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



水稻想要達到穩產高產,只施氮、磷、鉀已不能滿足需要,開發新的肥料資源勢在必行。緩釋肥是在化肥顆粒表面包上一層很薄的疏水物質制成的包膜化肥,根據作物的需求釋放養分,以達到營養元素供給強度與作物生理需求的動態平衡。為此,2017年實施了“漢楓”牌復合肥在水稻上應用效果研究試驗。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品種
龍粳31,主莖11片葉,積溫2320℃,生育期為127天。
1.1.2 試驗肥料
(1) “漢楓”牌復合肥:由北京世紀萬業源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2)尿素(N46%);磷酸二銨(N18%、P2O546%);硫酸鉀(K2O50%)。
1.2 試驗地情況
本試驗安排在七星第一管理區4號地,草甸白漿土,土壤養分含量為:pH值6.32,有機質38.9g/kg,堿解氮146.9mg/kg(擴散法),速效磷20.7mg/kg(Olsen法),速效鉀116.6mg/kg(1NNH4AC浸提法)。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共設2個處理,每處理面積4畝,單排單灌。具體試驗設計如下:
處理1:“漢楓”牌復合肥25公斤/畝+尿素2kg/畝+3kg/畝鉀肥。
處理2:當地常規施肥
1.4 施肥方法及田間管理
氮肥按基肥:蘗肥:穗肥=4∶3∶3施入。鉀肥按基肥:穗肥=1∶1施入。磷肥全部做基肥施入。”漢楓”肥,作基肥施入。
具體施肥量見表1。試驗按照水稻旱育稀植“三化兩管”栽培技術進行栽培管理,田間管理同常規生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調查
如表2調查結果顯示:畝施25kg“漢楓”有機復合肥的處理抽穗期和成熟期比對照早1天,有效分蘗平均每穴多0.9株,兩個處理的倒伏面積均為0,今年特殊的年份使水稻成熟度不高,千粒重下降。
2.2 病害調查
表3可以看出:畝施25kg倍豐肥的處理褐變粒發病率比常規施肥低0.3%,病情指數低1.9;鞘腐病發病率比常規施肥低1.5%,病情指數低0.6;細菌性褐斑病發病率比常規施肥低4.4%,病情指數低0.9,效果十分明顯。
2.3 生產指標調查
從表4中可以看出,畝施漢楓肥25kg的處理株高比對照高1.7cm,穗長長0.1cm,穗粒數多2.3粒,結實率高1.5%,有效平方米穗數多9.7株,每畝增產41.1kg,增產率為6.6%。
分析結果,施用倍豐肥能夠增加穗粒數,但同時每穗的癟粒數也增加,使結實率降低,對千粒重影響不大,能夠增加每平方米的有效穗數,從而增加產量,增產率為6.6%。增產效果經方差分析到顯著水平。
綜上所述,根據實驗可以得知一是畝施 “漢楓”復合肥25kg的處理抽穗期和成熟期較對照提前1天。二是施“漢楓”畝施25kg倍豐肥的處理褐變粒發病率比常規施肥低0.3%,病情指數低1.9;鞘腐病發病率比常規施肥低1.5%,病情指數低0.6;細菌性褐斑病發病率比常規施肥低4.4%,病情指數低0.9,效果十分明顯。三是畝施漢楓肥25kg的處理株高比對照高1.7cm,穗長長0.1cm,穗粒數多2.3粒,結實率高1.5%,有效平方米穗數多9.7株,每畝增產41.1kg,增產率為6.6%。
(作者單位: 156300 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建三江中心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