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各種電子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很少有人會平心靜氣地品讀一部好書,這種現象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孩子喜歡看電視、玩手機,沉迷于電子游戲,不喜歡看書不喜歡閱讀。福建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余文森教授說過“不會閱讀的學生是潛在的差生”。小學生正處于精神發展的黃金期,除了課堂的教學閱讀外,更需要課外閱讀的熏陶和浸潤。那么,教師怎樣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呢?
關鍵詞:語文課外閱讀;興趣培養
一、言傳身教,率先引領讀書
心理學上指出,在學生身上,存在著向師性,學生有模仿、接近、趨向于教師的自然傾向。有人把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形象地比喻為學生像花草樹木趨向于陽光一樣,趨向于教師。①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要想讓學生熱愛讀書,就必須自己也熱愛讀書,把自己熱愛讀書的那種理念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學生產生感染力,才能在教師智慧的影響下去熱愛讀書。
二、了解學生,推薦合適讀物
我國著名兒童作家曹文軒老師說過:“兒童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讀者?!痹诤⒆拥某砷L過程中,早期閱讀主要是以培養興趣為主,以滿足其好奇心求知欲為主。沒有適合的書籍就不會有很高的閱讀的質量。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選擇有益于自己身心發展的讀物。例如,我們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寓言故事等內容簡單、有趣、篇幅短小的讀物;向中年級學生推薦中篇小說、推理故事類讀物;向高年級學生推薦長篇小說、勵志故事、中外名著類讀物。這樣,的學生能得到最符合自己需要、同時又最有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課外讀物。
二、創造條件,保障課外閱讀
創造條件,彌補課堂教學閱讀之不足,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一)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和閱覽室資源
學校圖書室資源豐富,品類繁多,覆蓋面廣,適合小學各個年段學生閱讀的課外書,有天文、地理、童話、古詩詞等,為學生們的閱讀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師可以組織、鼓勵學生們去圖書室借閱自己喜歡的課外書,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
(二)合理規劃、布置班級圖書角
良好的讀書環境能夠渲染讀書的氛圍,在教室設立圖書角,成立班級圖書管理員,制定借閱制度,發動全班學生帶自己看過的課外書補充道圖書角,供學生交換看。
(三)保證閱讀時間
教師可以每周定時開設一到兩節自由閱讀課,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在課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讀物,學生也可以自帶讀物,也可以生生之間互換讀物,,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介紹讀書的經驗,在課內課外形成讀書熱的氛圍,讓學生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使學生在自由閱讀課中真正體驗到閱讀的興趣。
三、教給方法,指導課外閱讀
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閱讀授課中,要注重對學生不同文章不同閱讀方法的指導。把方法教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延伸到課外閱讀,蟾宮的課外閱讀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品讀法
有的文章語言優美,情節感人。我就以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細讀多思,邊分析邊評價,邊讀邊勾畫,細細咀嚼,文章的內涵就能在品讀中顯現出來??梢哉f,品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只有學生全身心投入,入情入境的感受,才能體會到語言的奇妙,激發起閱讀的興趣。
(二)摘抄法
在課外閱讀時,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優美的詞句,或者是好的想法。這時,光靠讀一遍,收效不是太明顯的。要引導學生在適當的時候作一些摘抄,隔一段時間翻來看看,談談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變,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四、開展活動,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一)開展讀書交流會
美國閱讀專家吉姆·崔利斯說過:閱讀是教育的核心。對于讀書交流會一般用的都是長篇的兒童文學作品,采用“分章節閱讀交流”化整為零。如何引導孩子去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卻是很多家長都很為難的事情。讀了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后家長們可能會恍然大悟。吉姆·崔利斯說“孩子們每天閱讀系列小說時,學會了推理或利用取舍法推斷結局,以及明白在閱讀到某些部分時,必須放慢速度仔細閱讀,以便解讀情節的發展,并且了解每個章節的標題或各個角色及故事背景的重要性”。②我們在開展讀書交流會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近期的讀物介紹給同學,還可復述或背誦部分精彩的片斷。更鼓勵學生把讀書的成果用節目的形式表演出來,如:小品、歌唱、課本劇等,學生們興趣非常高,表演得淋漓盡致。班級活動照片和視頻受到家長的好評。
(二)開展各種比賽
利用活動課和業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讀書活動和評比制度來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比如,開展美文朗讀比賽,評選“朗讀之星”;開展古詩文背誦比賽,評選“記憶之星”;舉行演講比賽、評選優秀讀書家庭等。
總之,閱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能力,更是 一種高貴的品質。這種習慣的形成需要閱讀興趣的支撐和大量的閱讀實踐。作為小學教師,我們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要從閱讀抓起,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要立足于課內,延伸到課外、校外,通過多種渠道、方 法,使學生能夠在大量閱讀中受益。只有我們教師在學生的幼小心靈里播撒下一顆熱愛閱讀的種子,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能讓學生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劉令軍.“向師性”是座美麗的橋[J].湖南教育(D版),2016(09):14.
[2]贠雪梅.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初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04):66-68.
[3]張偉萍.淺談吉姆·崔利斯和他的《朗讀手冊》[J].大眾文藝,2013(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