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宋利霞 黃寶坤
位于九河下梢京南水鄉的文安縣,于西漢初年置縣,取“崇尚文禮、治國安邦”之寓意而得名。這里森林環繞、綠樹成蔭,這里生機盎然、鐘靈毓秀,2006年、2013年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和省級園林縣城,2017年4月1日,隨著雄安新區的開始建立,文安縣與之相毗鄰,借著雄安發展契機,一個新時代幸福美麗新文安正展現在人們面前,煥發出迷人的風采與神韻。
1 超前謀劃 明確任務
根據與北京、天津、雄安新區林業發展一張圖、生態保護一張網、生態建設一盤棋的整體布局,以“綠化大提升、創建森林城”為核心,以“廊滄高速綠化改造提升”、“新防洪圈外拓綠化”和“世紀大道生態走廊建設”為重點,立足區位,全域布局,加大投入,創新機制,強力推動,進一步加快增林擴綠、改善生態環境步伐,提高全縣造林綠化整體水平。按照這一思路,為搶抓造林時機,利用年前年后兩個多月的時間文安縣對全縣宜林地土壤、立地條件、適宜種植樹種進行摸底調查,統一規劃。做到早動員、早準備、早行動,落實造林地塊、租地流轉、與綠化公司、造林大戶簽訂合同、落實苗木等前期準備工作,每一項都實行精細化準備,精細化管理。打造生態廊道工程、規模化造林工程、交節點綠化工程、村莊綠化工程、園區綠化工程、農田林網工程,全縣100畝以上造林落實地塊以鄉鎮為單位全部上ArcGIS圖。
2 領導重視 全面開展
文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今春植樹造林工作,布控全域、加大投入,縝密組織、強力推動。召開全縣三級干部大會,對造林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再動員。 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副縣長多次召開調度會并實地巡查,對地塊落實、苗木采購、栽植情況等重點環節以及廊道綠化、擴綠提升等重點工程進行督導檢查。同時,實行縣四套班子領導分包鄉鎮責任制,壓實工作責任,保障造林工作扎實推進。
3 突出重點 打造精品
廊滄高速、新防洪圈、世紀大道是文安縣重點打造的三大廊道綠化工程。通過建點、增厚、精補、強管等措施,把廊滄高速綠化帶建成多樹種、多色彩、高低錯落的森林生態景觀帶;新防洪圈再外拓不低于300米,達到600米以上綠化寬度,打造環城精品綠廊;世紀大道全長10公里,計劃投資7500萬元,以國槐、法桐為主,搭配新疆楊、白蠟、金針槐等樹種,兩側輔以建設騎行漫道、休閑娛樂等人性化設施,打造集市樹、市花(國槐、月季)景觀、苗圃撫育于一體的郊野公園。
城區擴綠提升工程重點實施曙光道綠化、民安路綠化、環城水系公園綠化,種植白蠟、銀杏、法桐、五角楓、油松、碧桃等樹種,構建季相變化、景觀豐富、森林環抱的城市生態圈。同時,對毗鄰雄安新區的村莊、道路、農地、水系全部進行高標準設計,努力實現與雄安新區林業發展一張圖的整體布局。
精品工程的典型示范作用,將帶動造林工作點、線、面整體推進,迅速提升全縣生態建設水平,并成功對接環京津地區的綠化格局。
4 創新機制 嚴格獎懲
機制新、嚴獎懲是近年文安縣造林綠化工作的又一亮點。首先,文安縣通過不斷創新土地流轉方式,實施反租倒包、政府租地按市政園林工程標準實施等造林機制,在加大市場化運作,引進專業化種植模式的同時,積極鼓勵承包大面積土地,發展成方連片的規模化造林,使造林綠化再現新活力。目前已有河南文豫千安、廊坊綠康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大戶參與種植合作。全縣共種植100畝以上地塊49677畝。其中,千畝以上7塊,500至1000畝23塊,100畝至500畝119塊。其次,通過加大投入力度、實行階梯補貼政策、嚴格落實獎懲帶動了全縣的造林積極性。今年縣財政撥款8000余萬元,用于廊道綠化、城區擴綠提升等重點工程。對完成任務前三名及成活率達90%以上的獎勵20萬元;對達到綠美村莊示范標準的經驗收合格后,給予5萬元獎勵;對未完成造林任務和成活率不達標的,除扣回綠化補助資金外,由主要負責同志向縣委、縣政府做出書面檢查,明確整改方案,并在下一植樹季節自費完成全部補植補造任務。
5 夯實基礎 鞏固成效
文安縣從高站位規劃、精細化準備、精準實統計、全方位服務、高標準種植、全過程監管等六方面著手,對全縣造林綠化地塊在栽植前、中、后實行動態監管。全縣百畝以上地塊,植樹造林前、植樹中、植樹后專人負責定位拍照,并對應每個造林設計小班全部上ArcGIS圖。對新植苗木澆水、扶正、涂白進行全程監管,確保新造林早成活、早成林、早成景。
與此同時,文安縣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弘揚森林文化、創建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近年,全縣人民綠化美化家園意識明顯增強,沒有出現 “種樹不見樹”的現象,全名參與造林綠化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借雄安發展契機,文安林業發展將會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作者單位:065800河北省文安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