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梅
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相應的農業稅收是我國所有稅收中最古老的稅收,同時農村稅收是GDP的一個組成部分,農村稅收征管一直是稅收體制改革是一個重點、難點問題,其征管好壞也直接影響到整個市場經濟運作暢通。
1 農村稅收存在的問題
1.1 征收成本較大:雖然隨著財稅體制改革的加強,我國稅收征管的方法手段逐步提高,但農村稅收征管一直處于一種較原始的手工操作階段。
1.2 納稅人反映強烈。認為跑幾里、幾十里路到農村中心征收服務廳申報、繳稅、購票等不方便,遇上手續不齊或稅務部門經辦同志開會出差等,來來回回不但沒有給納稅人提供方便,而且增加納稅人許多麻煩,對此意見綜多、說法紛紛。
1.3 納稅申報流于形式,申報質量不高。出現了稅收征管要求納稅人自覺納稅申報與公民納稅意識淡薄的矛盾。稅法規定納稅人有依法申報納稅的義務,納稅人必須按規定的期限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但多年來納稅人處以被動納稅狀態,稅務人員上門催交稅款,專管員包攬一切稅收事務,保姆式的稅務管理,養成了納稅人的惰性。從目前征管改革執行情況看,仍有不少納稅人未能自覺地及時履行申報納稅,依賴稅務人員的情況還相當普遍,特別是一些個體工商業戶,出現不催不報,不催不繳。確實也有一些納稅人連增值稅進銷項的應繳稅款計算一點不懂,全靠稅務人員代為計算。有的納稅人雖然及時申報,但漏洞百出,多數申報不實,這種流于形式的納稅申報與征管要求差距甚遠,仍須花大力氣整頓。
1.4 計算機在稅收征管工作中的效率仍不高。為計算機適應這場征管工作的革命,各地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這為促進加快征管改革,提高稅收征管的現代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重要性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2 農村稅收對策
2.1 加大農業投入,努力提高農村經濟增長點
加大農業投入正處于良好機遇之際,國家實行擴大內需的方針和積極財政政策,大幅度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其中有相當部分用在了農業、水利、生態和農村道路、電網等方面。雖然我國一直以來對農業投入始終重視,但受客觀條件及其它因素限制,大規模的集中投入并不多,很多想辦的事情一直也未辦。在我國接連遭受災害侵襲后,中央意識到了集中財力,致力發展生態農業所面臨的緊迫感和危機感,這也是中央對農業重視和支持的體現。
2.2 力提高廣大農民的納稅意識
納稅意識高低實際也是國民素質好壞的體現,我們應該盡量結合農村地理位置的特點,充分運用現代化傳媒,以廣播電視為主的宣傳手段,利用全國減輕農民負擔,農村費改稅政策時機,具體闡述稅與費的區別,農村稅收征管的方法手段,稅務機關具體執法范圍、形式、內容等。同時盡可能把稅法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磨刀不如砍柴工,為今后他們走入社會及樹立良好 的納稅意識打下基礎。稅收宣傳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在稅收征管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稅收宣傳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到稅收執法的力度。
2.3 嚴格納稅申報制度,強化納稅人申報管理。納稅申報是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首要環節,是改革的突破口。稅務機關必須把是否申報和是否按期如實申報作為衡量納稅人是否履行納稅義務的基本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稅法的剛性,才能促使納稅人認真學習稅法,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規范自己的納稅行為。我們結合實際,要繼續實行"黃色、紅色"納稅催交通知書,對不按規定納稅申報的單位和個人,要加大黃牌、紅牌警告力度,并嚴格按照規定加收滯納金,對在規定期限內仍不如實申報納稅者,稅務機關除依法追交稅款外,嚴格依照有關規定進行經濟處罰,逼使納稅人改變以往無所適從的被動納稅局面。同時要建立科學簡便申報納稅程序和"納稅人稅款預儲專戶"制度,(1)大力推行"上門申報、傳真申報、郵寄申報、電子申報、磁卡申報",以方便納稅人申報納稅;(2)建立稅款預儲專戶,即所有納稅人應在征收廳內設置銀行輔助專戶,專門用于申報繳稅,納稅人在申報前,必須將應繳稅款提前存入"專戶",征收廳接到申報表查詢"專戶"后將稅款及時劃解國庫。對納稅人只申報不存專戶,以致國庫經收處發生退票事故,稅務機關應采取強制措施,確保稅款入庫暢通。同時,要從思想上克服畏難情緒,積極推行個體工商戶建帳建制,查帳征收,要爭取社會各界特別是工商、公安、銀行的支持配合。
2.4 提高人員素質。(1)為納稅人服務技能的培訓;(2)審核稽查技能的培訓;(3)計算機開發、應用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各級都要擁有一大批征管能手、審核稽查能人、計算機能手等。
(作者單位:164300 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