二是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政府要重視財政稅收與補貼,逐步減少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稅費。三是做好行政監管工作。四是完善準入與退出戶機制,并健全保險與擔保制度。要遵循農村合作金融的宗旨與原則,對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市場準入條件予以放寬,加大組織創新力度。五是建立完整的信用體系,包括完善制度與成立信用平臺。
(三)改革產權制度,明確產權關系
要處理好現階段農村合作金融的相關問題,確保其持續健康發展,應當盡快對其產權制度進行改革,確立清楚的產權關系。針對農村信用社的產權關系來說,必須要選擇有針對性的改革方式[2]。中央對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要求是確保產權關系清楚,進一步完善約束機制,促進服務水平提升,地方政府負責。在改革過程中,需要更加強調產權組織形式的多元化發展。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能夠有針對性的實施各種不同的產權組織形式,比如說可選擇股份制的農村信用聯社,或者說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等;也能夠在縣級信用聯社的前提下或在地市級信用聯社的前提下,構建農村商業銀行或者農村合作銀行,還能夠盡快建立跨越縣級或地市級的農村商業銀行等。
(四)加強業務創新,提升經營水平
國外合作金融發展中,合作制與商業化并非是對立的,為有機結合,就算在發展初期,服務社員時要確保效益性,若是缺乏經濟效益,信用社作為實體經濟便無法生存。所以合作制不是排斥盈利目標,社員具備農信社的產權,對其金融服務應該得到強化。若是資金有富余,要非社員服務,為他們提供信貸支持的過程中,促使自身的快速發展,確保盈利目標順利實現[3]。對社員與非社員來說,要采取區別對待制度,合理選擇貸款方式,及時提供資金。信用社為社員提供貸款時,不僅成本信息較低,也了解社員信用程度,為他們提供信用貸款的過程中,要在服務上收取一定費用。因為缺乏足夠資金供給,所以促成了農信社合作,為社員提供足額供給資金,是對他們的最大優惠。信用貸款需要利息,這是由于經營期間有合理支出,吸收存款也需要支付利息,對社員進行資金收費,能夠保證使用者生產效率提升,降低資金使用量,通過收取一定的費用,可以實現積累,讓農信社更好發展下去。對社員與非社員采取的貸款方式上,也要采取區別對待制度,保證社員入社更加積極,農信社對社員應采取按貸款量的盈利返還制度,不能出現按儲蓄量返還的制度和存款化股金、股金保息分紅的情況。
(五)注重提升員工綜合素質
當前農信社人員整體素質還有待提升,為農信社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為加快農信社的發展,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提升他們的素質與能力。一是要進行思想作風紀律大整,讓員工認識到農信社體制改革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二是進行全員培訓,通過自學、在崗培訓、脫產集中學習等方式,加大業務教育力度。對所有人員采取員工等級管理,嚴格進行考核、考試、考察等,合理劃分員工業務素質等級。在發放工資的時候,要落實等級制,確保將按能、按責、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出來。三是將進人、用人渠道理順,實行優勝劣汰用人機制,將素質、能力等作為人才晉升標準,保證進人、用人和干部聘用的透明度。
三、結語
總之,農村合作金融在我國農村金融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個金融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立足于農村,為農民提供服務,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改革正深入進行,各項工作也有序開展,我們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農村合作金融的創新與發展。這樣才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持,在推動農村與農業經濟發展上體現出金融支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沙鵬.淄博市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的實踐與思考[J].經濟師,2017,(12):140-141.
[2]劉磊,李長征.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發展研究[J].中國市場,2016,(12):202-203.
[3]劉玹澤.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組織創新研究[J].商,2014,(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