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信息是國有企業進行會計處理的重要依據,而且通過對加工后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可以直接了解到企業的效益水平、資金狀況、收支水平等,進而為企業的戰略性發展和相關決策的提出提供重要指導。由此可見,會計信息質量在國有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要想推動國企的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把控好會計信息質量這一重要關卡。但是當前國有企業存在著會計信息質量水平較低的問題,從而影響到企業效益,難以切實發揮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當中的突出作用。對此,國有企業要客觀分析當前會計信息質量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及時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國有企業 會計信息質量 方法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國有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生存和發展壓力與日俱增,增大了企業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同時也為國有企業綜合競爭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國企要想在全球化的經濟體系結構當中爭得一席之地,獲得較大的市場占有量,就必須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發展特征作出準確的決策和布局,為國有企業的戰略性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也為我國經濟的騰飛注入更大的動力。本文將重點就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的解決對策進行探討。
一、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建設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不夠規范
會計核算是否準確將會直接影響到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國有企業在會計核算方面存在著很多不規范的情況,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明顯。會計核算不夠規范的外在表現主要有:第一,相關財會人員的業務能力亟待提升,在會計核算當中存在不規范的操作問題,從而影響到具體核算的準確度和核算質量。第二,部分國企存在虛報營業利潤問題,運用粉飾利潤的方法進行核算,那么造成的結果是利潤報表金額不準確。第三,部分國企在會計核算方面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特征,尤其是在成本費用方面,進而造成企業利潤虛增問題。
(二)會計信息披露不足
會計信息披露是確保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一個重要方法,但是通過對當前會計信息披露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很多國有企業存在著會計信息披露意愿較低的問題,因此通常會推遲延后信息披露,不能夠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的義務,主動性較差。而且在調查當中也能夠發現大量國有企業還存在選擇性會計信息披露的問題,披露信息的時效性和質量都得不到保障。在這其中也有一部分企業所披露出的會計信息是人為加工后的,存在虛報利潤和粉飾財務情況的問題,以便運用虛假利潤來吸引投資。
(三)會計監督水平不高
為了保障國有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為財會處理提供準確可靠的依據,國有企業必須要做好會計監督工作,并且不斷提升會計監督水平,進而促進會計質量的根本提升。正是通過對當前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建設情況看,企業存在會計監督體系不健全的問題,沒有提出會計信息質量的評估和監督標準,進而影響到會計信息質量的保障。另外,會計監督體系建設當中沒有將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進行有效整合,從而影響到了會計監督體系作用的發揮,所以難以保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以及信息安全性。
(四)財會人員素質較差
財會人員承擔著處理國有企業會計信息以及處理一系列會計信息業務的任務,所以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將會直接影響到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與安全。當前國有企業財會人員存在綜合素質水平較差的問題只會簡單的記賬、報賬操作,難以做到與時俱進,不能夠及時學習和充電,進而無法適應信息時代對于會計信息處理的要求。另外也有一部分財會人員職業素質水平有待提升,難以用認真負責的態度投入到會計處理工作,同時缺乏一定的責任感和先進的工作思想理念,很容易出現工作方面的失誤或者不規范操作問題,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二、提高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方法
(一)健全會計制度,規范會計核算
完善的會計制度是為會計核算提供規范化標準,提高會計核算質量以及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解決當前國有企業會計核算不準確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重要策略。國有企業在完善會計制度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立足國有企業會計核算的實際要求,對會計核算制度進行健全和優化。在會計核算制度條款當中必須對財會工作流程給出明確的標準和規范性的要求;要對財會工作的各個崗位以及不同崗位所承擔的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和清楚的規定;要對會計審計核算、內部稽核等進行清楚的說明,提出完善化的工作標準。在有了這一制度的約束之后,國有企業在處理會計核算工作當中就會擁有統一和標準的模板,工作流程的銜接緊密度會大大增加,進而能夠統一會計指標,實現賬面清晰。第二,將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作為重要依據,規范國有企業間關聯交易的行動,實現依法辦事和依法履行合同,確保交易合法性和合規性。在關聯交易當中必須開具具備法律效力的發票,降低稅款流失風險。第三,國有企業管理者需要對會計核算工作提起高度重視,通過完善管理策略的方式,保障會計制度的有效貫徹落實,進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二)聯系生產經營,有效披露信息
