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高考的改革,“得語文者得天下”逐漸成為共識。就語文學科來說,又是“得閱讀者得語文”。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努力打造高效閱讀課堂,切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關鍵詞】課前準備;營造氛圍;扎實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暑假里,我在網上欣賞了幾堂卓越的小學語文課。看時熱血沸騰,頻頻點頭,贊不絕口;觀賞后感慨萬千。靜下心來細想,自己學到些什么呢?似乎學到很多東西;似乎什么也學不過來。追求卓越不敢奢望,實現高效難度較大,如何讓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值得思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個人認為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師生做好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教師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每次上課前,我都會花很大功夫去備課,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編者……熟悉了教材,了解了學生,明確了教法學法和編者的意圖,走進課堂才會沉著應對,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因準備充分而在無形中提高了。
學生做好預習準備是學好課的前提。升入三年級,課文的篇幅增長了,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提高聽課的效率,預習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就把預習納入課堂,集中上好預習指導課,教給預習方法:(1)勾讀生字詞,讀通順課文;(2)要借助字詞典等工具書認字組詞,理解詞語;(3)結合課后練習邊讀邊想,讀后能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能質疑。然后,給學生布置方向性預習提綱,如查找搜集相關資料等,讓學生有所遵循,使預習由扶過渡到放。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預習方法和步驟,提高了自學能力,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二、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障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興趣,人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描繪性公式: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興趣。
1.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出發,選擇有效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如我在教學生朗讀《鄉下人家》課文時,讓學生先看看課文,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挑起來了。朗讀之后,教師根據學生朗讀的情況,或表揚,或指導,或聽范讀后再讀,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的朗讀能力有所提升。
2.巧用多媒體,激發興趣。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使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將其吸引到課堂中來,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研討中來,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比如教學關于寫景的文章,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相關圖片、視頻等資料,調動學生視聽等感官,讓學生身臨其境,主動參與,使課堂“活”起來。
3.有效評價,營造氛圍。激勵性的教學評價語言是學生學習信心的催化劑。一項心理實驗表明: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30%—40%;而受到激勵后,其能力可發揮到80%—90%。教師評價語言中要盡可能多一些賞識和鼓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學習。導向性的評價語言能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要善于巧妙地點撥、引導,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如學生讀書時可以這樣評價:“古人說,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今天你做到了。”讀完后可以說:“聲音響亮、讀得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語氣,效果會更好,加油!”
我校一青年教師在執教《長城》時,在學生互評朗讀后指出:“把想強調的‘無數讀重一點、拉長一點,就能讀出修長城的不容易。請大家再試著讀一讀。”當再一次朗讀時,讀得入情入境。教師短短的幾句評價語言,有效地指導了學生的朗讀。
三、扎實教學、控制節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途徑
“掌握新課標精神,扎扎實實上好語文課。”這是趙志祥專家某次講座的主要內容。他強調語文課對語言文字的運用,強調閱讀理解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一)把握節奏,使課堂高效化
一節高效的課不僅體現在講課內容的多少上,同樣也體現在整體教學節奏的把握上。很多課堂上常出現這樣一些狀況:有的教師給學生提出了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特別是小組合作幾乎流于過場環節。無效的提問、形式主義的小組合作充斥著課堂,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盡量減少教師單方面的講、學生填鴨式的聽。課堂上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嘗試放手,給出時間讓學生說、做,甚至教、評,合理把握課堂整體節奏,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優化課堂練習,高效鞏固知識
洋思中學的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備受追捧,也是因其課堂模式具有高效性。課堂上有必要留出10—15分鐘讓孩子完成寫的作業。很多名師示范課最后都留了十來分鐘指導孩子寫。指導時師生一起抓關鍵,簡潔明了。我常常是結合課堂內容指導孩子在課堂上完成練習冊和教材上的習題,特別是小練筆,及時把閱讀和習作有效結合,效果不錯。這樣既減輕了孩子的課業負擔,又及時檢測了學習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樂學善思,努力為自己的閱讀課堂教學增效,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獲得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金英.陽光的味道[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鄭琴,女,1976年生,重慶涪陵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