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美雪
遼五味子屬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植物,以果入藥,有效成分是木脂素類化合物和揮發油,具有收斂、滋補、強壯、保肝、安神、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等功效。近幾年,五味子價格越來越好,栽植五味子是農戶發家致富的好項目。經過幾年的育苗試驗,本人研究出一套完整的五味子育苗的成功經驗,現介紹給大家。
1 選種
應從田間人工栽培園選出優質、高產、抗病、穗滿、粒大,采收前不落粒的中晚熟植株上的五味子果,待果實變紅、變軟,完全成熟時采收。
2 種子處理
把采收的果實,用水浸泡后,搓掉果肉,漂出秕粒和雜質,按1∶3的比例將種子與干凈的細河沙混拌均勻(沙子濕度為用手握成團,松開手不散為宜),拌好的種子裝入編織袋內,放在通風,濕潤、涼爽的地方,半月檢查一次,發現缺水及時噴水混拌,待地封凍時在室外選高燥向陽不積水處,挖深50厘米,寬60~10厘米,長根據種子多少而定,把拌好的種子放入坑內,埋至高出地面20~30厘米,呈饅頭狀,周圍挖排水溝。翌年播種前15天挖出,篩出種子用赤霉素(一小包加50斤水)浸種24~36小時,有利于幼苗健壯生長。然后將種子裝入編織袋,放在20℃左右的室內,每天早晚各用40~45℃的溫水淘洗一次,撈出種袋控到不滴水時放回原處,大約10天左右可裂口70%以上。裂口的種子體積大,用水漂浮法淘出裂口種子,沒裂口的按上述方法繼續處理到裂口為止,裂口的種子應及時播種,如不能及時播種應放在3~5℃的低溫處保存,以免胚根生長過大,播種后影響生長。用溫水催芽能使種子內外溫濕度基本均勻一致,裂口整齊均勻,出苗整齊,好于拌沙層積處理催芽。
3 適時播種
3.1 選地、整地及施肥
選擇土質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臨近水源,排水良好向陽的平地或坡地,進行深翻細耙,同時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2500~300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25~30公斤。降雨量大,地下水位高,應做高畦。降雨量小,地下水位低,應做平畦或低畦。畦寬1.2米,畦間距40厘米,長視地形而定,一般50米,畦面要耬平,方向以南北畦向為好。重茬地應進行土壤消毒,每畝用五氯硝基苯1.5公斤+敵克松0.5公斤+細面沙100公斤拌勻后,均勻撒在畦面上,淺混土4~5厘米深。
3.2 播種
四月上中旬待種子裂口,胚根剛露頭即可播種,應及時早播,在做好的畦上條播,行距15厘米,溝深2厘米,寬3厘米,并用2×3厘米方木棱在溝內造型,使溝深一致,出苗整齊,撒種分而要均勻,密度適宜,種子間距2~3厘米,每行固定播種量40粒,保苗25株,復土2厘米,稍加鎮壓,并用稻草、落葉松葉或秸稈覆蓋保濕,如干旱及時噴水,防止干芽,每畝用種子5公斤左右。
4 苗田管理
4.1 撤覆蓋物,打棚遮陰
經催芽露胚根的種子播種后20天左右,可陸續出苗,當小苗出土70%左右時,可逐漸撤掉覆蓋物,待全部撤完后,立即打棚遮陰,遮陰棚高1米,用玉米秸稈或遮陰網進行遮陰。當小苗長到高5~6厘米,長出5~6片真葉時,選擇陰雨天或下午撤掉陰棚或遮陰網。
4.2 澆水、松土、除草和定苗
苗畦應經常保持濕潤和無雜草,天旱時澆水要松土,當小苗長出2片真葉時,及時除草。苗高5~6厘米,長出3~4片真葉時應及時間苗,苗距5厘米,每行25棵,畝保苗6.5萬株左右,多余苗間出移栽。
4.3 追肥
6月中旬追一次肥,每畝用二銨和尿素各5公斤混拌均勻,溝施深度5~6厘米,復土后澆水。7月中下旬畝用氮磷鉀復合肥10~15公斤,追肥復土后及時澆水,注意燒苗。8月中上旬每半月葉面噴一次0.3%的磷酸二氫鉀,連噴2~3次,促進苗老化成熟,達到木質化標準。
4.4 掐尖封頂處理
8月20日后應對苗長出須尖部分及時掐掉,促進苗粗壯,芽包飽滿,達到商品苗標準。
4.5 病蟲害防治
4.5.1 立枯病
葉枯病5月下旬至8月下旬發病,發病部位在地表下幼苗莖基部,莖皮變黑腐爛,導致莖葉萎蔫,成片死亡。用敵克松+甲托+農大豐與多菌靈+要枯一次除+農大豐交替使用,按說明計算用藥量。均勻噴在葉背面、正面和莖稈上。如果已發生病害,可用敵克松+五氯硝基苯+根枯一次除灌根。5~7天一次,一般情況下灌根兩次可治愈。
4.5.2 葉枯病
葉枯病5月下旬至8月下旬發病,發病先由葉尖或邊緣干枯,逐漸擴在到整個葉面,在發病季節,可用甲托、多抗霉素、黑斑落葉靈等農藥交替使用。7天噴施一次,按說明確定用藥量。
4.5.3 白粉病
一般在8~9月份,高溫干旱條件下易發病,發病季節可用1∶1∶100倍波爾多液均勻噴在莖葉上。發病時可用500倍粉銹寧噴霧,7~10天一次,連噴2~3次可治愈。
4.5.4 蟲害
五味子育苗主要是地下害蟲危害,有金針蟲、地蛆、地老虎、蠐螬等。可用敵百蟲、辛硫磷、敵敵畏、地下害蟲絕殺等農藥灌根,拌毒土和制毒餌等方法殺滅,按說明確定用藥量。
(作者單位:118211遼寧省寬甸縣振江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