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妮 徐昌智 徐昌毅 林珍珠 廖苑騰
刺葡萄作為葡萄科葡萄屬下的一個變種,主要種植于南方各省,刺葡萄作為一種有極強抗病性和藥用價值的植物,近幾年流行起來,德化地形偏高,全年雨水量充沛且氣溫較高,非常適合刺葡萄的種植,這逐漸也成為當地的一種趨勢。刺葡萄在所有野生葡萄當中的果實是最大的,無論從觀賞還是食用的角度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是葡萄雜交育種以及垂直綠化的非常寶貴材料,因為刺葡萄大多適應高溫多濕的條件,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病蟲能力,刺葡萄的外型同其他葡萄品種相比很好區分,本種有皮刺,小枝無毛,同時它的根可供藥用,可治筋骨傷痛。近幾年刺葡萄作為農民們的一種新興的產業在德化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為了更好的發展這個產業,同時種植出更好的刺葡萄,需研究出防治刺葡萄病蟲害的辦法,以掌握刺葡萄本身的特性來提高農場收入。
1 刺葡萄病蟲害的表現及防治
由于德化氣候的原因和農場種植條件的原因,從而導致刺葡萄的病蟲害會時有發生,因此要注意在種植栽培過程中注意對植物的保護。再加上葡萄本身所特有的一些本就難以根除和治理的病害,所以這就使得對這種病害的防治變的尤為重要。這些病害都嚴重影響了刺葡萄本身的產量,所以有必要及時掌握刺葡萄的病蟲害綠色防治。
1.1 病蟲害危害表現
刺葡萄極為抗病,特抗黑痘病、炭疽病等普通葡萄最易流行的病害,但是要注意預防霜霉病、白腐病等,以及一些蟲害,主要危害刺葡萄的蟲害主要有:二十八星瓢蟲、葉蟬、金龜子、粉蚧、吸果夜蛾、紅蜘蛛等。所以對于這些要極為注意。
刺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葡萄葉片,果實、以及一些幼嫩組織。在發病初期,葉正呈現出透明狀的黃色小斑點,后逐漸擴大為淡黃色最后為黃褐色,嚴重時會形成大型病斑,造成葉片的整體脫落,從而影響刺葡萄的生長,造成減產。對于白腐病,主要表現于枝干與果梗上,發病處先產生淡褐色水浸狀近圓形病斑,最后腐爛蔓延到果粒,危害整個植株,也具有很強的危害性。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蟲子的危害,這些害蟲大多數刺吸危害葡萄的幼芽、嫩葉、以及一些幼果,這也會對植株造成很大的危害。
2 病蟲害的綠色防治
2.1 做好早期預防工作
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要及時防治病蟲害,葡萄葉蟬和其它昆蟲為害時,必須及早防治;可噴殺相應藥物及時處理,比如增施農家肥、及時摘心、減去副梢、除殘葉等,提高樹勢的措施要跟上,還應適時噴灑農藥以保護植株免受蟲害病菌的浸染,注意向土地施基肥,基肥最好的施用時期應且宜早不宜遲,在采果后進行,因為這個時候天氣也逐漸變得寒冷,所以這個時候施肥是最合適的,以免給害蟲可乘之機,這樣可以做好一系列種植活動前期的預防工作,及早的對于任何活動進行預防,就可以有效應對各種災害。
2.2 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注重栽培過程對蟲害的防治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環境和生態進行種植,刺葡萄要盡量選擇在遠離城市的偏遠地區,要盡可能遠離城市環境的污染,由于刺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且保水力非常好,所以要盡可能選擇土質疏松、土層要深厚、并且要保證周邊環境良好,盡可能靠近森林植被附近;其次,在整個植被栽植過程中要注意各個步驟的操作,對于種苗選擇、定植都要十分注意,注意植株間的距離,陽光照射程度適當,深挖淺重。同時要多選用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要高效、低毒、低殘留,但注意不要過度依賴化學農藥,最好不要連續使用同一種農藥,要交替使用,如果出現蟲害可混入殺蟲劑一并噴施。
2.3 注意人工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
農藥等化學藥物是對病蟲害防治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人工防治也尤為重要,從綠色防治的角度來看,人工防治比較無害,是非常有效的一種防治方法,在孕育植株的過程中,及時的清除枯枝落葉,在植物生長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的殘枝、枯葉,對于這些要及時清除、及時修剪,及時的剪除病枝、蟲枝,清除雜草,消滅越冬的病蟲,為以后的病蟲防治打好基礎;其次,對于遭受病蟲害的刺葡萄,因為受害果實極易脫落,并且德化地區濕度都大,發病時會比較重。需要農場工作人員及時做好開好排水溝工作,保證水汽的流通,因為德化大多處于多雨季節時,所以需要對地勢低洼的果園及時排水,這樣可以降低果園濕度,及時修剪枝葉,盡量保持果園通風透光;最后,由于果實在遭受病蟲害后,及其脆弱,易腐爛和脫落,這就會造成嚴重減產,所以要求工作人員及時清理種植園,以減少病源。
在葡萄種植與生產過程中,生物農藥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以忽視人工管理的作用,要兩者結合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刺葡萄作為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作物,受到了很多農場的歡迎,由于刺葡萄的價值優勢非常大,也帶來了很多利潤收入,但是不僅僅只是看到它的好處,也要注意它種植過程中的各種病蟲害的預防,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區氣候有很大差異,所以要根據地區氣候差異,有根據科學的對刺葡萄的病蟲害進行防治,以種植出更好的植株。
(作者單位:1.362000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開發中心
2.362500福建省春秋農林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省德化安華農林專業合作社;
德化縣春秋家庭農場;
3.362000福建省泉州市農業檢驗檢測中心;
4.362000福建省泉州市種植業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