進行會計信息的披露是國有企業必須承擔的義務,而且通過及時準確的信息披露能夠有效反映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掌握企業的會計信息。同時,會計信息披露是保障國企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必須得到國有企業的重視,保障會計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真正將會計處理工作和國有企業生產經營聯系成一個整體。第一,在信息化時代,國企財會人員除了要在自身的業務素質方面進行不斷更新和提升之外,還必須全方位的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業務和流程這樣才能夠在會計處理當中心中有數,科學設置賬簿和規范各個會計處理環節,得到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比方說,公路工程類的國有企業財會人員就需要對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相關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以便生成會計信息的過程當中保證信息質量和準確性。第二,當財會人員將會計工作和企業經營生產聯系成一個整體后,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和可靠性,那么在接下來的信息披露操作當中也能夠確保質量。第三,國有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國家相關法規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做到嚴格執法。
(三)完善治理結構,強化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是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而要建立起穩定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就必須對當前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進行優化,徹底突破傳統組織結構,以便為監督體系作用的發揮創造良好條件。第一,在治理結構的完善方面,國有企業要徹底改變行政組織結構,對企業的機構、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精簡,構建矩形管理組織框架,以便為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實現政企分離,積極構建以及落實現代產權制度,有效優化國企股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在企業改革工作當中更好的為會計信息質量安全提供指導,保障企業財會工作的順利實施。第二,在健全會計監督體系方面,國有企業需要把控好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就內部監督而言,國有企業必須全面貫徹內部稽核的一系列工作,對內控制度進行有效健全。內部稽核在會計核算當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主要工作內容是要檢查原始憑證及其他重要材料的完整性、規范性、準確性等;審核經濟業務的真實性。而內部稽核的這些內容都是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直接因素,所以在內部監督方面,必須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完善并且落實企業的內控制度,確保監督效力。就外部監督而言,國有企業要積極接受政府和社會的監督,規范監督流程,提高監督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四)加大教育培訓,提升綜合素質
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與財會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有著密切關系,這就需要國有企業在財會人員素質能力建設方面加大力度,提升教育培訓質量,增強財會人員綜合素質,使其能夠更好的為會計信息的處理和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第一,采用定期和不定期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國有企業當中的會計從業者展開全方位的業務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必須涉及到財會處理的各個環節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并根據具體培訓的需要和財會人員的能力結構需求建立財會業務培訓教程,提高教育培訓的規范化。為了確保培訓的實效性,國有企業可以將整個培訓劃分成不同的階段,分別是基礎的崗前培訓、入職后的在職培訓和能力擴展提升培訓。第二,在注重提高國有企業財會人員業務素質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及職業道德素養的培育,一方面指導相關財會人員強化自身修養建設,在日常工作當中嚴格督促和要求自己,嚴格照章辦事;另一方面則專門組織職業道德教育專題講座等實際活動,讓良好的職業道德深入到每一個工作人員心中。第三,國有企業要逐步完善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將考核和會計信息質量聯系起來。
三、結語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所在,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國有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在增長。國有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逐步占領國際市場,就必須要切實意識到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價值,通過提升財務信息的國際化、真實性、可靠性為企業的戰略性發展提供良好依據,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進程。具體而言,國有企業要注重健全會計制度規范會計核算,緊密聯系企業生產經營進行有效的信息披露,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優化會計監督,加強對財會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其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田旺林.公司治理結構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5,(14):52-53.
[2]鄧朝迪.如何提高中央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J].財會探析,2014,(5):177-178.
[3]馬小平.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模糊綜合評價初探[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45-48.
[4]劉永新.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J].會計之友,2016,(8):76-77.
[5]顧紅玲.提高國有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途徑分析[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4,(6):39-41.
作者簡介:范顯華(1987-),男,漢族,重慶璧山人,重慶交通大學學士,助理會計師,研究方向:經濟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