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艷麗
摘要:為了迎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引入了趣味性教學的概念。本文對小學低階段數學教學的特點進行了闡述,總結了趣味性教學的發展現狀,并提出了有效的策略,最后在結語部分做出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 低段數學 趣味性教學 策略探析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其智力發育尚處于起步階段,注意力以無意注意為主,容易受外界干擾,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邏輯思維能力尚未成型,以形象思維為主。而且,由于年紀小,自控能力較差,貪玩而好動,同時,好奇心旺盛,對有趣的事物專注度較高。
而數學學科,其嚴密性與抽象性,往往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容易引發疲勞感。因此,趣味性教學就顯得特別必要,只有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保障學習效率。
二、小學低段數學趣味性教學現狀
現階段,我們在小學低段數學趣味性教學研究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分教師都對教學的趣味性給與了很大的重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會有意識地加入趣味性因素,起到激發學生興趣、提升課堂效率的作用。但是,在趣味性教學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對趣味性教學認識不足
有一些教師,對趣味性的認識,停留在“講講笑話,做做游戲”的層面,在課前備課過程中,沒有做好提前的準備。在課堂上,趣味教學的環節,往往是即興發揮的結果。比如,臨時講一個笑話,引得學生哈哈大笑,實際上并沒有聯系教學內容。再比如,趣味環節設置過度,情景創設缺乏重點,本末倒置,教師沒有發揮好應有的引導作用,學生玩的確實是開心了,但是沒有學到東西,還會造成課堂紀律混亂、一發不可收拾。
(二)趣味性活動缺乏創新
有時候,趣味性活動形式過于單一,不少都是學生已經玩過無數遍的游戲,缺少新元素的刺激,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審美疲勞,逐漸喪失興趣。另外,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智力發育有早有晚,差異性較大,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有趣的東西,對于另外的學生可能會很無聊。教師如果對學生的興趣點缺乏研究,對趣味性活動的設計過于單調的話,很難抓住大部分學生的好奇心,趣味性也就很難保障了。
三、小學低段數學趣味性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課前準備
要實行有效的趣味性教學,光靠教師的即興發揮,肯定是不夠的。因此,做好課前準備,十分重要。在備課時,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學生的興趣點,將它們與教材內容建立有效的聯系,并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反應進行預判,做到心里有數。其中,課堂的前十分鐘是重中之重,此時的學生,還沒有從課間活動的狀態走出來,精神比較亢奮,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教師需要對這個環節進行重點準備,確保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思維調整到課堂中來。
(二)營造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
營造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是進行趣味性教學,寓教于樂的基礎。如果教師過于嚴厲,學生的精神處于高度的緊張狀態中,很難獲得樂趣。
一方面,教師需要以人為本,適當降低權威性,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減少批評指責,增加鼓勵表揚,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彼此之間的信賴關系。另一方面,教師需要提升授課語言的藝術性。最基本的,就是做到語氣溫和,談吐文明,說臟話和大聲呵斥是最不可取的。接下來,就是盡量做到幽默風趣、言簡意賅。
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營造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才能解放學生的拘束感,從而提升參與熱情,保證趣味性教學的效果。
(三)善于聯系生活實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抽象的數學問題與數學現象,表現出的興趣有限,而對生活中的事物抱有較高的熱情。因此,教師需要善于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恰當的生活情境,借助學生身邊的事物進行引入。值得注意的是,創設的情景必須與知識點有較為密切的聯系,最好帶有故事性,能夠有效的帶動學生的思維,并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平滑地將生活現象抽象為數學問題。
(四)用好多媒體與微課程資源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好奇心旺盛,對圖片、聲音、動畫等多媒體文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現階段,多媒體設備在教學領域已經得到了普及,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資源的作用,將學生感興趣的卡通人物、奇花異草、種鳥百獸融入到教學中。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日趨熱門的微課程,也是進行趣味性教學的有效工具。微課,就是以時長為一分鐘左右的微視頻為載體,對特定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解。微課以其短小精悍、重點突出、交互性強的優勢,兼具趣味性與效率,可以說是趣味性教學的一大法寶。
(五)引入游戲性教學
事實上,數學與游戲,具備著類似的屬性,都是按照某種規則,對特定的集合進行處理,兩者所要求的智力活動,在本質上極為類似,因此,數學與游戲可以說是天作之合。再加上低年級學生貪玩好動的特點,教師引入游戲性教學,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在課堂導入階段引入游戲,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完成從課間活動到課堂學習的過渡。在新知識學習與拓展應用階段引入游戲,能夠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的同時,增加趣味性。在課外練習,階段引入游戲,可以緩解習題過多的枯燥感與疲勞感,讓學生在玩樂中鞏固新知識,同時,還能增進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
四、結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又比較活潑好動。因此,在進行數學學科的教學活動時,需要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現階段,大部分教師都已經具備了趣味性教學的意識,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對趣味性認識不足、趣味性活動缺乏創新等。我們應當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需要對趣味性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用好多媒體與微課程資源,創設情景,聯系生活實際,并把游戲融入教學環節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焱.小學低段數學趣味性教學的有效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4,(10).
[2]胡晶晶.有關小學數學低段課堂組織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2015,(11).
[3]李巧兒.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游戲化學習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導刊,2014,(08).
[4]李星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08,(11).
(作者單位:山東濟寧鄒城市杏花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