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途徑展開分析,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7個,分別是理念不明確、方法不恰當、落實不徹底、實踐性不強、手段太落后、考核不完善、機制太死板。本文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途徑有7個,分別是更新教學理念、重視改革方法、強調落到實處、加入實踐性元素、更新教學手段、完善考核機制、改革教學體制。本文意在通過有益的探索和討論,為推進相關工作的持續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融合路徑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確定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意義
我們在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外延的過程當中,首先應該基于我國的現實狀況。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我國,針對大學生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圍繞和針對我國的社會現實狀況和我國的基本國情來進行的,為的是幫助大學生能夠在求學階段,一方面獲得專業知識的成長,同時也能夠在思想上與國家保持一致,能夠更好的為國家和人民服務。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進程當中的中堅力量,也是未來社會發展進程的中流砥柱,大學生在校期間,學校一方面要教會他們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這是保證在社會建設當中,中高端人才的思想和行動都統一到國家的建設上面的一個重要的路徑和方法。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
在我國當前的現實條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非常深刻的內涵,在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進程中發揮著獨特且深遠的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樣幾個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歸根到底是對人的思想和行為進行一個在發展和再塑造,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在進行社會生活的過程當中,能夠堅守自身的道德底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匯為自身的行動指南,成為他們日常生活工作當中的行動遵循,即每個個體思想和行為的進步來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念不明確
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融合,其中存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理念的不明確。從歷史沿革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來的新的提法和新的解釋,相比于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沿革是相對比較短的,這就意味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里,已經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且具備一定范式的教學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既有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規劃當中,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這種水土不服表現在兩者在融合的過程當中,由于理念的不明確所導致的行動不規范。
(二)方法不恰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融合的過程當中存在第二個問題,是方法的不恰當。方法的不恰當,具體而言就是指,老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著眼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配置,往往更加強調讓學生對于這12個詞語的背誦,與其中內部隱含的道理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具體要求,則不作過多的講解。這就會導致學生在考試的過程當中,盡管已經非常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但是也無法將之深入的進行解讀,更談不上入腦入心將之融匯在行動當中了。
(三)落實不徹底
當前所存在的第三個問題,就是落實的不徹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實踐當中,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套基礎的教學反思和規范,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提出來的新的提法和新的觀點,很多老師為了減輕自己的精神壓力和備課壓力,備課過程中只是簡單的將以往的內容進行了梳理,目的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本質上是一種對學生放棄的做法,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行為,核心價值觀與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融合不徹底,是當前在相關的理念在推行的過程當中,從面臨的一個共性的障礙。
(四)實踐性不強
第四個問題就是實踐性不強。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際上是形而上的,是一種理論層面的講述,但是我們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將正確的思想理論和觀念融匯到自己的生活和行動當中,但是分析當前我國高校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融匯中處于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當中,學校往往對于學生的要求還停留在表面,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缺乏有力的引導,也沒有在學校日常的管理過程當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地生根。
(五)手段太落后
當前存在的第五個問題就是手段過于落后。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有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使用新媒體和多媒體來完成相關專業課的教學,但是我們通過調查分析發現,高校沒有選擇將新媒體和多媒體應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這種現狀會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的深入推進。分析現實狀況,我們可以認識到,由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還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提法,各高校在教學實踐的過程當中,更多的是要采取一種謹慎的態度,在相關課件的制作過程當中,也往往保持著謹慎的觀點,這就使得相關課程的構建和推進工作相處在一個緩慢推進的階段。
(六)考核不完善
第六個問題是考核機制的不完善。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相融合,考核的方式和手段也應該隨之發生變化。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容我們發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文字的內容是相對比較長的,至于我國其他階段所進行的宣傳中盡量相同,在宣傳的過程當中,出現了種種的變化,著眼于變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部分的教學,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融匯在一起,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層面的行為進行恰當的考核考察,將這種考核機制固定下來,就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自覺的將手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知識和理念入腦入心,更加認真的去學習。
