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明
眾所周知,良好的課堂秩序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然而在我們的日常數學教學中,卻時常缺少這種保障。青少年學生的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他們常常會身不由己地違反課堂秩序。我們都曾遇到過這樣的情形:交頭接耳、左顧右盼、做小動作,高聲喧嘩;你回答你的問題,我說我的話,做自己的事;游戲時熱熱鬧鬧,教學任務卻落不到實處……因此,課堂秩序的問題自然而然地擺在了教師面前。新課程改革實施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遵守紀律,善于思考,主動參與,積極發言,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
那么,如何維持好課堂秩序,做到嚴而不死、活而不亂呢?
一、落實課堂常規訓練,形成明確的課堂紀律規范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小學生則習慣于感受生動具體的事物,數學課對小學生來說不免有些枯燥,學生一旦沒興趣,課堂秩序就會出現混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課堂教學是一種需要在有序的環境中才能進行的活動,無序、混亂將使教學無法展開,而有效的課堂紀律管理,實際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規則的過程中實現的。教師面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常規,就不可能將這些孩子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
1.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參與,通過討論達成統一認識,形成基本的課堂紀律規范。課堂紀律規范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切合班級實際,要循序漸進,不斷地提高要求。要求學生尊重他人,傾聽他人的發言,發言要找準適當的機會,不能在課堂上做與本節課學習無關的事等等。
2.課堂紀律的監督執行。制定了課堂紀律就必須嚴格執行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該怎么辦就怎么辦,絕對不能心軟手軟,即使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修改前也要“錯”下去,以維護制度的尊嚴。
3.運用獎勵手段鼓勵正當行為,懲罰制止不良行為,是鞏固紀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
獎勵與懲罰都能刺激學生正確的課堂行為,但一味地獎勵、一味地懲罰都會影響學生行為的積極性。在紀律管理上,獎罰必須相結合,實習期間我所在班級的老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課堂行為實行了加減分制,課堂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自身的教學組織能力
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具備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抓好一節課的三個關鍵點。每節課的三個關鍵點是開頭、中間和結尾。可以利用預備鈴到上課鈴的幾分鐘,要求準備好學習用具、回憶上節課的內容、想想這節課要學習什么;剛一上課,教師不要急于講課,要讓學生先坐好,檢查學習準備情況,同時要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來。當課上到中間,有些學生開始產生厭倦情緒,教師就要變換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甚至犧牲一分鐘時間開個玩笑,活躍一下課堂氣氛,讓學生重新煥發學習熱情。每節課結束前幾分鐘,教師就不要再講課了,更不要拖堂,可對學生進行隨堂檢測,也可讓學生做練習,因為,這時學生已感到困乏,教師如果繼續灌輸,很難產生好的教學效果,甚至可能使學生產生反感情緒。
運用有效的溝通技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效的溝通技能在課堂中的作用與他們在生活其他方面的作用一樣重要。事實上,它們是良好管理的基礎。如果不擅長溝通技術,我們形成良好管理機制以及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努力就會受到限制。
用鼓勵性的語言強調紀律,充分利用評價的激勵和導向功能。如贊美評價法——“這個同學的想法與眾不同,請大家給予掌聲鼓勵。”榜樣評價法——“這一組的同學討論得很熱烈,合作得真好,希望其他組同學也能像他們那樣。”夸張評價法——“這個同學很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要是針掉在地上,他也能聽出來。”假設評價法——“如果你在這個地方改一下,那就全對了!你能自己改正嗎”等等,使學生在老師的贊賞中領略到成功的自豪感。
處理偶發事件,就需要教師的教育機智了。所謂教師的教育機智,是指教師成功地處理教學中意外事件的特殊能力。課堂教學是一項雙邊活動,教師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幾十名學生在一起學習,他們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各異,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必然是千差萬別。加之外界環境的影響,課堂教學中出現偶發事件,那是難免的。當偶發事件出現時,教師應當善于因勢利導,正確地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
課堂教學中,由學生引起的偶發事件占課堂偶發事件的絕大部分。教師一般的處理方法都是視問題性質對當事人進行批評教育,以消除不利于教學的因素。批評教育能有效地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然而,偶發事件作為突發的事端,其背后隱藏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對那些因品德不良引起的偶發事件,教師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嚴肅地進行批評教育;對那些因調皮、搗亂、無知等引起的偶發事件則無需采取十分嚴厲的態度,不必擴大事態,上綱上線;而對那些因自身工作失誤或外界干擾引起的偶發事件,要善于出奇制勝、超乎常規地加以解決。
三、不斷提高教學藝術,增強講課的吸引力
一節課40分鐘,如果學生感到教師講課枯燥無味,而數學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所以學生很容易就會產生厭倦和怠慢的情緒,因此,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增強講課的吸引力,也是維持課堂秩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教師教學的藝術呢?
1.授課方法要靈活,張弛有度
單調、死板的教學方法肯定讓學生生厭,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并牢牢吸引住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知識性要求學生有意注意,趣味性會使學生無意注意。兩種方式相結合才能形成張弛有度,變化有序的課堂節奏。特別是小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所以老師更要注重趣味性,用有趣的知識、有趣的方式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講課要用談話法,語言要有幽默感
講課用談話的形式容易貼近學生,師生之間也容易互動。一節課便會在提問、回答、設疑、解難、爭論的過程中悄然度過。如果教師語言幽默更能調動學生聽課的熱情,課堂氣氛會顯得輕松愉快。充滿情趣的數學課堂是孩子們向往的課堂,是孩子們享受快樂學習的課堂。當然,不能盲目追求幽默風趣而脫離教學實際,那樣只能華而不實,影響教學效果。
教師要維持好課堂秩序,除了對學生要嚴格要求,還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進和創新方法,多站在學生的角度設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形成井然有序的課堂秩序,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