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玲
【摘要】提問是師生互動的重要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有助于實現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還學生主動權。然而,目前小學語文老師對提問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阻礙了課堂教學的發展,降低了教學效率,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從幾個方面探討了提問的幾個方法。
【關鍵詞】提問;學生;興趣;思維價值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課堂提問是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提問的藝術性,不斷提高自己的提問能力,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也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新課程理念提出,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堂教學應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雙向活動。因此,巧設疑問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顯得尤其重要,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提問要引起學生的興趣
小學年齡段的學生,對任何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打開知識的大門。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提出一些能夠引發學生注意力和興趣的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比如說,在教學《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這篇課文時,課文中寫到德國人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教師可以借此來提問,我們中國人養花是為了供自己欣賞,但是德國人養花卻是給別人看,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相信此時的學生都會對德國人的這種做法感到非常吃驚和好奇,進而在同學之間展開激烈的探討,學習的氛圍立刻就變得熱烈起來,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激發。
二、提問要有啟發思維的價值
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提問都應當是有價值、有意義的,這樣的提問才是有效的。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提出的問題是否是有效的,是否能夠激發學生深入思考,是否能啟迪學生的思維,是否能發揮學生的想象。一些教師在提問時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總提“是不是啊”“對不對”這類沒有回答意義的問題,無法對學生的思維起到啟迪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備課工作,仔細研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問題點,再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巧妙地設置問題,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一般適合設置問題的地方,可以是課文中的重難點,也可以是學生容易混淆的地方,還可以是課文的出彩點等地方,都可以作為問題的切入點。比如在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時,教師可以就題目的含義進行提問,這也是文章的重難點。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通過閱讀能夠體會到臺灣青年冒著余震的危險給小錢捐獻骨髓的偉大精神,以及兩岸醫護人員挽救小錢生命不顧奔波勞累的高尚品質,進一步體會到題目的含義就是“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歌頌了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以及期盼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感。教師通過在文章重難點處設置問題,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思考,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啟迪學生的思維。
三、提問要深淺適度,循序漸進
小學生的閱讀總量相對較少,動手實踐的機會也不多,教師在提問時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學參考書上的指導來提問,而是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學習實際情況以及研究課題等多種因素進行提問。教師可以將比較難的問題分解為一個個細小的問題,一步一步地耐心地引導學生來回答,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積極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總體而言,提問的難度應當深淺適度,太難的問題會使學生望而卻步,容易挫傷學生的思考積極性,太淺的問題會使學生驕傲自滿,也達不到鍛煉學生思維的目的。另外,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基礎和能力,教師在提問時要考慮到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允許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不同難易層次的問題。例如,在初讀課文階段,先掃除閱讀障礙,提問學生“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其次,細讀課文時,為了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和重點字詞句的理解,可以提問學生“這篇文章寫了什么、你是從哪些詞語或句子看出來的”,從而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提問要立足生本,鼓勵學生自發提問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教師向學生提問以外,還應當鼓勵學生自發提問,從而豐富課堂提問形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和自主學習習慣。在教學《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適宜的時候,給學生一定的提問主動權,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互相提問和回答。有的學生可能會問“課文的題目為什么是飛奪瀘定橋,而不是橫渡瀘定橋,或者越過瀘定橋”,通過這樣的發問,有利于學生思考紅軍當時面臨的險峻形勢,飛奪瀘定橋體現了哪些精神,以及飛奪瀘定橋的意義。作為教學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情況及時做出分析和評價,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總結
總之,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提問是一門藝術,有效的提問應當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啟發思維的價值,提問要做到深淺適度,循序漸進,要立足生本,鼓勵學生自發提問。小學語文教師只有正確運用課堂提問技巧,才有助于師生教學的雙向互動,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才有助于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羅美珍.妙用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開心素質教育,2017(7).
[2] 謝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J].神州·下旬刊,2017(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