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
1 選地
選擇有排灌條件,地下水位低,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種植為宜。一般要求采取隔離種植:為保證甜玉米的食用品質,在選地種植時,要與其它普通玉米品種嚴格隔離,目的是為了防止互相串粉而影響品質。隔離方法生產上采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以空間隔離為好。
2 種子優選
甜玉米優良雜交一代種子增產潛力大,抗性強,適應性廣,比普通玉米增產30%~50%,為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應根據各地的氣候、土壤條件以及市場需求選擇適宜的甜玉米品種。作加工用的甜玉米宜選用普通甜玉米品種;用于水果食用的甜玉米宜選用超甜玉米品種;作蔬菜食用的玉米宜選用多穗型甜玉米品種。
3 浸種催芽
精選飽滿健壯的種子,先用清水浸泡24小時,再用50%多菌靈或75%托布津500倍液浸種2~3小時,撈出后清洗干凈,控干催芽。將種子放在鋪有干麻布的容器中,在種子表面適量噴40~50℃的熱水,蓋上濕布,在25~28℃的溫度下,24小時后芽即可出齊。若外界溫度低,應采取增溫措施,促進種子萌發。芽以露白為好,不宜太長。
4 播種
4.1 適時播種 甜玉米的播種季節安排應結合市場供應時間、消費量、果蔬加工廠的生產季節忙閑和前作收獲期等綜合考慮,最早播種期可在氣溫穩定通過12℃時開始播種,采取地膜覆蓋可提早7~10d播種,采取薄膜育苗移栽,可提早10~15d。秋季最遲播期必須保證采收期氣溫穩定在18℃以上。
4.2 種植密度 應根據品種特性、種植季節、水肥管理水平和果穗的商品要求,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一般每公頃種植52500~60000株,行距60~65cm,株距30cm。
5 大田管理
5.1 查苗補苗,間苗定苗
出苗后,應及時查苗補苗;當幼苗具3~4片葉時間苗,4~5片葉時定苗。間定苗的原則是除大、除小、留中間,以保證全田幼苗均勻一致。
5.2 重視追肥,及時中耕
一般畝追施有機肥或土雜肥1000kg左右,尿素30kg(在苗期、拔節期各追施7.5kg,大喇叭口期15kg),氯化鉀5~7kg;鉀肥和有機肥或土雜肥在苗期一次性追施。追肥盡量穴施深施,施后及時覆土。每次追肥后應中耕除草,中耕時注意平、碎、松,不傷幼苗。
5.3 中耕除草:在甜玉米的整個生長期,應結合澆水施肥,中耕除草1~2次,提土培根以防倒伏,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5.4 人工輔助授粉與去雄 散粉期人工輔助授粉,可使籽粒飽滿,散粉期遇連續陰雨時更要加強人工輔助授粉。為減少養分消耗,在授粉結束后,可把雄穗全部剪去。
5.5 肥水管理
甜玉米是喜肥作物,但各個生育期需肥種類和數量均有所不同,因此應根據玉米生育期、長勢等條件有針對性地施肥。早施提苗肥,直播田出苗后8d(移栽田移栽后5d)施腐熟糞水15.00~18.75t/hm2或尿素60~75kg/hm2對水15t淋施,以促進幼苗早生快發,打好高產基礎。巧施壯稈肥,玉米5~7片葉時,施硫酸鉀復合肥225kg/hm2+尿素75kg/hm2,肥料點施于離玉米莖稈8~10cm的畦面上并覆土,苗勢較弱的則在大喇叭口期(11片葉左右)增施復合肥120~150 kg/hm2。重施壯粒肥,玉米抽穗后3~4d,施挪威復合肥300~375kg/hm2,可顯著增加玉米單苞重:同時也可用磷酸二氫鉀、項豐481核苷酸等進行根外追肥1~2次,以提高結實率。甜玉米既忌水又怕干旱,生長前期需水較少,特別是幼苗期受浸容易使根系受損,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在抽穗灌漿期間需水量較大,此時田間要保持濕潤,干旱田塊可灌水緩解旱情,但應做到速灌速排,以防漬水。
5.6 化學除草
5.6.1 播種后、出苗前,每667m2用90%禾耐斯乳油40~50mL或50%乙草胺乳油80~100mL兌水50kg,均勻噴于地表。
5.6.2 莖葉處理,當單子葉雜草1~2葉期,雙子葉雜草2~4葉期每667m2用40%乙莠水浮乳劑200~250mL或用4%玉農樂水劑80~100mL,兌水50kg均勻噴灑在雜草莖葉上。
6 病蟲害防治
6.1 蟲害防治防治黏蟲用20%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在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用50%硫磷拌毒砂在田間撒揚;防治紅蜘蛛用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噴霧。
6.2 病害防治防治大小斑病用400%克瘟散乳劑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懸乳劑500~800倍液葉面噴灑;在玉米拔節-抽雄期防治莖腐病,選用甲霜銅或DT按規定量噴霧。噴藥時間宜選擇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6時噴霧,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或“三致”作用的藥劑。
7 適時收獲
甜玉米是以鮮食為主,適時采收是保證品質的關鍵。甜玉米的收獲期對其商品品質和營養品質影響極大,過早收獲,籽粒內含物較少,口感不是太好;收獲過晚,果皮變硬,失去甜玉米特有的風味。一般來說,適宜的收獲期以吐絲后18~28天為宜;若以加工罐頭為目的的可早收1~2天;以出售鮮穗為主的可晚收1~2天,采收期6天左右。總而言之,適時采收,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市場需求、用途采收。
(作者單位:151600黑龍江省青岡縣柞崗鎮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