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培養學生運動技能,掌握體育運動知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的功能。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將直接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所以,提高與加強體育教學,是我們體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深知肩負的歷史使命。當今,體育教學正處在改革的浪潮上,新的課程理念,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必須出色地完成體育教學目標,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以“陽光體育工程”為紐帶;以創設“優秀體育教學課堂”為核心;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因此,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與完善自我,遵照科學規律,積極探究,大膽創新,扎扎實實完成體育教學工作,經得起時代賦予我們的種種考驗。
下面就如何提高體育教學工作談談我個人觀點:
一、強化自身素質,構建和諧課堂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織者與執行者,將直接參與并制定各項體育教學計劃,并深入課堂,教授學生體育知識,指導學生進行身體練習,當今社會是科技時代,新的課程改革,課程目標的制定,對我們體育教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先進的教學理念、完善的知識結構、科學的訓練方法,將難以駕馭一堂成功的體育教學課。過去,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的單一化教學模式已不復存在。現在,體育教師要在全新的體育理念的指導下,不斷地更新知識完善自己,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來組織教學,比如利用掛圖、卡片、圖片、幻燈、多媒體等,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清晰、直觀、明了地建立動作技術概念,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運動興趣。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了解學生,滿足不同需求,掌握學生個別差異。通過學生展示、師生互動、交流、學生間相互評價等等教學環節,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強與自信,感受運動的快樂,讓學生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與價值,提高體育課堂魅力,營造一種寬松、民主、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使體育課堂變成一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演繹”的大舞臺,有效的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二、掌握運動技能,促進身心發展
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當然直接取決于體育教師的能力。新課改之前,我們上體育課,只是為了完成老師的教學任務,為完成任務而教學,課改后要求學生不但要完成教學目標,同時要聯系生活的實際,達到終身受益。以“前滾翻”為例,教學方法大同小異,教師示范,引導學生如何團身、低頭、兩腳用力蹬地,使身體就像一個“球狀”一樣向前滾動等動作要領,然后通過教師指導,糾正錯誤,學生在保護與幫助下反復練習,逐漸使學生獨立地完成動作。這看起來似乎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也掌握了運動技術,而我們缺少的是,沒有告訴學生為什么練習前滾翻以及練習前滾翻的目的、作用。比如當遇到危險,將要摔倒時,前滾翻動作能夠減緩,避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我們在教授前滾翻時,讓學生明確練習前滾翻還有這么大的益處,那將大大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耿培新教授關于新課改的講座。他明確提出了現代“體育教學”的十八字方針“練身體、動腦筋、學知識、懂原理、會方法、促發展”。這對我們體育教師又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他明確指出:“一部分教師沒有充分理解和領悟新課程改革的真正含義與作用,把體育課上成了一節休閑課,不但浪費了課程資源,而且沒有使學生掌握應有的運動技能。相反,部分教師在教授運動技能的同時,把學生學當了做”純生物“性的肢體練習,不把握運動量的大小,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沒有針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以及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使個別學生造成了身心傷害。因此要把培養學生興趣,養成終身鍛煉身體習慣與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體驗運動的樂趣,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與技能,同時發展了協調配合能力。鍛煉了身體,培養了意志力,達到我參與、我運動、我快樂、我成功。使課堂真正達到“健身性”與“教育性”的統一。很好的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三、確定運動負荷,把握課堂節奏
一堂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大小,和課堂節奏的有效把握,將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影響到課程目標的有效實施,體育專家耿培新明確指出“從以往的單一化教學模式過渡到現在多元化的新課程標準,無論經歷過哪些誤區,有一點是一層不變的,那就是一堂課的運動負荷。體育教學課無論怎樣千變萬化,它的主要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運動量過小,達不到有效鍛煉身體的目的,甚至滿足不了部分學生的運動需求,課堂上顯得松松散散、蒼白無力”。運動量過大,會導致部分學生運動節奏失控,直接使學生身心受到損害。所以,要根據不同學生的運動能力,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負荷,而且要根據課的類型確定運動負荷的大小,是一堂體育教學課的關鍵所在,正確掌握合理的運動負荷才不至于使學生對運動產生厭煩、對體育課有抵觸的情結。例如:本溪市第二十四中焦昱老師的一節八年級體育課《抖空竹》(水平四),觀看了以后,我很受啟發,也很值得學習和借鑒。其中一個教學環節,學生除了做出必要的空竹技術和各種花樣(如螞蟻上樹)等展示之后,隨著教師的一聲哨響,課堂上響起輕音樂,學生們隨著輕快的音樂節奏,手持抖動的空竹,跳起了民族舞蹈,而且各小組還編排、穿插了一些不同的藝術造型,乍看起來,簡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隨著音樂節奏的加快,學生們又跳起了健美操,空竹在雙手的操作下,也隨之舞動。接著,音樂的節奏更加強烈,學生們利用互拋互接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組,進行20米抖空竹迎面接力跑,而且師生共同參與,體現了師生的情感交流與互動。課的運動節奏達到了高潮。使學生們在愉快、求新、團結、合作的氣氛中得到了身體練習,促進了身心的健康發展,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認清課程方向,提高教學質量
《體育與健康》新的課程標準,為我們指明了現代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課堂性質要求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必須遵照運動規律,不斷探究與創新,摸索出適應教學對象的有效方法、手段,努力完成教學目標,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獲得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充分體現課程價值,依據課程基本理念,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互相學習,共同探討、加強合作與交流,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為我市體育教學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