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陵
摘要:新課標為中學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標,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目標,越來越多的不適逐漸表現。中學教育作為九年義務的高階段,區別于小教階段應更注重方式方法的實施,一味延續老"板書"其效果必有差異。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開展要求我們不斷創新,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改變以往知識簡單積累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英語教學
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成為了當前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普及過程中的一個熱點,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尤其是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其它教學無法比擬的特有效果,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和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進行合理整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服務已成為當前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也是深化英語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
一、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觀念滯后
目前,部分教師固守應試教育的理念,新課改意識不強,對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缺乏必要的準備。表現在課堂中仍延用陳舊的教學模式來處理新教材,教學方法單調,語言交際意識淡薄,課堂缺乏情趣和動力,只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播,而忽視了語言能力的培養,只重視語言結構的訓練,卻忽視了文化內涵的導入等。
2.濫用信息技術
部分教師誤認為把信息技術引入課堂,增加了知識容量,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幾乎每節課、每個教學環節都使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教學手段,其結果是把本該由教師講述的內容變為多媒體演示,師生、生生互動變成了網絡信息的交互,師生交流變成了人機對話,英語課變成了信息技術條件下的現代“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情況令人擔憂。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英語教學平臺
現代信息技術徹底轉變了初中英語“教”與“學”的模式,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來完善教學模式與內容,成為當今英語教育向著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有效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水平。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初中學校應著力建設學校教學系統平臺,并在家長中介紹教學系統平臺的使用方法,教師將教學所用的課件及微課視頻等多媒體教學資源上傳至教學系統平臺之中,學生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有選擇性的進行預習和復習。采用教學系統平臺轉變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促使教師不斷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提供相應的資源保障。例如,鑒于初中學生對英語語法時態掌握水平較低,尤其是不同語法之間的用法及變形模式方面。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將每一個英語時態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課視頻,將其概念、表述形式、基本結構、特殊用法在微課視頻中闡述出來。學生可根據自身短板選擇其中的微課進行學習,進而實現差異化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提升。
2.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創設英語教學情境
多媒體設備是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重要顯現,當前大多數初中學校均已普及多媒體設備,教師可根據教學的需要來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英語教學情境,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教學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內容,從視覺和聽覺上對學生加以刺激,促使學生進入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在情境中開展英語學習活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可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can相關句式”教學中,教師可在網絡上收集相關教學資料,以圖片形式為主,為學生展示邀請同學到家中聚會的畫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畫面中的事物,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要求學生進行對話練習,同時,為了保障情景對話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為學生展示相關例句:“X,can you come to my party?”,“No,ican't./Yes,I can.”學生可參考例句進行情景對話,在對話過程之中,學生掌握can句式的疑問句、肯定回答及否定回答句式。通過這一形式,學生在情境中潛移默化的了解并掌握英語知識,遠比傳統灌輸式教學效果更為出色,同時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活躍。
3.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英語學習活動
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熱情較低,需要教師不斷督促和引導下才能進行學習,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性格上較為活潑好動,對于枯燥無味的知識理解和掌握程度水平較低。鑒于此,教師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開展一系列生動有趣的英語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通過完成英語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相應的英語知識,掌握英語聽、說、讀、寫技能。例如,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英語電影配音活動,教師應根據學生英語實際水平和興趣愛好情況,為學生選擇適宜性較強的英語電影,包括:《冰川時代》《海底總動員》《功夫熊貓》《獅子王》等等,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全部配音,如時間較短,可截取部分電影片段作為配音素材。在活動前,教師應將配音文稿發放到學生手中,并重點對學生配音的語調、速度、情感加以點撥,使學生能夠通過語言來詮釋電影角色的形象與情感。通過這一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了解英語語言形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表現力。
綜上所述,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通過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使教學突破了時空限制,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促進了教學過程中要素的轉變實現了教學模式的多樣化。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它的局限性,它畢竟是一種技術,是一種教學的輔助工具,它并不是解決英語教學費時低效問題的萬能藥,我們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適度作用”,只有根據需要去精心設計組織才能讓信息技術賦予初中英語教學更多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信息化教學體系構建探究[J].劉悅.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7年05期
[2]信息化教學在英語高效學習中的應用[J].項超.教師 2017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