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龍
本文通過分析永德縣橡膠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了發展高優生態膠園的對策措施
根據永德橡膠產業自身的發展特點,針對永德縣高優生態膠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打造高優生態膠園的措施,并分析建設高優生態膠園產生的效益,為永德縣高優生態膠園建設提供參考。
1 永德橡膠發展現狀
橡膠產業是永德縣重點支柱產業之一,在發展永德區位優勢經濟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根據近年來的發展實際,我緊緊圍繞縣委、政府提出的堅持“精心管理、改造提升、穩步發展、提質增效”的發展方針,積極提倡穩步發展新膠園,認真實施低產膠園改造,加強膠園管理,積極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橡膠產量、品質和效益,增加膠農收入,促進地方財政增長。
1966年,永德縣從國營孟定農場引進PB68、PR107、RRIM600等3個品系為主的橡膠實生苗在崇崗鄉境內南汀河西岸,海拔600~1100米地帶進行試種并獲得成功。在試種獲得成功的基礎上,80年代又先后引進GT1、RRIM600、PR107等三種品系芽接苗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間又相繼引進了云研77—4、77—2云研二品種個,永德縣委、縣人民政府已將天然橡膠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后續產業進行培植和扶持,現已收到明顯成效,帶動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截止2018年3月30日止,全縣共有橡膠面積4萬畝,其中已投產開割面積3萬畝,未開割面積1萬畝,種植區域涉及崇崗鄉9個村民委員會6344戶農戶29992人,擁有標膠加工廠2座,從事開割管人員1131人,有割膠技術人員917人。天然橡膠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脫貧致富作出了重要貢獻。
2 永德縣膠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永德縣膠園建設基礎差,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導致部分膠樹未老先衰,原膠園生態系統被破壞,膠園失去了管理上的生態蔽護,抵抗外界災害能力弱,導致生態失調。再加上有些膠園缺乏合理的規劃和布局,資源配置不合理,致使膠園生態和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隨之失去了完好的生物鏈,失去了膠園應該有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其主要表現在:
2.1 膠園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生產投入低
永德是邊疆少數民族貧困縣,科學文化落后,社會經濟不發達,膠農對傳統農業的發展根深蒂固,接受新科技、新技術的能力低,膠園長期處于傳統耕作、粗放經營狀態,單產低,效益差。
2.2 膠園基礎差
老膠園種植年限較長,膠樹樹勢高大,部分膠樹已經嚴重老化,生長發育能力低,一般的傳統耕作已經無法復壯,收效低,生產成本大,部分膠園甚至出現只割不管的現象。
2.3 傳統膠園規劃和種植不合理
有的坡地膠園坡度大,未開梯種植,膠園跑水、跑土、跑肥,水土流失嚴重,膠樹根系裸露,吸收根少,影響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長。
2.4 缺株斷行嚴重
傳統的稀植、零星栽培膠園是永德縣投產膠園的主體,絕大部分膠園橡膠稀疏,有的甚至每畝在30株以下,株行距過大且缺叢嚴重,土地利用率低。
2.5 開割不合理
嚴重的掠奪式開割,強割強采,嚴重損傷了樹體,導致膠樹未老先衰。
2.6 耕作管理粗放
膠園耕作一般在秋后春前進行耕作,膠園長年踩踏及雨水沖刷,土壤變得淺薄板結,透氣性和保水性差,土壤營養不足,肥力低下,導致根系活動減弱。
2.7 對病蟲害防治不力
科學種膠水平低,對病蟲害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往往沒有對癥下藥予以防治,影響了產量的增加,甚至造成嚴重低產。因此,推進高優生態膠園的建設,打造高優生態膠園勢在必行。
3 打造高優生態膠園的措施
高優生態膠園是模擬膠樹自然生態群落而建立起來的多物種、多層次組合的生態系統,既是膠園科學配置,也是膠園優化組合,能較好地利用光能和土地資源,具有保持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高效性和高生產力等優點,根據永德縣膠園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永德縣高優生態膠園建設應以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高度統一,同步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培育區位優勢產業經濟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打造高估生態膠園為動力,以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生產為保證,通過合理的、科學的規劃布局,強化基地建設,提高橡膠產業化水平,樹立區位經濟觀念意識。
3.1 選擇適宜的良種
優良品種是優質豐產的基礎,高優生態膠園的建設要與品種結構有機結合。應根據當地膠樹生態區的規劃,符合橡膠發展的要求,精心選擇一批豐產性好、抗性強、品質優的橡膠良種。八十年代,永德主要的橡膠品種有GT1、RRIM600、PR107,在“十五”、“ 十一五”期間又相繼引進了云研77—4、77—2云研。
3.2 統籌安排,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充分有效地應用生態系統中生物群落之間多種成分相互協調與促進的原理以及物質和能量多層次多途徑利用和轉化的循環再生的原則,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穩定和持續高效的膠園生態系統,以達到高產、優質、高效益的目標。一是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使膠園生態結構合理,光能利用率高,并做好“園、林、水、路”的規劃:二是科學規劃膠園梯層,使其臺面大小高低更合適。
3.3 立體種植,生態互補
高優建設實行立體種植,多物種組合。一是膠與其它矮桿經濟作物間作種植模式。膠樹具有喜溫、喜濕、喜漫射光、喜酸的特性,而間作其它矮桿經濟作物對改善膠樹生長環境和提高橡膠品質具有明顯收效,且能改善膠園小氣候,可獲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二是膠與綠肥套種模式。一般選用的綠肥多為豆科植物,并適時壓青回園,與膠樹套種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使得光能、土壤營養在不同層次上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環境資源的利用率。
3.4 營造防護林
根據膠園規模和地塊情況,在周圍建立防護林,協調膠園生態環境。一般選用生長迅速、樹體高大、根系分布深、樹冠大而稀疏的樹種。通過營造防護林,以改善膠園生態環境、抵抑風沙、降低霜凍、固定土壤、減少水土流失、涵養水源、美化環境等。
3.5 科學管護
高優生態膠園的打造,膠園施肥以有機肥、有益的生物肥料為主,嚴格控制無機肥的施用。提倡使用動植物殘體的堆肥、種植綠肥、種草、覆草、埋草等技術,采用無污染水源灌溉,同時加強清除膠樹枯枝落葉、雜草,加強病蟲的檢查和防治工作,對于膠園中病蟲害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作者單位:677600云南省永德縣熱作指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