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虎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人才培養要求越來越高。民俗文化對青少年思想修養有很大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民俗文化思想道德教育教學存在很多的問題有待解決。因此,作為現代教育工作者應重視民俗文化,為青少年做好思想引導,提升青少年思想修養,為青少年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民俗文化;思想修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內容。思想道德關系著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應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確立做人的準則,加強自身修養,提升對青少年思想修養的重視度。民俗文化應深入青少年內心,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從而提升自我價值,使青少年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后備軍。
民俗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財富。青少年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學習民俗文化十分重要,其關系著青少年思想修養以及未來發展。但是,在民俗文化和思想修養教育中依舊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深入地分析和解決。
一、民俗文化和青少年思想修養教育現狀分析
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國對民族文化教育越來越重視。但是,民族文化教育現狀依舊只表現在形式上的對青少年進行文化教育,并沒有使青少年將民族文化精髓轉化為行動指南或親身實踐;教師和家長缺少言傳身教,對于青少年思想修養教育開展方式比較迷茫,對青少年行為教育重視度不高。很多人將民族文化當作一種知識層面的文化教育,缺少思想道德實踐。很多教育工作者只注重民族文化知識教育,缺少親身實踐和內心的修養以及人格完善。只是重視形式上的青少年民族文化教育,卻不付出于人格修養實踐養成。
教育的不斷發展,雖然帶動了社會進步,但是人們卻忽視了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學課本傳統文化內容不足,青少年對民俗文化認識度不高。一些地區雖然對傳統文化提升重視,但是局限于書本上,很多民俗文化教學依舊是將文學經典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缺少傳統理論教育。教師只是引導學生閱讀經典,了解民俗文化,將德育教學當作知識傳授,沒有和青少年思想修養結合起來,缺少教學實踐。
以上問題都是現階段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誤區,也是青少年思想修養工作教育長期只存在于形式、很難發展的原因。
二、民俗文化對青少年思想修養的影響
首先,需要消除對民俗文化的誤解,沒有深入了解傳統文化內涵,缺少對民俗文化的正視。民俗文化是目前民間群眾風俗文化統稱,也可以看作是國家地區民族群眾共同創造和傳承的生活風俗習慣,是人民群眾長期生活中形成的非物質東西。只有深刻地認識到民俗文化的內涵,才能夠因材施教,青少年思想修養教育才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將民俗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中,中小學思想政治、歷史、語文等學科的教師就必須深入研究民俗文化,從生活中取材,閱讀文化經典之作,透徹理解民俗文化的精髓。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早在《漢書·王吉傳》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F階段,民俗文化多是針對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傳媒文化、時尚文化而進行,以鄉土社會為主要陣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夠重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俗文化產業在全國各地興起,早已超出傳統意義上的展演制銷模式以及“文藝搭臺,經貿唱戲”的簡單框架,初步顯現出一定的規模化發展與自覺性追求。
其次,樹立做人基本準則。教師和家長應充分發揮模范作用,向青少年講解民俗文化內容。民俗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即使社會不斷發展,我們依舊不能忘記傳承傳統。雖然我國已經采取一系列保護民俗文化的措施,但是青少年對于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意識還有待提升,老一輩的工藝,如皮影、年畫、剪紙、竹籃寨泥塑等民俗文化藝術逐漸衰落。因此,教師和家長需要加強對青少年思想修養的教育,使其能夠了解文化、傳承文化。
再次,民俗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儒家文化,除此之外,還包含佛教文化、道家文化等。佛教文化在西漢末年傳入中原,與儒家文化相融合、碰撞。在唐朝時期,佛道并舉,“貞觀之治”盛世大開。此后,各個朝代各個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都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以佛道為核心教育民眾,維護社會的安穩,使群眾安居樂業。教師應向學生傳揚傳統文化,使青少年從思想意識上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除此之外,中小學應將民俗文化教育內容納入必修課程,強化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加強禮制教育、慎獨教育等。弘揚民俗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還需要落實在具體教學中,落實于青少年思想修養上。將民俗文化蘊含的慎獨、仁愛、尊重思想和青少年思想修養結合起來,在生活中發揚民族精神。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俗文化對青少年思想修養教育核心在于將民俗文化教育落實在實踐中,教師和家長應以身作則,在行為和道德上發揮模范作用,將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滲透于生活和學習中。只有將傳統文化與思想修養相結合,才能夠真正發揮民俗文化的教育作用,實踐社會主義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培養強大的后備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家忠.傳統文化與青少年心理修養[J].青少年學刊,2015(6).
[2]孫蘇梅.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道德提升的實踐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17(1).
[3]吳藝.傳統節日對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影響[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4(5).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