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雪 董立 孫淼淼 辛鑫
莊河市是大連地區水稻主要產區,2017年水稻播種面積13900hm2,平均單產6375kg/hm2,水稻病蟲害是影響水稻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現將莊河地區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術
1.1 紋枯病
密度過大,長勢過茂,施氮肥過多的地塊紋枯病容易重發生,莊河地區7月下旬開始應做好藥劑防治,可用12%井岡·戊唑醇100g/667m2兌水均勻噴霧。
1.2 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近幾年在莊河市部分鄉鎮部分品種有偏重發生的趨勢,高溫、多濕、寡照的氣象條件對稻瘟病的發生非常有利,分為葉瘟病和穗頸瘟。
1.2.1 葉瘟病
莊河地區種植的部分緊穗型品種易感水稻葉瘟。陰雨天對病菌發育和侵染極其有利,應及時加強防治,水稻葉瘟防治時間應在7月中旬前,用10%嘧菌酯100g/667m2混配生物刺激素兌水30kg均勻噴霧,間隔7天再用相同藥劑進行第二次防治。
1.2.2 穗頸瘟
根據前期葉瘟發生的情況和感病品種種植分布情況,著重做好穗頸瘟重點區域預防,要以常年重發區、前期已發生葉瘟的稻田及感病品種作為重點預防。穗頸瘟以破口期最易感病,具有“防病不見病,見病防治已偏晚”的特點,因此,要抓住8月上中旬水稻破口初期(破口5~10%)這一關鍵時間,普遍預防一次,對常發病區、種植感病品種的田塊在齊穗期要再防治一次,用75%三環唑水分散粒劑40g/667m2或23%春雷·稻瘟可濕性粉劑30~50g/667m2對水30kg均勻噴霧。防治穗頸瘟,要根據水稻生育進程,采取早破口早施藥、晚破口晚施藥的辦法,確保在關鍵時期內施藥,以達到防治效果。
1.3 稻曲病
莊河地區種植的部分緊穗型品種易感稻曲病。上一年沒防治好的部分地塊,土壤殘菌過多,陰雨天過多,稻曲病容易重發生。針對往年稻曲病嚴重的品種及地塊,要及時加強預防,防治時間在水稻抽穗前7天,可用12%井岡·戊唑醇100g/667m2或用20%井·烯·三環唑75g/667m2,兌水30kg均勻噴霧,同時兼防其它病害。
1.4 水稻條紋葉枯病
防治水稻條紋葉枯病應以治蟲控病為目標,重點消滅傳毒媒介灰飛虱。灰飛虱是一種遷飛性害蟲,暴雨期間常出現突增現象,隨著強風降雨,不少灰飛虱會降落到稻區,要密切注意蟲情。由于灰飛虱在水稻苗床揭膜前主要在水田壩梗、溝邊、路邊的雜草上活動,因此在這段時期應及時清除雜草。本著“治蟲控病,治前壓后”的原則,抓好秧田和本田前期灰飛虱防治,水稻苗床揭膜后,立即用藥噴霧苗床,可用60%吡蚜酮·20%烯啶蟲胺6g/667m2兌水30kg均勻噴霧;水稻移栽后,在灰飛虱卵孵化高峰至低齡若蟲盛發期用藥防治,可用33%甲維·毒水乳劑100ml/667m2或30%吡·異丙威粉劑40g/667m2,采用噴霧或毒土法進行防治,水稻田間若出現零星發病病株應及時拔除,可用1%香菇多糖水劑30~40ml/667m2和生長調節劑0.138%赤·吲乙·蕓苔3g兌水噴霧,7天后再噴一遍。
1.5 水稻白葉枯病的防治
大雨的沖刷極易使稻株形成傷口,造成植株抗病能力下降,使病菌容易侵入并利于傳播,因此,強風大雨過后應特別注意防治好水稻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對受淹的稻田,在雨后天晴立即用藥進行防治,可用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40~60g/667m2和2%寧南霉素水劑100g/667m2混配生物刺激素50g,兌水 30kg均勻噴霧。對已發病的稻田,第一次噴藥后間隔7天再噴施一次。
2 水稻主要蟲害防治技術
2.1 稻水象甲
防好越冬代成蟲,早插秧,早防治,把成蟲消滅在未產卵前,減輕幼蟲危害。
2.1.1 防治越冬代成蟲:插秧后3~5天開始第一次用藥,間隔7~10天第二次用藥,可用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5%唑磷·毒死蜱乳油80~100ml/667m2兌水均勻噴霧或采用毒土法進行甩施。
2.1.2 防治幼蟲:6月末~7月上旬,若發現水稻植株矮小、發黃、不分蘗、根系不發達,每穴幼蟲在2頭以上時應立即用藥進行防治,可用48%毒死蜱200ml/667m2采用毒土法撒施。
2.1.3 新一代成蟲防治:在7~8月份應結合防治水稻其它病蟲害一起做好新一代稻水象甲成蟲防治,可減少稻水象甲越冬基數,降低來年危害。
2.2 二化螟
莊河地區水稻一代二化螟防治適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堅持“狠治一代,普防二代”的防治策略,防治一代二化螟以壓低蟲源基數為目標,當水稻枯鞘率達到2%時,立即用藥劑實行統防統治,確保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藥防治,蟲量大發生時,需要在用藥后5~7天第二次用藥。防治二代二化螟時,以控制危害為目標,應以大水潑澆或粗噴霧的施藥方式,在枯鞘期及時用藥劑防治,可用25%毒·三唑磷30~50ml/667m2兌水30kg均勻噴霧,保水3~5天,或20%氰·馬80~100ml/667m2或18%殺蟲雙水劑250~300ml/667m2,兌水30kg均勻噴霧。
2.3 稻縱卷葉螟
稻縱卷葉螟是遷飛性害蟲,由于強降雨過程,大量的稻縱卷葉螟成蟲隨氣流遷飛并伴隨降雨而降落,因此,要密切注意蟲情,及時抓住防治適期,可用2%阿維菌素乳油50ml/667m2或33%甲維·毒死蜱乳油80 ml/667m2,兌水30kg于傍晚均勻噴霧防治。
總而言之,水稻栽培應選擇抗病性強,適應性好的優質品種,在水稻日常管理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要抓住防治適期,科學選用藥劑,才能確保提高防治效果,提升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作者單位:116400 遼寧省莊河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