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徐小莉
【摘要】利用新媒體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本著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內化與外化相融合這兩條主線和兩個原則,通過構建教學做合一的線上模式、完善以實踐為主的線下模式、實現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內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相融合、豐富實踐活動內容和形式等方法的創新和互動,將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成果落細、落小、落實,讓高職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求得實效。
【關鍵詞】高職 新媒體 價值觀教育 方法 創新
傳統的價值觀教育借助于口頭表述與文字表達等傳統傳播方式,即所謂的“線下教育模式”;而借助于現代新媒體網絡技術的新方式被稱為“線上教育模式”。利用新媒體加強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做到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價值觀教育和道德素養養成,都是在多種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經過“內化—外化—內化”過程的反復踐行和作用而形成的。完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是由理論教育和社會實踐共同構造的,沒有社會實踐支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便會落空。
一、構建教學做合一的線上模式
新時代背景下價值觀的培育方式都是隨著社會環境、技術水平、培育對象等不斷變化的。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順應時代潮流,緊跟發展步伐,有效利用新媒體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了解當代高職學生的真實想法與訴求。
(一)價值觀教育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網絡傳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學會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加強學生工作的教育、管理與服務,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時事政治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主動將新媒體運用到日常理論教學中,改變過去傳統生硬的價值觀教育方式,豐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內容和形式,使高職學生價值觀教育充滿生機活力。
(二)師生互動對話要真正在新媒體平臺上得以實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時刻關注高職學生運用新媒體的情況和發布的信息觀點,以平等的態度去了解高職學生的政治追求和思想動態。借助新媒體平臺資源直觀、形象、生動的進行平等互動對話,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了高職學生的抵觸情緒。
二、完善以實踐為主的線下模式
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和踐行,必須在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去落細、落小、落實。核心價值觀激勵著高職學生的精神世界,引領著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念,就是因為平時教育入心入腦、落到了細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將核心價值觀根植和契合于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細節,引導高職學生認同并自覺踐行核心價值觀。在高職學生中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常抓不懈,高職學生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倡導文明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樹立高職學生努力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榜樣,宣傳優秀典型的先進事例,核心價值觀春風化雨、無處不在、潤物細無聲。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價值追求,指導學生正確作出價值選擇,使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成為高職學生的內在追求并落實到行動。
三、實現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
單一的教育模式勢必會導致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片面性。高職學生在多媒體網絡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是線下現實生活中困難和問題的真實反映和折射,必須建立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新格局。長期堅持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可以增進高職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與同學、朋友、老師、家人之間的感情。線上教育模式與線下實踐模式的有機結合,有利于高職學生塑造個人自身形象、健全健康人格品質、建立和諧人際關系,大大提升了高職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效果和影響。
四、內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相融合
立德樹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明確的價值目標和正確的價值導向。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注重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一起從實際出發,突出高職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長,激發高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高職學生有其身份的特殊性,他們通過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以主人公身份自覺融入核心價值觀教育全過程。高職學生自覺理智選擇在社會實踐中去完善和發展自我,所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須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導向,激發高職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獨立選擇。
(二)以發展為目的,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尊重并發揚高職學生的個性,不要把核心價值觀教育當成一種簡單的教學或功課。充分尊重高職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突出高職學生多樣性,關注個性發展和潛能激發。
(三)以活動為載體,激發學生積極參與
高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首先設置活動場景,接著進入活動角色,然后體驗活動過程,最后做出合理選擇,克服了課堂理論教學的局限性,鼓勵高職學生認知自我和認同自我,在實踐活動中認真踐行核心價值觀。
五、豐富實踐活動內容和形式
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求我們精心策劃、組織、實施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關注高職學生成長的細節,培養高職學生科學的態度,引導高職學生正確的行為。
(一)推行公益志愿服務活動
高職學生自動發起的社會公益志愿服務實踐活動是以公共利益為目標的,能夠使高職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將核心價值觀真正外化于行,培養高職學生的愛國情懷、敬業精神、誠信意識、友善品質,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大力推行公益志愿服務活動,頂層設計社會公益項目,提升高職學生社會公益志愿服務實踐活動效果。科學組建社會公益志愿服務實踐團隊,既要克服實踐團隊范圍的狹隘性,又要提升公益志愿服務實踐團隊的公益性和契合度。想方設法挖掘、整合、利用、優化各種有利有效資源。開展高職學生社會公益志愿服務實踐活動需要政策支持、人力資源支持、物質支持、財力支持,需要建立學校、學生、社區、家長四位一體的資源整合機制。
(二)拓展基層親身體驗活動
核心價值觀教育,社會調查和參觀考察、集體座談和個別訪談等活動尤為重要,讓高職學生親身感受祖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方面的巨大發展和進步,讓高職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體驗活動中運用理論深化認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通過社會實踐親身體驗遠遠比停留在人的頭腦里的理論將理論內化為自身的知識體系、外化為自身的主觀行為要快。高職學生從小就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僅憑理論學習和直觀反應,是難以認清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基本規律的,也很難體會和感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變化。外化于行,就是要結合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學科專業、不同年級的高職學生特點積極開展多種不同內容和形式的社會調查、社會考察、參觀訪問、集體座談、個別訪談等活動,正確引導高職學生走出校門、走向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社會、深入群眾,了解世情、國情、民情,親身去感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革命歷史和光輝業績,真正去領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偉大成就,能夠幫助高職學生理性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增強高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堅信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劉曉靜.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新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5.
[2]陳芝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3]李東,劉曉靜.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J].青年記者,2014.
基金項目:2017年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利用新媒體加強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編號17G162);2017年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工作精品項目《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題化的探索與實踐》(編號2017X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