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滿香
城市形成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是水資源是最主要的一個生態因素,城市與水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水對城市的發展有決定性的作用,不僅是防洪抗旱,同時還具有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的作用。尤其是近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中人們對水資源的利用需求也在提高,從統計數據來看,城市用水量仍將不斷提高。
1 當前城市水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
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水資源呈現匱乏狀態,受到二者之間關系的影響,其必然會制約城市經濟的發展,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1 洪澇災害
水資源與城市發展間互相影響,當水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城市建設工作的開展也更加順利,可以更好的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反之,水資源如果匱乏,必然會制約城市建設發展的步伐。從目前我國城市發展情況來看,仍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防洪措施不夠完善。多數城市的防洪水平相對較低,甚至沒有達到國家的標準,部分河道甚至無法滿足20年一遇的標準,一旦洪澇災害發生,必然會給群眾帶來重大損失,影響城市經濟的發展。
1.2 防洪建設設施不夠完善
隨著城市進程的加快,水泥地、樓群的不斷增多,排洪面積必然會縮小,導致滲水困難,洪澇災害頻發。
1.3 生態環境的惡化
社會經濟的進步,城市規模的擴發,城市在不斷擴張,很多農村土地被占用,道路也在不斷拓寬,水保能力下降,導致城市生態環境不堪一擊。這些問題的綜合作用,導致城市經濟無法實現良性循環,進而制約城市經濟的增長。
2 城市水利建設開發與并用
2.1 更新傳統觀念,加大城市水利功能的多樣性
第一,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滿足生態環境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城市水利生態化是必經之路,城市對水資源的建設需要從生活、生產用水中出發,實現人水相依的目標,在保證人們生產、生活用水的基礎上,加快城市經濟的進程。
第二,建設并完善水網與水工程設施
城市水利工程的建設之前必須要進行提前的規劃,做好統籌監督工作,兼顧不同水系間的關系,進而建造出合理且科學的水利工程,通過優秀的水利工程、水利文化、水利設施來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提高,進而形成獨特的城市生態風格,形成特有的水利經濟體制。
第三,城市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質量要兼顧
首先,對城市現有的水資源必須要給予充足的保護,完善飲水區,保證飲水的充足與安全。
其次,保護地下水資源。城市各方面的用水對地下水資源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影響城市建設的水生態環境,地下水是城市生活、生態環境、生產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管理者要對地下水資源給予充分的保證。
3 水利經濟所產生的效用
社會經濟的進步,城市不斷拓展,人口不斷增加,這必然導致城市資源使用情況的改變,水資源需求量不斷增加,供需矛盾將更加明顯,隨著城市發展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呈現出缺水的狀態,這樣持續下去,必然會影響城市經濟的長遠發展。
4 實現城市水利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
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要想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解決城市水生態問題迫在眉睫,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4.1 正確認識水
水不僅是自然資源,更是經濟資源,同時也是戰略資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農業生產與工業生產,水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個城市的發展如果沒有良好的水利措施,那么就只是空談,沒有實際意義。
4.2 城市水資源要充足
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城市水資源必須要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否則就將導致地下水使用過量,超過城市生態水的承受水平。一些原本缺水的城市為了滿足對水的需求,常常會使用大量資金進行調水,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水資源對城市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大量利用水資源,在這一過程中,要建立節能減排的產生,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進而保證經濟的持續發展。
4.3 減少人類功利化的活動
人類功利化的活動是影響城市水環境的主要因素,城市建設需要良好的生態來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城市污水的排放,并且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統,減少城市自身的排洪壓力。同時要建立科學的供水體系,先利用地下水,后用地下水,最后才是環境水,從而使得城市形成和諧的生態環境,從而使得城市經濟處于良性發展。
總之,城市水環境對城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一個具有良好規劃的城市必定擁有健全的城市水資源規劃,在城市發展中必須要善于利用有限的水資源來改善城市的生活環境與生活質量,維護城市經濟建設,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作者單位:155700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