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榮
【摘要】作文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 但在現階段,很多小學生并不喜歡寫
作文,甚至怕寫作文,寫出的作文也多出現內容空泛、思維混亂或者詞不達意的情況。因此,在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需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明確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中,作文教學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傳統教學理念下,語文教師往往為了應對考試而教,而非注重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引導學生抒發自己的感情。這樣一來,很多學生為了完成作文,只能生搬硬套、東拼西湊,不僅作文質量不高,而且容易消耗學生寫作激情,最終導致學生怕寫、教師難教的現象。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側重作文教學, 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
一、注重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很多學生之所以寫作文,只是為了語文考試或者老師布置了作文作業,而非由于興趣而作或者有感而發,這樣的作文質量顯然不會太高。因此,語文教師需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重要手段,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寫作,提升作文質量。比如,在布置作文題目時,語文教師可以設置情境作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校園里的景物,然后根據一定的順序將觀察到的寫下來,同時,還可以在文中加入適當的想象,這樣在情境中加深體驗,從而激發寫作熱情。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狀態仍然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手中的資料,引導學生看圖作文。比如,引導學生為畫面配上生動優美的文字,并且以競爭的方式進行,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自發地調動自己的語言,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二、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社會,學會記錄和積累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深切正確的經驗是寫作最好的材料。因此,生活經驗對作文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中,教師需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積累生活經驗,這樣學生寫作時才有習作素材,才有話說,才不會千篇一律。人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積極豐富自己的見聞,同時抒發自己的真實感受。比如,在出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想說的記錄下來,并給予整理成隨筆或者日記,這樣不僅充實了生活,更為后來的寫作準備了豐富的素材。另外,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記錄和積累,比如平時所學的課文以及課外讀本中,具有很多非常優美的文章,教師應引導學生背誦, 通過強化記憶,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美感,逐漸豐厚學生的文學功底,為其將來的多方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又比如,引導學生養成積累摘抄的習慣,將優美的句子或者片段記錄下來,并對作者的表達方法和表達效果進行反思,學會語言的準確運用方法和深邃的哲理思考,通過這樣的不停反思和積累,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賞識性評價,豐富學生成功體驗
在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改變作文的批改方法,注重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非一味地講究文章整體布局和遣詞造句的能力。如果一味地苛求寫作技巧,更容易扼殺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在作文批改時,教師需積極引導學生好的一面。比如,教師可以在作文講評課上進行閃光點大搜索活動,學生通過交換閱讀彼此的文章,找出作文之中的閃光點,有的學生擬的標題很亮麗,有的學生運用的詞語很精練,等等。學生在鼓勵和表揚的氛圍中,獲得成功體驗,從而對寫作更加有興趣和熱情 。另外,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實行賞識機制,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展示平臺。比如,在校園里建立優秀文章展覽櫥窗,使優秀作品被更多人認同和借鑒,甚至將特別優秀的文章推薦給《少年天地》 等刊物發表,進一步使學生的文章獲得肯定,從而最大限度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也為其他同學學習和模仿提供了一個積極的榜樣。
四、結語
作文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 但在現階段,很多小學生并不喜歡寫作文,甚至怕寫作文,寫出的作文也多出現內容空泛、思維混亂或者詞不達意的情況。因此,在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需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明確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小學中高年級的作為教學意義重大,影響著學生以后的作文學習和水平。因此,作為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積累和豐富生活經驗、寫作素材,給予積極性評價,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莉.作文評改我做主——關于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6).
[2]戴茜.小學作文教學的新資源——以網絡語言在小學高年級作文中的運用為例[J].新教育,2016(24).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