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達杰
摘要:中職學生基礎差,尤其是理科,所以到了職業學校,一上物理課就覺得困難,自己根本不可能學好。他們基礎差并不可怕,但他們害怕學物理的這種心理,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物理學習。要想學生學好中職物理,必須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
關鍵詞:物理;心理障礙;興趣;中職學生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各種職業的認可度也越來越大,因此,我們的職業教育也被更多的家長和學生接受。但這并沒有完全改變我們中職學生生源較差的現狀,許多學生文科還好一點,因為文字理解的知識只要稍稍用心一點,多少還不存在學習障礙,可是,對于理科,就比較困難了。像我們的物理,如果初中沒有好好學習,有的學生根本連概念都不清楚,更不要說那些公式、定理了。雖然,職業學校的物理教材與普通高中的教材更為淺顯,但也需要初中教材作為基礎的。因此,許多中職學生感覺物理知識太抽象,理論性太強,學習困難,有的直接說自己上課就是“坐飛機”。這給我們的中職物理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我們卻不能放任不管,必須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效果。無論我們想什么辦法,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消除他們對物理學習的心理障礙。解決了心理問題,才能放心包袱,更加主動積極地學習。
一、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障礙
很多中職學生剛進學校時,還是下了一番決心,想要好好學習。可是,常常在課堂上好像聽懂了,一下來,自己去運用時就出錯。再到后來,連課堂上學的知識都很快忘了。這說明了學生不是不用心,而是他們對所學知識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對我們的學生要求過高,希望他們一次到位掌握好。我們要多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教學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放慢速度,并對相關的初中物理知識進行一些復習,一邊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如,在《牛頓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學中,為使學生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關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應先將有關概念作為預備知識總結歸納,如力的概念、合力與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頓第一定律等,以掃除定律學習中的外圍障礙,再進行定律的實驗和理論討論。在安排學生練習時要注意題型和難度的控制,不要一刀切,對所學的學生一視同仁,而要根據班級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來靈活處理。有的基礎好一點,可以做稍難一點的練習,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設計簡單易掌握的內容。讓所有的學生都有進步,學有所獲就是最好的結果。
有了不同的要求,學生如果上課時只要專心聽,基本都能達到的話,那他們就不會再害怕物理的學習,反而會更有信心。
二、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1、做好物理實驗。實驗因為它的直觀性,深受學生的歡迎。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實驗的這個特點,盡量多安排一些實驗,給學生觀察與思考的機會,使他們能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學習物理知識。比如,學習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有關時,拿一段直鐵絲,同學們很容易回答出,鐵絲的重心在這段鐵絲的正中間;再把這段鐵絲彎成一個圓環,用懸掛法測出圓環的重心在圓環的中心。通過這個實驗使同學們很容易得出物體的重心位置與形狀有關、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的結論。
2、物理教學要多聯系實際生活。如果我們在物理教學中,能多運用一些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覺物理知識并不那么高深,反而離我們很近的話,那他們就會覺得親切而有用,學習起來會更有勁。我認為最好的辦好,就是把我們的生活實際與我們要學的物理知識緊密地結合起來。比如,講物理知識時多舉一些我們生活中的例子。像學習動量定理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請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從高處跳下時總是蹲著的,而不是直立的?有的學生就想著說那是每個人的習慣不同,從平時的了解我知道學生會這樣說,于是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各個電影電視的這種視頻,讓他們觀看。當他們觀看之后,不再狡辯,認真地思考起這個問題了。但并沒有找到答案。我此時趁機引導:兩種情況下動量的變化量是一定的,而緩慢蹲下來人與地面的作用時間長,地面對人的作用力較小。通過這個實例使同學們很容易得出,在物體的動量變化一定的情況下,作用時間越長,作用力越小。
3、在學習每一章后都安排討論課,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澄清是非,從而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如在《機械振動和機械波》一章的討論上,學生對波明顯衍射的條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一部分學生認為,不論波長比障礙物的尺寸大還是小,只要二者相差越小,衍射現象就越明顯。另一部分學生認為,波長比障礙物的尺寸大的情況下,二者之差越大,衍射越明顯,波長比障礙的尺寸小的情況下,二者之差越小,衍射越明顯。此時教師從中引導,我們把波長看作人,把障礙物看作墻,把衍射看作人翻墻,從而很容易斷定后一部分學生對波衍射條件的理解是正確的。
除了安排討論課的時間,在每一節即將結束時,我也會給學生留幾分鐘時間還提問,對于自己沒有聽懂的問題,及時提出來,我在進行講解,爭取讓他們在現在課堂上能沒有遺留問題。
三、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習能力
盡管我們中職學生的基礎不太好,但也并不說我們就要事事代辦。教學中,我們還是要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授人以漁”遠比“授人以魚”重要。教學中我們就沒有必要把每一個知識點都掰開來,揉碎了,精講給學生聽。學生一定會覺得老師太啰嗦了。對于有的難度很小的問題,我們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學,如果有不懂的,我們在加以指導,這樣不僅節約時間,也發揮了學生主動性,使其掌握地更加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