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禮志
【摘要】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它不可能孤立的發展,本文以中國出境旅游為例,探討了出境旅游市場的產生發展和各個階段的發展特征,并從各個方面分析出境旅游市場的影響因素,進而提出中國出境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最后進行歸納總結,提出措施和對策,為我國出境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旅游業 出境旅游 經濟增長點
一、我國出境旅游市場概述
我國根據自身國情將出境旅游定義為:指中國(大陸)居民因公或因私出境前往其他國家去、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進行的觀光、度假、探親訪友就醫療病、購物、參加會議或從事經濟、文化、體育、宗教等活動。出境旅游市場,是指旅游者在出境旅游過程中所反映的經濟現象和經濟關系。早期的出境旅游主要是因公出境,1997年7月頒布的《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管理暫行方法》,經國務院批復后,開始正式實施。從而標志我國出境旅游形成。
二、我國出境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急需更新
現有的旅游產品中休閑度假、文化交流還未得到良好開發,未真正形成針對不同消費水平消費者的旅游產品。以中國旅行社總社網站首頁推薦的赴亞洲出境旅游路線為例,路線名稱基本都是尼泊爾全景9日游、韓國全景5日游、新馬泰10日等,產品形式和內容基本雷同,不具特色。但旅游線路應滿足不同旅游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應是觀光游覽、購物、美食、體育等得組合,而絕不僅僅是單一化嚴重的購物傾向,但不少旅行社推出的路線都重觀光游覽輕娛樂參與,輕專題旅游活動,不能很好地滿足旅游者的需求。
(二)出境旅游市場經營秩序混亂
1.為謀利益,違規經營。我國出境旅游市場是一個復雜的大環境,這種大環境缺少出境旅游管理制度的約束,加上旅游企業管理法的缺位,使得我國出境旅游經營行業的秩序非常混亂,優質服務意識單薄。主要表現在:除經過批準的旅行社經辦處境旅游業務之外,我國還存在大量未經批準或未按規定程序批準的出境經辦組織和人員,包括旅行社和非旅行社的經營性、非經營性組織和人員,即所謂的無許可證和無營業執照經營和有許可證或有營業執照者超越經營范圍。
2.信用缺失。表現在:其一,部分旅行社利用違規、虛假廣告來欺騙消費者。還有無出境經營許可的旅行社刊登出國旅游業務的廣告。其二,旅行社間的惡性競爭。很多旅行社以極低的團費迷惑出境旅游者,接著以“低質量、多購物、高回扣”的手段謀取利益。
(三)出境旅游市場監管力度不夠
就目前來看,政府對旅游市場的監管力度不夠,現行的旅游管理機構的不健全,使相關管理部門的監管職能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如:2004年7月的《行政許可法》規定:國家旅行社取消旅行社門市部審批制度,但后來沒有及時加強后續工作,導致當時旅行社行業經營秩序出現混亂的現象。
(四)出境旅游消費行為非理性、不文明現象普遍
1.非理性的消費行為。在消費方面,部分旅游者過分追求價格低的產品,卻不考慮其質量。另外有一些游客在消費方面存在盲目性和攀比性心理,特別是今年來人民幣升值后,出境旅游者外出高消費的現象更加明顯。
2.不文明的消費行為。旅游者在出境游玩過程中,自我約束力有所下降,容易致使種種不文明的行為。像隨手扔垃圾、隨地吐痰、吐口香糖、擤鼻涕、亂涂亂畫等。
(五)出境旅游市場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旅游從業人員是直接接觸客人、為游客提供具體服務的第一人員,他們素質的高低對出境旅游業務質量的好壞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出境旅游市場的門檻較低,從業人員中有大批服務意識不高的人員,他們一是沒有優質服務的意識,對業務知識掌握不熟,二是缺乏相應的應急能力、協調能力、語言能力、責任心。
三、我國出境旅游市場的管理措施和對策
(一)加強政府的宏觀監控,調整旅游方針
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應著力建造一個:開放、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從行政的指揮者轉變為市場的服務者。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政府要適時調整旅游政策,初步放寬對出境旅游的限制,并且在放寬行政管理的同時要加強立法和監督工作,旅游行政部門應根據實際修訂旅游行政法規以滿足了越來越多出境旅游者的需求,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出境旅游業和出境旅游者的管理,創建文明有序的旅游環境。第二,對非法經營或者超出經營范圍的旅行社,旅游行政部門要給予嚴厲的打擊,杜絕虛假宣傳,對欺騙消費者的旅行社嚴懲不貸。
(二)加強對出境旅游服務人員的培訓
要想創造一個和諧的出境旅游環境,就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培養出具有高的職業道德素質、業務精通的服務人員。對從業人員的培訓主要是:一、加強職業道德培訓,培養他們敬業、愛業、勤業、創業的精神。二、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從業人員應有全員性、全方位、多方式、持續性的培訓。
(三)旅游企業誠信經營理念要加強
如今的旅游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旅游企業要向在旅游市場上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并長盛不衰地經營下去,就必須要堅持“誠信”理念,自覺地誠信經營。旅游企業想要長久發展,就必須要將誠實守信作為企業文化,培養員工誠實守信的價值觀,使誠信的理念深入人心。政府可以建立相應的監管和管理制度,對符合誠信理念的企業予以表揚和獎勵,對不符合誠信理念的企業進行批評和懲罰。
(四)創新出境旅游
旅行社應重視旅游產品形象的設計和內涵的開發,開發出精品旅游路線,通過提高旅游產品的參與性和娛樂性來吸引更多游客。其次,在旅游行式和內容上,政府應大力支持自由行,旅行社、旅游網站、旅游管理部門和旅游目的地國家應通過網絡加大旅游信息化的鋪蓋程度,更好地提供服務。
(五)竭力實現跨國經營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和加入WTO的大環境下,走跨國經營道路,實現跨國經營戰略,拓寬海外市場,才可以獲得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一方面,使本國公民在陌生的海外旅游中獲得熟悉的服務,增強了旅游者的出游信心、繁榮出境旅游市場。另一方面,還可帶動本國產品和服務出口,利用良好的市場知識和優質的服務將所在國公民吸引到我國旅游,直接促成內需回流,使資金回籠到本國旅游企業。
(六)完善出境旅游者保護措施
我國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不斷出臺了一些制度,來護旅游者利益。但是中國公民處境旅游卻并沒有有效的保護措施,政府有必要制定一套出境旅游法規,來約束旅游企業的經營行為,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更應建立境外旅游安全的預警系統,讓中國公民在境外旅游過程中盡量減少和避免人身和財產的損失。
從出境旅游消費者自身來看,也要爭取做文明的游客和成熟理性的消費者。再者就是,旅游者在國外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保險意識,遇到侵權問題時,要知道如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杜俊華.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的發展與產業政策研究[D].揚州大學,2007:31.
[2]肖澤琳.中國出境旅游的現狀及其穩健發展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