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源 楊澤江 李麗 康海峰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社會矛盾層出不窮,信訪維穩是基層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樣夯實基層信訪維穩基石?怎樣未雨綢繆化解基層社會矛盾?怎樣開創新時期信訪維穩工作新格局?深圳市寶安區燕羅街道作為一個新設立的街道,新的領導班子到任后,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詹輝同志就要求落實維穩第一責任,要求各部門、社區要結合現代化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工作,把人員下沉一線,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在基層,創新引領勇于擔當著力構建大維穩大信訪工作新格局。
穩定是第一責任,是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燕羅街道始終把信訪維穩工作放在首位,堅持“抓基礎、抓源頭、抓化解”,努力做到“開門辦案、案不出門”。
堅強的領導核心是信訪維穩工作的“壓艙石”。對信訪維穩工作,燕羅街道辦實行一把手掛帥、分管領導牽頭、班子成員分片掛點社區的工作機制。
建章立制是信訪維穩工作的制度保障。為此,燕羅街道落實好日常排查、分流、交辦、督辦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了工作例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責任、維穩信息排查、街道領導和責任部門包案制度、信訪首辦首問責任、處置群體性事件工作預案、群體性事件處置責任追究辦法等工作制度。
基層是信訪工作的基礎,也是形成信訪問題、及時解決和處理信訪問題的源頭,加強基層信訪工作,就必須從源頭上解決。對此,燕羅街道創新引領,著力構建信訪“三機制”。所謂“三機制”就是領導下訪機制、帶案下訪機制和“五員”下訪社區機制。
領導下訪是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領導下訪不僅能縮短干群關系,而且能傾聽群眾的疾苦和呼聲,最大程度化解基層社會矛盾。
在領導下訪中,街道班子成員每周至少安排一天,采取坐班接訪、現場接訪等方式現場接待來訪群眾,聽取群眾訴求,解決實際問題。
除現場接訪外,領導下訪的另一核心內容就是帶案下訪。燕羅街道領導落實包銷案責任,每周走訪涉案對象;科級以上干部每周深入基層社區一線接訪,與群眾面對面交談,現場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
所謂“五員”下訪社區,就是組織街道正科級以上干部、“兩代表一委員”每周開展一次進社區活動,當面傾聽群眾反映的情況,能夠當場解決的,當面解決,并做好工作記錄,不能現場解決的做好工作記錄,轉交職能部門限期解決。
在構建大維穩大信訪工作新格局中,燕羅街道實行“定領導、定人員、定時間、定責任、包案處理”的四定一包工作模式,實行“交必辦,辦必果,果必報”,真正做到“事事有結果,件件有回音”。
化解矛盾的最佳時期往往在矛盾的萌芽階段,怎樣第一時間掌握基層社會矛盾可能引發信訪案件的信息?怎樣第一時間滅這些“火種”?對此,燕羅街道著力構筑信訪信息“三張網”,編織縱到底橫到邊的矛盾排查工作網絡。
所謂“三張網”就是舉全社會之力排查矛盾糾紛,構筑街道、社區和企業“三張網”。
目前,在街道層面這張網上,燕羅街道已組建由400名專職維穩信息員,237名網格員、50名勞動監察協理員組成的維穩情報信息隊伍,形成了縱橫交錯、覆蓋各層面的維穩工作溝通網絡。
在社區層面這張網上,社區民警、社區聯防隊員、網格員、小區保安、居民樓(棟)長等各司其職,他們往往能第一時間收集到各類矛盾信息,是信訪維穩工作中的“第一情報員”。
在企業層面這張網上,燕羅街道已發展企業信息員882人,涉及789家企業,統一建立了勞動管理塔式微信群。
總結信訪維穩工作成績時,燕羅街道分管領導麥健鵬同志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特別強調,信訪維穩工作重在抓早抓小抓源頭,重在第一時間發現“火苗”,重在街道領導親自掛帥,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