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輝
雜交水稻是一種將兩種品行優良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的用于生產的水稻。T兩優明占作為優良的雜交水稻品種,產量高,米制好,抗稻瘟病能力強,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為探討新的高產栽培技術起到示范作用。根據閩清縣現有的雜交水稻種植情況,運用了最新的栽培技術,通過不斷的改善,使該地區的糧食產量得到提升、糧食品質得到提高、農民收入得到增長,技術的施用促成了效果的達成,也為T兩優明占的推廣種植提供了現實依據。
1 T兩優明占的介紹
T兩優明占是一種高產、抗稻瘟病強的兩系雜交水稻,它的全育期140天左右,比對照II優明86品種晚熟,米質優良,長勢齊整,而且經過兩年的鑒定,確定其是中抗稻瘟病。在2016年福建示范種植后顯示結果為:該品種的每畝成熟從水稻植株高度、水稻穗數、水稻穗長、每穗粒數等比較后證明長勢都很完善;該品種的米質也從總粒數、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長、蛋白質含量等比較后確定它確實超過基本標準以上。這樣從它的長勢和米質來看,彰顯了它高產的表現,同時稻米營養含量的保證和形態的標準也是高品質的表現,所以該品種的種植對農民、閩清縣都有積極作用。
2 T兩優明占的栽培技術
2.1 適時播種、適量播種
雜交水稻T兩優明占在種植時,第一必須要適時播種,確保在該段時間準確種植。對于閩清縣而言,由于氣候因素的影響,四月上旬還會出現低溫狀況和清明風,因而播種季節一般在四月中旬,間隔30天以內的情況下進行移栽。但是在既保證水稻高產又避免氣象農業危害的情況下,結合T兩優明占感溫性的特點和本地區的農作物栽種習慣,以種植中稻為主,可以在5月中旬播種,6月中旬移栽,8月中下旬開始抽穗,9月下旬進入成熟期,10月上旬收獲期,這樣的栽種更有利于高產的實現。第二必須適量栽種,確保每畝田地既能提供充足的養分又能得到休養。以“瘦田多播、肥田少播”為原則,測試土壤肥力,精準播種,對于中稻田的密度是26.25~30.00kg/hm,確保疏密栽種得當,完成該有的定量播種,培育足夠的基本苗。
2.2 拋秧技術、科學栽培
水稻拋秧技術的使用能夠使T兩優明占在種植后實現增產。該技術運用后秧苗一般能夠100%存活且發根快、成苗率高、低位分糵、成苗早、生育快、成熟早,最重要的是穗大粒多、結實率高。水稻拋秧技術是根據水稻的特性并加以調控的有效措施。在栽培期間要做到育秧技術完備,其中包含:育秧準備時選擇的秧苗培植地陽光、土壤、排灌的過關,種子處理時必須經過曬種、消毒等程序,秧盤整齊且盤內裝泥,再均勻播種后覆蓋地膜,整體流程結束后實時進行管理,確保土壤為半旱式(把握灌水時機)、合理追肥、及時防害。而在大田栽培時還要做到整地即將選好的區域去除雜質做到地平,適齡栽培最好即將15天左右的秧苗按先后和角度正確拋秧。
2.3 其他輔助技術
第一,合理的灌溉手段。在這里最好使用薄露灌溉的方式,在直播稻田之中,在稻田出芽之后,就要開始實行薄露灌溉,讓該品種水稻保持充足的透光、透氣的條件,這樣讓根系的向良好的方向發展,禾苗在綜合綜合作用下達到成長需求,茁壯成,這樣可能在薄露灌溉時每灌溉一次后,讓其自動回落于淺水層之中,循環往復。在稻田的生長中期,露曬田以控制無效分葉為中心,抽穗期也在一直控制在淺水層,有利于水稻的生長發育。在稻田的生長后期,還要像最開始一樣,循環往復的繼續干濕交替的灌溉,保持根系能夠正常發育和保有長期的壽命,經過合理的光合作用,水分提供,能夠有效提升水稻的千粒重,提升水稻產量。
第二,合理的施肥手段。測土配方施肥的試用可以對其起到幫助。直播的水稻田特點是節省工作量,這也就導致了禾苗的落土層比較淺,導致了禾苗的有效分葉早,在足夠的基肥的施肥基礎上,播種的水稻秧苗有2.5~3.5片葉子的時候,開始第一次施肥,這里可以施用尿素;等到長至5~6葉期時,開始第二次的施肥,這里依舊施用尿素,但質量是之前的兩倍,同時還要摻有過磷酸鈣;在最后的分葉最盛時期,施用尿毒與第一次相同,合用的鉀肥與尿素含量相等。該品種作為中稻品型,秧苗的生長期限為一個月,在種植密度上要保持在20cm×23cm,每畝施用氮肥最多12公斤,而氮、磷、鉀的配比要保持在10∶7∶9,水稻生長各時期的按順序的施肥比例是5∶3∶1∶1。在這里,為減少投入,實現高產可以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方法,根據土壤本身的養分、水稻生長過程中缺少的營養等實際條件,進行氮、磷、鉀及有機肥的合理調劑,實現稻田生長卻什么補什么的目標,既能保證水稻生長又能節省成本。
第三,合理的除草手段。水稻田在直播配套種植之后,化學除草為其減少了保證水稻生長的影響因素,化學除草的結果直接影響水稻的生長現狀。為此,播種僅僅4天就要著手開始進行化學除草。施用藥劑時保持田間濕潤,千萬不能夠有積水,其中藥劑的使用為60%丁草胺乳油1000倍液加禾無草3000倍液,這就有效控制草勢,而且在施用藥劑后的五天內一定可以回水。
2.4 病蟲害的有效防治
T兩優明占的防治病蟲害有:螟蟲、稻飛虱、稻瘟病、細菌性條斑病、三化螟、稻縱卷葉蟲、稻飛虱、稻蝽蟓等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等等。在中稻田的生長過程中,對于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有以下幾種:1、對于稻飛虱蟲害而言,將利用25%的虱靈可濕性粉劑3000~3500倍液或者是10%的比蟲啉粉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治療,噴水量必須能夠達到1125kg/hm,同時田間務必保留淺水層。
2、對于稻瘟病而言,將20%的三環唑卡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實施噴霧,每周一回,每回兩次;3、對于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蟲而言,要在幼蟲孵化高峰期和孕穗破口期及時開始預防,將利用40%的毒死蜱乳油600~700倍液,也可以是利用20%的三唑磷乳油35O~500倍液進行噴霧治療;4、對于紋枯病而言,可以利用5%的井崗霉素500倍液進行噴霧治療。
(作者單位:350818福建省閩清縣東橋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