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秋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2-000-02
摘 要 創新創效,是時代進步的需要,也是企業發展的需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中,把創新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又將創新工作推向了新的浪潮。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創新工作提出了新時代的任務和新要求。
關鍵詞 企業 職工 創新意識
一、創新的重大意義
創新是人類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不論是經濟增長、科技發展,還是擴大就業、居民增收,都離不開改革創新;做強一個優質、高效的企業,不論是服務爭優、管理提升,還是增收節支、效益攀升都需要開拓創新。同時,創新是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巨大動力,是事業競爭取勝的最佳手段,也是個人事業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必須依靠開拓創新。
二、當前公司創新工作存在的問題
自公司加入華電以來,創新創效工作作為一個新課題擺在了大家的面前。作為這項工作的牽頭部門,工會從學習、摸索、借鑒,到建立起工作室制度、布置出工作室雛形,一步步完成了牽頭組織工作。然而,舞臺搭好了卻沒人上臺表演,這個難題又擺在了面前。是宣傳不到位呢?還是引導不正確?或是大家不重視?還是職工興趣不濃厚?帶著這些疑惑,多次利用帶班值班、參加班組活動、組織文體活動等機會,深入一線60余次、慰問走訪座談職工330余次,與部分職工交流、探討如何推動公司創新工作,發現存在一些問題。
(一)導向作用發揮不夠
為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投身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勵廣大干部職工為實現公司長遠發展目標建功立業。結合上級公司安排部署,公司大力推進創新創效。工會做為創新工作的牽頭單位,在籌建職工創新工作室的過程中,得到了公司黨政的大力支持以及職能部門的積極配合。但在工作室的臺子搭起后,各部門在宣傳發動、引導方面不夠主動,職工參與創新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工作室缺乏朝氣和激情。
(二)正確認識不到位
面對毫無生機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工會干部的熱情也受到了影響,一度發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面對困難,大家沒有氣餒,而是“擼起褲子加油干”,通過一對一宣傳發動、大會提小會說、針對青年職工下硬指標等方式,讓十多個青工走進了工作室。然而問題接踵而至,工會會同技術帶頭人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交流、構想,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我們的工作方式對不對路,人員的自身能力水平跟不跟得上?最后決定以工作推動會的形式與大家面對面展開溝通交流,了解大家的想法,對大家的能力和潛能有個初步掌握,現場推動創新課題落地。我們首先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圍繞節能降耗、增收節支提一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工作思路。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半數以上的青工還沒有理解到創新的真正含義,有的把日常的設備缺陷整改理解為創新,有的只局限于自己的視野提出別人已經實施推廣的項目,有的完全不符合生產工作實際,聽著五花八門的建議、不著邊際的設想,我們深感公司的創新工作任重而道遠。
(三)人員能力不足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多年來歷經多次企業轉制,造成公司大量技術人才流失、人員年齡結構斷代,凸顯出中間力量缺失衍生出老職工實操強理論弱、青工實操弱理論強的薄弱環節。經常聽老職工講“我們在這次檢修中想了一個辦法,解決了長期困擾的問題;”“這次缺陷整改,我這個主意又省力又省時。”其實大家在工作中無處不在創新,但就是沒有意識或是能力去固化成成果。而青工們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思路也開闊,能說也會寫,但一結合實際就暴露出問題:對設備熟悉了解不夠、實際操作經驗不足。在企業新老交替的過程中,新老職工各有半把金剛鉆,怎么做好瓷器活?
三、如何激發職工的創新意識
面對推動創新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又一個問題,我們深感肩上的擔子有多重、責任有多大;面對空蕩蕩的創新工作室,我們必須行動起來給它注入活力和生機;在新時代的召喚下,我們必須盡快找到創新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去激發職工、尤其是青年職工的創新意識,積極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推動企業科學發展、創新發展。
(一)挖掘人才、充實隊伍,讓創新舞臺人盡其才
習總書記講道,“‘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當前工作室的任務,一是廣泛吸收對創新工作有濃厚興趣的、想象力豐富的、動手能力強的職工加入;二是要廣納賢才,深入基層、深入班組挖掘專業基礎知識扎實的、實際經驗豐富的職工充實進來,通過“老帶新”、“師帶徒”、“青年創新創效”等方式,加強培訓學習,培育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三是通過組織開展提合理化建議、搞五小發明等競賽評比活動,優中選優、優勝劣汰,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
(二)強化學習、提高認識,讓創新理念入腦入心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我們要把工作推動會作為長效機制,一是要把推動會作為學習培訓的平臺,學習創新工作的時代要求、學習各領域優秀創新成果、學習系統內創新工作的先進方法和成果、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學習操作技能等;二是把推動會當作匯報檢查工作進程的督導會,隨時掌握工作室成員的思路、想法以及項目推動情況,梳理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解決的措施,督促項目有效進展;三是把推動會開成階段性任務、成果的總結會,一步步凝練精髓,一點點成就成果。這樣,一是有效發揮了工會的凝聚力,使工作室成員更好地匯聚在一起鉆研、攻關;二是更好地激發職工的創造力,使大家從腦到心樹立多學、創新的思想意識。
(三)注重引領、示范先行,讓創新帶頭人發揮作用
常言道“鳥無頭不飛、人無頭不走”,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就是這領頭雁。多數企業是以勞模作為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結合我們公司的實際,從搭建工作室開始,就確定了以首席電氣工程師為技術創新帶頭人、各部門負責人為管理創新帶頭人的模式,因此,我們的優勢是創新工作可以細化到各部門、各崗位、各專業。既然是領頭雁,那就必須先行一步,我們的帶頭人一是要熱愛本職工作,打鐵必須自身硬。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練就一身過硬的專業技術本領和管理水平;二是要熱心創新工作,起好導向作用。作為生產一線技術骨干和各部門管理者,要在完成工作任務、學習鉆研方面都起到積極的表率作用,通過組織技術攻關與創新活動開展,總結和提煉出新的培訓理念和培訓方法,用自己扎實的技能功底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影響和帶動工作室成員積極投身公司創新事業。
(四)激發活力、集思廣益,讓創新思路遍地開花
習總書記講道,“‘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科技創新永無止境。科技競爭就像短道速滑,我們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誰速度更快、誰的速度更能持續。”對我們公司來說,一要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凝聚力,組織開展一些益智類活動,激發大家的創新思維,調動大家鉆研項目的主觀能動性;二要適時組織合理化建議征集,集大眾智慧開啟破解難題的大門;三要健全創新工作管理制度,有效完善工作措施,引入適應的激勵機制,調動職工參與創新工作的積極性,釋放創新活力;四要發揮黨政工團合力,齊抓共管推進創新工作,形成公司黨組織全面領導、行政大力支持、工會牽頭組織、各部門協作配合、帶頭人領銜、職工積極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結語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創新工作室也是青年職工成才的舞臺之一,通過我們的努力,要讓他們看到,在創新的道路上,只要你敢想,夢想就可能實現。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2]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