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期貨業發展的最新形勢及對人才的要求探討了對高校金融專業期貨投資實訓課程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分別從校內實踐教學改革和校外實踐教學改革兩個角度對具體的改革措施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期貨投資實訓 實踐教學改革 校外實踐基地
近年來,我國期貨業發展迅速,交易品種、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監管逐漸規范,市場運行越來越有序。目前,原油、生豬期貨的籌備工作已經完成,預計將在合適的時機推出。紙漿、不銹鋼、天然氣、尿素、紅棗、咖啡期貨也有充分準備。《期貨法》經過長期的論證和充分的討論,已經被列入了本屆人大的立法規劃。另外,隨著全球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國內大批綜合實力較強的期貨公司進軍A股主板市場和海外證券市場,以此解決發展中的資金不足問題,并進一步推進各種創新業務的發展。期貨業的發展帶動了對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預計未來十年期貨衍生品人才需求或達30萬人左右。
《期貨投資實訓》課程是我院金融管理實務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程,是期貨交易操作的實務訓練課程。課程主要涉及期貨市場和期貨交易的基礎知識、期貨投資基本面分析、期貨投資技術分析、期貨投資交易系統的建立等等。如何使該課程的教學適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期貨交易操作、期貨行情分析、期貨投資決策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培養既掌握一定的理論功底又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創新型高級人才,是擺在高校金融專業任課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介紹近年來筆者在該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方面的初步探索。
一、校內實踐教學改革
(一)調整開課時間
我院金融專業《期貨投資實訓》課程開設在大三上學期,這里有兩點問題。第一,該課程的先導課程《金融市場基礎知識》、《金融學概論》等課程開設在大一階段,《證券投資分析》和《證券投資分析實訓》課程開設在大二上學期,這樣大二下學期就將該課程和先導課程在時間上隔開了,不利于課程體系的銜接。第二,根據我院實習制度,部分學生會在大二結束后就出去實習,這部分學生就沒有機會學習該課程了。所以,在綜合考慮學分限制和開課順序的基礎上,我們建議《期貨投資實訓》課程調整到大二下學期開設。
(二)優化課內實訓內容
為適應期貨行業對人才的要求,優化課內實訓內容非常重要。我院金融專業學生到期貨行業就業一般從事期貨分析師、期貨經紀人(客服經理)和期貨操盤手(投資經理)崗位的工作,這三個崗位的工作性質要求該課程的教學要突破期貨基本知識、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等傳統內容框架的限制,適當刪減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等和先導課程有重復的內容,增加期貨投資咨詢流程、期貨營銷技巧、期貨交易系統等內容。
(三)改革課內實訓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法
現階段,《期貨投資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課堂上教師講授為主,布置實訓任務讓學生練習為輔,這種教學方法固然可以增加學生的理論功底,但是仍然屬于填鴨式教學的范疇,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一般。我們建議采用“以職業為先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即以職業能力模塊為框架重新設計教學內容,課堂上以教學場景模擬職業場景。比如在講授期貨基本分析這部分內容時,我們會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一小組有客戶、期貨分析師、客服經理、市場總監等模擬角色,讓學生在模擬一次營銷活動的過程中學習基本知識。另外,我們改革了考核方法,學生在場景教學中的表現、模擬期貨投資的表現等因素占到了期末綜合成績的60%權重。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勵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四)提升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改革教師評價體系
《期貨投資實訓》實踐教學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實踐能力。但我院金融專業老師絕大部分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畢業之后直接從事教師工作的,很少有企業一線實踐經歷,而由于收入差距等原因,我院較難從企業人員中招聘教師。我院也有教師假期到企業頂崗實踐等機制,但是由于激勵程度不夠,實踐中更多是流于形式,效果一般。因此,我們建議學院建立教師在企業實踐活動和效果的評價機制,并將其與職稱評定、工作量核算、績效核算掛鉤,提高教師參加企業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二、校外實踐教學改革
(一)拓展和完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由教師主導的校內實踐教學與企業實際經營環境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可以使學生親身體驗企業工作流程、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幫助學生較早實現“職業化”轉換。校外實踐基地還是教師頂崗實踐、熟悉業務、科學研究的場所。我們開拓了華西證券、海通證券等校外實踐基地,也有期貨相關業務的合作。但是專門的期貨公司實踐基地還比較少,由于開拓校外實踐基地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建議學院給予更多的激勵措施,提高教師開拓校外實踐基地的積極性。
(二)改革校外實踐教學方式
一是設計一套實踐基地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斷地修正和完善。具體包括組織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等。二是建立一套評價實習質量的指標體系。學院要與企業密切合作,不斷完善實習過程,提高學生實習質量。三是校內教師學生團隊的專業能力和校內實訓基地資源實踐基地企業提供部分項目環節的外包服務。四是我院金融專業證券方向的相關教師要更好地利用該校外實踐基地的平臺提升證券期貨業務實踐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艷萍,曹發昊,孫元琳.應用型本科轉型機制下食品化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食品工程,2015,(3).
[2]賴明發.應用型本科《投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2).
[3]李小娟.應用型本科工程項目投資與融資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6,(11).
作者簡介:師堂明(1983-),男,漢族,河南周口人,任職于廣州工商學院,研究方向:證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