(七)機制太死板
第七個問題就是機制過于死板。很多高校將針對學生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作一項僵化的政治任務來完成,并沒有認識到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實際上是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重塑的過程,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相融合,給學生關注正確的科學的理念和價值觀,最終能夠幫助學生校正自己的行為、理順自己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思想,而行為理念和思想的提升,最終將會作用到學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學生個人行為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夠幫助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學者,在一個更好的基礎上,來完成自己的管理和教學工作。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途徑
(一)更新教學理念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我們應該遵循的第一個路徑就是要更新教學的理念,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核心價值理念相互融合,通過不斷的調整思維的理念和講課的方式,喲,兩者能夠更加契合,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們在教學實踐當中,也鼓勵學生將這種理解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不斷的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錘煉,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重視改革方法
第二個路徑就是要改革方法,要調整和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與學的方式,應該使用更多的互聯網和多媒體設備來完成教學活動。具體而言,老師和學校應該加快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入與核心價值觀的相互融合的這部分的,電子課件,并且,在尊重,政治規律的基礎之上,更加靈活審慎的處理這部分內容的講授方式,務必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一方面感受到,真理的魅力,同時也能夠感受到老師教學的魅力,要通過,真理和教學兩方面的魅力吸引和感染學生主動參與到相關的學習當中。
(三)強調落到實處
第三個方法就是要強調將理論的學習落到實處。因為世界觀,思想觀和價值觀塑造和轉變,實際上是一種精神世界的行為,考察精神世界的行為的改造效果,實際上是要看人的實際行動的。其實我們在這里更加強調要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首都核心價值觀的融合,落到實處,要通過監測學生的行為,查學生們的思想狀況的變化,組織學生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在社會實踐活動的中學生的行為的總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學生當中的普及程度。
(四)加入實踐性元素
第四個路徑,就是要加入實踐性的元素。我們在這里強調的加入實踐性的元素,指的是學校要通過校企結合的方式,或者是與社會組織進行,合作等等方式,讓學生能夠帶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所獲得的學習成果,進入到社會當中,通過參與社會服務,當前我國的實際現實狀況,讓學生不僅僅封閉在象牙塔內學習理論知識,還要講這種正確的理念,散發到社會當中,成為真理的踐行者,成為正確理論的傳播者。
(五)更新教學手段
第五個路徑是要更新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手段,是著眼于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當中,互聯網產品和移動互聯終端的深度普及,給人們的教育教學活動帶來的巨大便利的,這一社會現實背景而言的。具體而言,學校應該考慮,投入更多的資金人力和物力,來開發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線上信息傳播技術,并且通過硬件設施的投入,來方便師生通過網絡,來學習相關的內容,也方便教師通過網絡來收集有關的資料。但是我在這里強調的更新教學手段,顯然不止于此,教學手段的更新,硬件的配備只是一個基礎,老師也要通過轉變思路和觀念,不斷的試,研究相關的新的,來豐富自己教學手段,延伸自己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六)完善考核機制
第六個方式,就是要完善考核機制,要是線上和線下的考核都成為評價學生,學習狀況的,參考。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將學生的日常行為也納入到考核當中,使得考核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傳統意義上一考定終身的,從方向,讓學生能夠在進行中,核心價值觀的過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僅僅落實在紙面上。衛生考核機制,需要學生和老師像,相關機制的完善,使得過程當中,通過與學生的,學生的想法和訴求,并依據主客觀的現實狀況,集合學生和老師的想法,通過與教育教學主管得深入交流,來完成考核機制的制定。
(七)改革教學體制
第七個方式就是要改革教學體制。應該認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的開展,實際上是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塑,教學機制的革新,首先就應該有課堂的管理,應該讓課堂教學成為,固定,大學生飼養者,教育當中的一個非常微小的部分,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深入的,要在學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融入,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讓學生能夠將這些內容,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深入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增強學生的參與感。
四、結語
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充分的融合,需要學校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融合,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對學生施加正向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郭雪花.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的德育新模式研究.[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4,(08).
[2]董琴.論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及其啟示.[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5,(05).
[3]王悅.試論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4,(03).
[4]高麗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法比較研究.[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5,(08).
[5]唐姍姍,李志平,陳績馨,周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武夷學院學報,2013,(03).
[6]蔣桂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著力點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7).
[7]何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08).
(課題項目:(該項目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名輔導員張丹工作室階段性成果,粵教思函[2015]71號);作者簡介:李培亮,碩士,廣東財經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